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27日
◎李珍兰
6月21日,笔者从甘孜县扶贫开发局获悉,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来抓,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质量标准和年度脱贫计划,突出重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和政策落实,狠抓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截至2018年底,该县已减贫2629户、1247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13%,98个贫困村退出。
在该县拖坝乡拖坝村,建档立卡户生尼玛谈到2016年以前,当时36岁的他上有老下有小,全家9口人,四个女儿都还年幼,父母年近七十,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家中十分贫困。当时,生尼玛一家主要靠种植20亩耕地维持全家的生计,家庭人均年收入仅有千余元,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住房也是危房,电线乱搭乱接,火灾隐患突出;人畜没有分离,生活环境脏乱差;个人卫生习惯差,大人和娃娃整天脏兮兮的。
生尼玛一家的命运是从2016年开始改变的。当年,甘孜县在拖坝乡拖坝村启动美丽新村建设,实施了道路、水利工程、风貌改造、住房加固、乡村旅游、教育卫生等22个重点项目,并对全村180户村民住房进行全面加固改建,生尼玛家被选为住房改造加固的两户示范户之一。
虽然住上了舒适的房子,可怎样才能让一家老小过上生活宽裕的好日子?就在生尼玛为此烦恼时,拖坝乡党委政府为他“量身定制”了“耕地流转+务工”的脱贫计划,将他家的20亩耕地纳入种植基地流转范围,同时将其推荐到甘孜县康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当了保安。“耕地流转16000元,当保安每月3200元,加上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性收入,我们家终于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当年就脱贫的生尼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生尼玛家的变化,是甘孜县众多脱贫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据悉,自精准脱贫以来,该县不断优化扶贫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通小康致富路、喝上安全干净水、点亮群众新生活。实施通乡道路整治、村道连接线、村内联户路280公里,建设村内道路774.55公里,桥梁建设及维修72座,实现通村路、联户路100%覆盖;实施农区安全饮水2094户,实施57个贫困村饮水工程改造提升,全面解决2094户10963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98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和线路改造项目,有效解决2000余户贫困户安全用电问题,并全面实现扎科乡海拉村、协巴村、大巴口村、银达村、昂达村5个贫困村通生活用电的历史性突破;实施光缆传输和设施配套项目,解决127个村的通讯问题,做到98个退出村通信无盲区;实施太阳路灯项目采购、环卫设施项目,建设69座公厕、105座垃圾池和排水沟盖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实施完成2772户藏区新居项目,整合广东省、龙泉驿区部分对口援助资金,全面完成1390户抗震加固任务。
为实现今年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该县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的原则,精准施策,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着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和群众增收门路。坚持“大产业”破解发展困局,实施贫困村飞地经济——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项目;按照农区、牧区不同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畜牧业发展,启动实施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康北牦牛生态产业园为核心的“两大”特色产业链,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村级专合组织+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中产业”提升产业品质,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全县贫困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建设集体牧场、优质农作物种植生产基地、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合作社113个,其中集体牧场55个,示范带动户均增收1000-2000元以上,以“小产业”持续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