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苦干攻坚担当 决胜全面小康

甘孜日报    2017年08月09日

——聚焦雅江县产业富民与城乡提升带来的喜人变化

雅江村民在松茸产业园区务工。本网记者 马建华 摄

     ■县委中心报道组 张莉

   生机盎然的八月,在雅江县脱贫攻坚战一线,随处可见当地各级领导、党员干部的繁忙身影,随处可见乡村百姓的欣喜笑脸,随处可见旧貌换新颜的喜人景象……

   松茸产业 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八月正是松茸成熟的季节,每天早上6点,雅江县八角楼乡日基村村民白玛扎西都要背上背篼,攀上村边的帕姆岭山开始一天的松茸采摘。白玛扎西说:“每到松茸成熟的季节,村民们往往是全家出动上山采摘,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收获十几斤。像这种经过清理、大小均匀的松茸,今年能够卖到140多元一斤。照这个价格,今年我家仅松茸收入最少能挣5万元以上。”

   松茸是我国“四大名菌”之一,因为其产量稀少,并且无法进行人工培育,而被称为高原上的天赐珍宝。作为全国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雅江县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松茸的有序采摘,大力发展松茸产品的精、深加工,有效促进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必须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环境。除了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以外,松茸的生长速度很慢,但采摘期却很短,所以要想大规模人工培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据雅江县农牧科技局总农艺师刘孝斌介绍,松茸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物种,如何做到既让老百姓充实“钱袋子”,又保护这一珍贵资源,这是雅江县发展松茸产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保护松茸原生态资源,实现松茸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和谐共生,雅江县采取措施加强松茸生产、收购和销售等工作,对松茸林定人包干管理,严防山火,禁伐薪炭;有计划地采取分片轮歇采集;禁止采收、买卖老茸和5厘米以下的童茸;对乱采乱摘者,酌情给予处罚;各级执法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把责任落实到乡村一级。

   长期而广泛的宣传增强了村民们的保护意识,即便市场价格再高,也没有人采摘幼小的童茸出售。雅江县的松茸年产量近年来一直稳定在1000吨左右。收购价每公斤280多元的松茸,一旦出口,其价格往往会翻上几倍。如何让松茸就地提高价值,让辛苦采摘的人们获得更多收益,雅江县近年来引进和培育了多家企业,切实探索松茸深加工之路。

   过去,松茸要销往外地,只能够用盐渍方式进行简单的处理,不能保证松茸的原滋原味。在雅江县松茸产业园区的生产车间里,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才收购回来的新鲜松茸进行清洗、切片、抽真空和速冻处理,处理好的松茸再送到成都的车间进行冷冻干燥,随后就可以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了。

   据该园区项目经理钟群介绍,“中国松茸产业园核心工程可概括为“一场、一厂、一馆、两园、四中心”,重点建设规划食用菌科研中心,建立藏区第一个食用菌基因库,整合多年食用菌科研经验,形成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中国松茸产业园规划建立食用菌综合精深加工的体系,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食用菌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食用菌附加值,园区建成后总产值将达到2亿元,能带动2000户奔康,户均产值达到10万元。要把汉语都不会说的村民,培养成懂技术的工人,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公司聘请食用菌行业专家现场培训指导,采取“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专业农科院、科研所统一规划培训方式、编写培训教材,对当地村民进行一对一专人培训,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培训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通过培训,村民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殖合作社让牧民“拔穷根”增信心

