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炉霍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12日

同心·同行·同梦

盛煌产业基地。

易日沟木耳产业基地

送卫生下乡

再唱山歌感党恩

       手足相亲,团结和睦,是各族父老乡亲恪守传承的民族情缘;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各族兄弟姐妹齐声高唱的团结乐章。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同是一颗心,同是一条根,幸福化祥和,都是一家人。”10日傍晚时分,伴随歌曲《一家人》的音乐节奏,在美丽大气的炉霍县霍尔广场上,近三百名各族群众共聚一堂、翩翩起舞,那火热的场景、那翻飞的舞袖、那潇洒的舞姿、那沉醉的表情,让人为之动容。这仅仅是近年来炉霍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初秋时节,笔者行走在炉霍城市、乡村、机关、学校、寺庙,在峡谷之中,在高原之上,硕果累累的田园、别具特色的藏房、欢乐安详的村民、悠扬婉转的歌声,眼前呈现的无一不是全县4.6万多各族群众欢悦、安怡的祥和景象,倾听不尽的是民族团结互助的动人故事,展现的则是一幅“都是一家人,关系一家亲”的和谐画卷。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永无止境

     炉霍,昔称“霍尔章谷”;“章谷”意为山岩石上。素有“康北中心”之称的炉霍 ,历来是进藏抵青之要地和茶马古道之重镇。作为革命老区,4万多红军将士在此休整半年之久,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让人怀想与留恋。

      在位于霍尔广场左侧的县博物馆红色展览馆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翁青扎巴介绍说:“1936年,朱德、李先念等红军领导人率领红四方面军部队先后到达炉霍,不仅设了红军总指挥部,还办了红军总医院、红军大学。仅有2万人的炉霍,在半年多时间里竟然为红军筹集了40多万公斤粮食、4万多头牲畜以及食盐、衣被、帐篷等生活必需品。红军刚开始进驻炉霍时,正值春耕时节,朱总司令与徐向前同百姓一块耕种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并留下了‘徐帅肩拉犁,朱总赤脚耘’的佳话;如今在炉霍,有一道当地人最喜欢、游客最追捧的特色名菜叫‘棒打萝卜’。尽管当地盛产萝卜,但由于红军人数多,且厨房的菜刀不够用,切萝卜工作量太大。为省时省力,红军就用木棒将萝卜打碎,然后用清水煮食。久而久之,‘棒打萝卜’的做法便流传开来,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菜’;红军离开炉霍时,有1100多名红军指战员因为身体伤病等原因而留了下来。留下来的红军要么被寺庙收留,要么由大家族部落照顾,有愿意回老家的,也由当地人筹钱护送。然而,大多数留炉红军与当地人成家,并将炉霍当作故土;……一件件红军遗物的见证,一个个红军故事的叠加,一段段红色佳话的传颂,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激昂赞歌。”

      聚焦炉霍民族团结,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光荣的传统,更有生动的传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全局性工作,牢牢地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绽放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创建工作不是一项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重可轻的“软指标”,而是一项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硬任务”。2014年6月17日,伴随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动员大会的召开,炉霍县高质量地开启了持续加力的创建征程。从“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演讲比赛,到“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共创团结进步典范”主题签名活动;从每年11月份第一周的“民族政策法律宣传周”,到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从群众工作全覆盖常态化机制的建立,到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活动的精准开展;从联系寺庙机制的有效施行,到军警民共建机制的落地生根;从“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推进,到“润育工程”的精心实施;从政策、法律、卫生、科技的常态化“四下乡”,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的持续跟进;从“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基本形成,到以“平安建设好、民主管理好、释教持戒好、自养能力好、环境美化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和谐寺院创建;从炉霍地震灾后重建40周年“寻亲感恩”活动,到声势浩大的“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促民安、助民富”活动;从一系列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对口帮扶,到扶贫济困、爱心捐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真情感染;……凝聚起的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强大思想共识和“团结奋斗、和衷共济”的精神血脉,焕发出各族儿女在生产上相互学习、在生活中相互帮助、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的团结奋斗激情,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崭新格局。

       这是一组极具说服力的数据,4年来,全县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9000余场次,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手册、宣传画报30000余份,宣传覆盖面达到了98%以上;全县2160名干部职工结对农牧民9220户,全县968名干部职工结对寺庙僧尼2477名,基本实现结对全覆盖;目前全县已涌现出省级模范集体1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个、民族团结示范点10个,州级模范集体5个、模范个人4个、模范户1户、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3个,县级模范集体12个、模范个人23个、模范户1户,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个;全县95%以上驻军、武警部队,95%以上的乡(镇)及党政机关,90%以上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寺院基本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采访中,县委书记伍强告诉笔者:“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县委、政府始终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像对待经济工作、稳定工作、党建工作一样对待创建工作,注重同规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注重营造党政齐抓、各方协同、全民参与、整体联动氛围,注重在“常抓”和“长抓”上动脑筋、想办法、出真招,注重在载体、手段、形式、内容上求新求实,注重在推进讲方法、重技巧、求精准、强引导、重实效,‘五个注重’的精准发力和持续给力,带来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生机,带来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带来了创建活动的累累硕果,也带来了即将迎接‘国检’的好消息。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幸福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严格按照州委‘三创联动’的战略部署,制度化抓推进,常态化抓落实,责任化抓巩固、问责化抓提升,力求形成更多更好的亮点、看点,让创建活动看得见、摸得着、有抓手,真正做到创建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脱贫致富奔康,幸福全靠奋斗

