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26日
记白玉县委副书记、金沙江“11·3”山体滑坡堰塞湖应急抢险前线指挥部现场处置组组长胥东
胥东前往堰塞湖坝体了解灾情。
当看着眼前的金沙江水奔腾而去,堰塞湖水下降到正常水位,阳光洒在经历两次山体滑坡创伤的大地上,也照在一张历经两次抢险救灾的黝黑脸庞上。
“报告指挥部,目前洪峰已过,堰塞湖已下降到正常水位……”白玉县委副书记、金沙江“11·3”山体滑坡堰塞湖应急抢险前线指挥部现场处置组组长胥东站在白格堰塞湖坝体上,一边观测一边通过手机拍摄视频向指挥部报告泄流成功的消息,已经在白格堰塞湖坝体上坚守了12个昼夜的他,此时此刻终于松了一口气。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为了守护金沙江畔的无数群众,守护热爱的家园,他带领着干部突击在前,在抢险救灾一线站成了一面旗。12个昼夜的坚守,是义无反顾、是奋勇当先、是无私无畏。
◎县委中心报道组 杨娟 王论强 文/图
冲锋在一线
越是艰险越向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1月3日下午,金沙江白格段再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灾害发生后,按照县指挥部安排部署,胥东作为现场处置组组长第一时间赶赴堰塞湖现场。
危难关头,考验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到达中转站则巴村已经是晚上9点过,在搭乘摩托车到达江边后,胥东一行打着手电筒开始在布满荆棘的山路上摸黑行进,由于路越来陡峭,加上天黑看不清楚前面的情况,行走一段山路后考虑到大家的安全,不得不返回则巴村休息,待天亮后再出发。
这一晚,胥东注定难眠,虽然有第一次在堰塞湖前线驻守的经历,但不知道这一次现场的情况又会是怎样?滑坡面积有多大?坝体又有多高?……就这样想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第二天天刚亮,胥东就召集处置组人员赶赴现场。
当抵达堰塞湖现场时,虽然第一次就一直坚守在一线,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胥东吃惊了,坝体比原来高出了很多,他能想象到这次的情况有多严峻,他马上拿出卫星电话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现场目测到的情况。山体还在不断垮塌,胥东顾不上自身安危到坝体上查看情况,进行测量,拍摄一个又一个小视频发回指挥部。
“身在一线,哪里有险情我们就要在哪里,哪里有新情况我们就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及时为前线指挥部提供现场信息,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12个昼夜里,白天他奔走在堰塞湖坝体和江边,监测水位上涨情况、勘察坝体是否渗水、分析山体再次滑坡危险,晚上他同现场应急组成员围着火堆,吃着便餐,总结分析当天现场勘察情况,研究部署应急处理对策,及时向前线应急指挥部报告最新情况和工作进展,为全局决策部署提供第一手数据信息和依据。
“在现场,胥东书记随时都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但是他又是经常冲在最前面,也总把最危险的位置留给自己。”白玉县电视台记者卢昕说。
坚守在一线
不到最后不撤离
只有在艰苦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才会取得胜利。一线海拔将近3000米,堰塞湖坝体到驻扎地是60度以上的坡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腰伤也尚未完全康复的他,在一线艰苦的条件下,每天上下驻扎地和堰塞湖坝体四五次,行程十多公里,手上拄着拐杖、脚底磨出水泡、眼睛熬得红肿,却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在他的身体力行下,前线的每一名干部没有一人叫苦叫累,一直坚守到最后。
绒盖乡乡长伍金彭措说:“每天胥东书记都要在坝体与堰塞湖之间来回奔走,裤子、鞋子上都是泥土,细心的安排布置每样工作,我们有时候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说没事,也从来没向我们说过一个累字,正是这样,我们在一线的同志都自觉的做好每一件事。”
在现场,胥东每天还要负责做好后勤物资的发放,后勤物资从中转站全部通过人力辛苦运送到现场,每份食物和每瓶水都显得尤为珍贵。由于现场每天都有人员流动,为了确保每人每天生活所需,他每天都要对现场人员进行统计,做好物资的调配,再按需进行发放,以免浪费。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现场的勘测人员,因为随身携带的物资不多,在现场工作2天后就基本没有吃的了,他们因为不好意思打扰县上就一直没说,胥东在得知情况后,马上给他们送去了食物和水,还时不时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这些细微的举动让勘测人员甚是感动。他们表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环境虽然艰苦,天气也很寒冷,但感受到了很多人带来的温暖。胥东说,大家在一线都很不容易,我们必须做好最基本的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好各项工作。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胥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里清楚,水位越高,溃坝的风险就越大,下游群众也就越危险。11月8日14时30分,第一台挖掘机顺利抵达坝体,随后,开挖机具陆续抵达并开始作业挖泄洪槽。
“当看到挖掘机到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下子笑了,但是眼里却红红的,我们都知道他这是焦急等待这么多天看到希望后那种难以言表的心情。”他身边工作人员王论强回忆到。
在这之后的每一天,胥东早上天刚亮就起床从驻地赶到挖掘现场进行查看,直到夜晚才赶回驻地,饿了就和大家一起在坝体上吃方便面。胥东打趣地说:“在两次堰塞湖现场吃的方便面比工作以来吃的总数还多。”正因如此,他整个人看上去瘦了一圈,也苍老了好几岁。每每有人问起他的身体状况,他总是笑着回答:“谢谢,身体还行,没有问题。”
泄流槽过流当天的凌晨2点,气温已达零下几度,他前往堰塞湖坝体察看过流进度,边哆嗦边向技术人员询问泄流槽全程过流时间,他既担心着上游的淹没情况,也焦急着泄流对下游造成的损失程度。
“过流是最关键的,千万不能出任何问题。”就这样,他连续在坝体上呆了两天两夜没合眼,时刻关注着水流速度,监测着泄流进度,分析着泄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全方位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在泄流槽开始泄流时,他及时组织全体一线干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安全,而他却一遍又一遍前往堰塞湖边实时查看泄流情况,为指挥部提供最新消息和数据。正是他这种不分昼夜、不畏艰险的忠诚守护,才保证了灾区群众的安稳和踏实。
“正是有胥东书记不眠不休在现场有序科学的指挥和协调,才保证了在挖掘作业和泄流时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白玉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苗军这样说。
14日下午,在堰塞湖泄流成功后,他开始组织一线队伍分批撤离,他则最后撤离。在撤离途中,由于搭乘摩托车出现故障,他从车上摔落,导致脚趾和大腿多处骨折,摔下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身体的疼痛,而是询问和关心骑车群众的伤势。
坚守一线,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在抗灾救灾的关键时刻,胥东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他用刚毅、果断的实际行动,圆满完成了一线抢险救灾任务,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