   八月的雅江县红龙镇,山下绿意正浓,山顶白雪皑皑。正是这种气候差异,在海拔4265米的措柯二村,依靠自身特色优势,群众办起了牦牛养殖合作社。 见到阿打时,他正在山上放牧。阿打是措柯二村贫困户,家里有四口人。去年4月,阿打加入了合作社,“我们村有121多户646多人,由于自然条件差,以前村民生活很艰苦,只能外出务工挣点钱。”阿打说,在党委政府教育引导下,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了,打破了以前生产生活陈规陋习的束缚,大力发展了牦牛养殖产业,有效突破藏区高原牧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合作社计划养殖牦牛560头(其中养殖奶牛160头),利用草场近3万亩,采用“夏季散养、冬季圈养”的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半野生天然绿色食品,经济利润相当可观。位于雅江县高寒牧区的红龙镇一带,境内草场丰茂,海拔高、气候寒冷,适合牦牛生长。饲养牦牛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为全县发展特色化产业开了一个好头。 “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地利用草场资源,加大牦牛养殖产业规模,减少了零散粗放式放牧方式,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红龙镇党委书记多登说:“我镇今后要以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榜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生产,切实增加群众收入,从而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据了解,合作社生产的酥油和奶渣在县城内和周边进行销售,出栏的牦牛肉制品在县域内、周边及对口帮扶军工企业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统一销售。算好生产产值、支出成本、收益分配“三本账”,确保专合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生产产值:预计今年底出栏100头牦牛,按每头7000元计算,收入70万元;产奶牦牛80头,每头产酥油10公斤,计800公斤,按每公斤100元计算,收入8万元;每头奶牛产奶渣10公斤,计800公斤,按每公斤40元计算,收入3.2万元,总计产值达81.2万元。支出成本:支出3名人工工资4.5万元,牦牛保险4万,出栏100头牦牛成本33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每年1.5万元,畜牧资产折旧11.55万元,其他费用5万,支出59.55万元。收益分配:按照25%提取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转为成员出资;按5%提取公益金,用于成员培训、合作社知识教育及文化福利事业、生活上的互助经济;盈余经过上述分配,按出资构成比例向社员和集体返还;集体经济返还的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业的发展壮大,70%按全村户数平均分配。

   环境大整治绘就“美丽雅江”新画卷

   排列在公路两侧的一朵朵向日葵花,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村庄,民族特色的墙体文化,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清澈的河流,这是越来越美丽的悬崖江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整治,雅江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依法依规拆除318沿线违规建筑,重拳整治乱搭乱建现象,全民动员,开展卫生清扫,有效整治垃圾乱扔乱倒行为,开展河流河道清理整治……今年,雅江县以“做美村寨”建设为契机,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狠抓违规清理整治,全面治乱,下功夫治脏,从源头治污,让雅江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

   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雅江县围绕旅游新村建设、脱贫攻坚“四好村”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至今投入近1.3亿元,建成13个幸福美丽新村, 今年投入 3874万元,正在打造西俄洛镇杰珠村(康巴汉子村)、八角楼卧龙寺村、扎日村,八衣绒乡格日村等17个幸福美丽新村;整合620万元资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提升、“五改三建”等工程系统性0完成了帕姆林村的村容村貌提升。

   每天清晨,八角楼乡帕姆岭村村民巴姆都要清扫院坝和门前的道路,把垃圾倒进离家30米远的垃圾桶。她说:“现在国家政策真好,不仅帮我们建新房、修公厕,而且还为我们送来了垃圾桶。我们一定要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让日子越过越舒服。”

   在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中,雅江县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强化乡镇垃圾处理点,公厕、水池、垃圾池、太阳能路灯等配套建设,在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提升人居环境,让村寨美起来、亮起来。

   干净的水泥路环绕村寨,各种鲜花争奇斗艳,清澈的河水,小桥飞渡,民族文化墙,身着藏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唱响藏族山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慕名前来体验民族文化的游客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是帕姆岭村旅游特色村动人的场景。

   “从高尔寺隧道过来,道路通畅了,环境变美了,游客也多了,我们的日子也更好了。”八角楼乡帕姆岭村泽机志玛说。

行走帕姆岭村一带,满眼青绿。目前,帕姆岭村盛产“菌中之王”——松茸,注册的“雅江帕姆岭松茸”荣获第二届四川省优质森林食品宣传展播“十佳产品奖”。村民每年7-9月上山采挖松茸,获得丰厚收入。同时,依托G318沿线地理优势和日基松茸产业园区建设契机,通过货物运输及园区务工获得劳动报酬,预计2017年底全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2000元以上。

   随着实施“六大战略”的深入推进,雅江在稳健地行进在“生态美、百姓富”的征程中。

  • 上一篇:康定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了道德(文化)讲堂活动
  • 下一篇:歌舞升平颂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