      在炉霍大地,有一种风景叫民族团结,有一种追求叫共同富裕。

   “虾拉”在藏语里是鹿的意思,“沱”是坝子的意思,以前村子里很多鹿,故有金鹿故乡之美誉。走进位于国道350线右侧的虾拉沱村,仿佛走进了一座美丽的“乡村花园”:宽敞笔直的道路贯穿村落,排排藏式民居沿路而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活动中心上空迎风飘扬,村小传来朗朗读书声。农户院坝干净整洁,门前花台上鲜花怒放,村民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述说着村子的变迁与村民的幸福。正在院落里忙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伍长林情不自禁地对笔者说道:“以前村里的土地全都种青稞、洋芋,这两年我们依托百公里绿色生态农牧产业带,流转2000多亩土地,规模化种植百合花、藏青稞、油菜和艾草。光是土地流转就为村民带来了户均一万元的收入,我每年在合作社务工起码要挣五六千,如果加上国家的各项政策性补贴和合作社年底的分红,我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这日子一好过,村里的各种文体活动和评选活动就多起来了,除了唱红歌、跳藏舞、拔河赛等常规活动外,村上组织的‘勤劳致富带头人、帮户助耕好心人、尊师重教明白人、尊老爱幼孝顺人以及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几乎年年都要搞,而且声势一年比一年大、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如今,虾拉沱村不仅成了名符其实的幸福康巴第一村,而且还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村民间的团结、友爱、互助,让全村123户人家和睦得就像一家人似的,难怪在全州首次评选表扬民族团结进步村时,虾拉沱村就榜上有名!”说话间,伍长林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笔者来到紧邻国道350线的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和若海村。这正是县长巴登口中所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飞地”园区。在冬暖式蔬菜大棚里,青椒、茄子、丝瓜等十多种果蔬长势喜人。近三年来,该县整合产业扶贫、对口援建等各类资金6700余万元,在斯木镇吉绒、若海两村流转土地800亩,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240个,种植生态有机蔬菜,不但让村上100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而且还将计划‘退出’的48个贫困村纳入“飞地”产业扶贫范围。经初步估算,48个贫困村可获分红收入28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7.6万元,带动391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余元。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成功探索,未来五年该县计划发展冬暖式大棚1000个,实现对全县88个贫困村全覆盖。

       采访中,炉霍县委书记伍强告诉笔者:“这种‘借鸡生蛋、聚沙成塔、筑巢引凤、穿针引线’的‘飞地’模式,就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土地、气候、交通等发展条件好的村,结合贫困村各类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入股,集中力量打造优势特色产业,进而突破了‘一方资源富裕不了一方百姓’的困境、‘资金分散形成不了规模效应’的困难、‘产业散杂吸引不了企业入驻’ 的问题以及‘机制缺失兼顾不了各方利益’的弊端,有力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了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

      炉霍“飞地”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不仅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追捧,而且受到省、州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5月的炉霍,山高云淡,日暖风轻。5月3 日上午10时,当省委书记彭清华轻车简从来到雅德乡交纳村时。74岁的村支书九呷热情上前献上哈达。当彭清华书记得知交纳村在炉霍“飞地”产业园区有两个蔬菜大棚,每户分得1200元红利时,他满是喜悦、大加赞赏。随后,彭清华书记走进根呷家,在一问一答式的交流互动中,根呷一五一十地说:“彭书记,我家有5口人,有二亩三分地,去年有政策性转移收入7220元,我当村水管员一年有 6000 元工资收入,妻子在县城 ‘月光影’宾馆当服务员一年有两万元收入,还养了一头奶牛,除了自己家里用奶,每年还可卖两三百斤奶,能过上这样滋润的日子,那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今年全村要实现脱贫‘摘帽’,根本没有一点问题!”九呷说得很有底气。随即他辦着手指算起了细账:村里通过入股形式投资建设“飞地”蔬菜大棚 2 个,去年分红6万元,除集体经济留存外,每户分红1200元;今年又增加2个“飞地”大棚,分红收益将大大增加。全村种黑青稞180亩,开发粗加工产品;贫困户每户养殖奶牛1头;全村种植大蒜,部分村民有石刻、绘画手艺挣钱…… 一算算得村民喜上眉梢,一算算得大家信心十足。站在一旁的驻村第一书记黄先明紧急补充道:“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下一步,村里要建好广场,沿着小溪建好‘滨江路’,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发展富有特色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让村民有就业岗位,让村里特产变成畅销品。”

       炉霍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卡杰唐卡更是炉霍的一张名片。县唐卡艺术协会会长杨宏告诉笔者:“炉霍唐卡的确与拉萨、热贡、德格等地的画派不同,被称为“郎卡杰唐卡”。郎卡杰大师是炉霍人,生活在17世纪,据说他能在半颗豌豆上刻画释迦牟尼及十六罗汉围坐图像,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郎卡杰,藏语意为“天空的装饰者”。如今郎卡杰唐卡艺术被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下来,产品不仅在藏区深受欢迎,而且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甚至海外的藏家所收藏。为促进唐卡艺术向产业化发展,我们采取了‘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既抓人才培养,更抓市场拓展,如今在全县上千人的唐卡艺人大军中,很多都是残疾人、孤儿以及贫困家庭孩子,他们依靠精湛的技艺收获着属于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炉霍县将严格按照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的总任务,坚持“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总要求,继续用好高质量加快发展这把“金钥匙”,切实筑牢法治信仰这一‘压舱石’,着力在补短板、抓巩固、促提升中精准发力、持续给力,着力系好民族同心结、唱好民族团结歌、走好民族和谐路,不断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奋力书写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炉霍建设崭新篇章!

  • 上一篇:勤劳致富图景美
  • 下一篇:稻城防火意识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