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生活无忧心不焦”——九龙县“11·23”雪洼龙镇高位滑坡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见闻

甘孜日报    2020年11月30日

安置点里的群众正在打扫卫生。

◎本网记者 刘小兵 文/图

每天都有三十多人在这里用餐,并在此过夜,运送物资、检查慰问的人员来来往往……从11月23日晚上开始,九龙县雪洼龙镇甲铺子村已经停用的旧村小又变得热闹起来。当天,该村杜公组境内发生高位滑坡灾害,造成河道堵塞,水位上涨,导致部分房屋、公路和电力、通讯设施受损,好在该村受威胁的41户150名群众及时转移,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从那时起,甲铺子村旧村小就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

27日至28日,记者来到甲铺子村旧村小,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和思想状况,所见所闻,用该村村民英宗志玛的话来说,那就是“生活无忧心不焦”。

镜头一: 管理服务抓得细

“党和政府一直把我们放在心上,这几年我们享受的惠民政策和村里的变化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这次我们遭灾了,好在人都安全。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很重视,镇上马上送来了物资,这几天我们都没挨饿、受冻。这么多人在帮我们救灾,大家不要心焦,我们一起共渡难关,要团结,要讲纪律。”“有吃有喝的,我们不心焦哦。”“人安全,其他都是小事。”“就是就是,我们都服从管理和安排。”……11月27日15时许,记者来到甲铺子村旧村小,这里正在召开村民大会,村党支部书记维色尔哈的一席话,得到了不少村民的积极回应。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大会通报了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收集了群众的诉求建议,强调了在临时安置点生活的注意事项。村民们有说有笑,积极发言,言语中透出沉着自信。散会后,镇村组干部和青壮年群众返回灾害点附近,继续预警值守等工作,老人和小孩则留在临时安置点休息,还有的自发打扫起安置点卫生。

维色尔哈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经请示县上同意后,决定对41户150名受灾和受威胁群众进行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周边环境安全,有房屋、操场和用水、用电基础条件的旧村小被定为了临时集中安置点,13户31名受灾严重的群众在这里临时安家。23日当天,村“两委”就召开村民大会,向大家宣传、讲解了转移安置期间的安全、卫生、纪律等事项。从24日开始,每天都会在旧村小召开村民大会。“开会就是为了及时向大家通报抢险救灾情况,让大家放心,强调纪律安全,了解大家的需求、想法,动员引导大家积极面对灾害,力所能及地配合支持抢险工作。”甲铺子村杜公组是此次灾害的核心受灾区,该组组长伍文凯向记者分析了召开村民大会的作用。

雪洼龙镇党委副书记黄泽龙告诉记者,特殊时期,县镇村都把群众管理、服务工作看得更重、抓得更细。24日,镇上就向县委组织部请示,成立了以他为支部书记、镇村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共23人为成员的抢险救灾和群众安置临时党支部。支部成员分别负责维稳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抢险物资保障、安全卫生、后勤伙食等工作,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镜头二:住宿取暖有保障

在甲铺子村旧村小的操场上,记者看到了5顶整齐排开的蓝色帐篷,每顶帐篷上都写着“民政救灾”。帐篷内都铺着厚厚的毯子和被子,还有些群众正躺着休息。“不冷,也不挤,和平时在家里睡觉差不多。”被问到在帐篷里过夜的情况时,村民唐其它一边说,还一边提起被子掂了掂。

在这些帐篷里,记者还看到了电灯和插线板,另外几名村民也表示,晚上睡在帐篷里没有感觉到冷,对帐篷的空间和防风性能很满意,只是夜里不敢睡得太沉,心里总想着防火。村委会主任阿七木支告诉记者:“我们安排了人,每天检查帐篷里临时用电的安全性,也在反复向群众宣传防火知识,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不能吸烟、不能将水洒在插板上,晚上也有专人值班。”

5顶帐篷如何住下31名群众?阿七木支告诉记者,除了帐篷,旧村小的几间教室也被作为了住宿区,青壮年住在帐篷里,老人、小孩和身体差的住在教室里。在他指引下,记者在几间教室里看到了床铺和有人住宿的痕迹。一位78岁的大爷正坐在床上休息,他说:“村上考虑得很周到,对我们老年人很照顾,怕我们生病,把我们安排在教室里,在这里睡和家里感觉差不多。”另一名带着孩子的青年妇女也被安排到教室住宿,她说:“我们村里的人一直都很团结,这次受灾,大家对我们带小孩的很照顾。”

安置点只搭了5顶帐篷,不是因为帐篷不够。一名群众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镇上迅速调集了足够的帐篷、毯子、棉被等御寒物资,但旧村小的操场面积有限,而且刚好有几间可以利用的教室,就只搭了5顶帐篷。剩余的御寒物资都被集中管理,暂未投用。此外,安置点还在安全位置设了烤火点,以防天气降温。记者也在一间平教室里看到了帐篷、棉被等物资。

镜头三:物资充足不浪费

有的群众在洗菜、有的在烧火,还有的人在围观,两口大锅旁各站着一名“大厨”,锅里飘出诱人的菜香……

记者28日再到甲铺子村旧村小时,大约是11点30分,大家正忙着准备午饭。记者在一间被当做临时厨房的教室里,看到了已经做好的炒鸡蛋和白菜汤,还有不少半成品熟食。在隔壁的一间教室里,摆放着几张圆桌和许多椅子。看见记者一脸好奇,一位帮着烧火的村民笑着说:“你看嘛,就给我们平时办席一样,工具都是专业的,大家一起动手。”

记者向现场的村干部和群众了解得知,采取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的群众,就在亲友家用餐,政府送去物资。13户集中安置群众就在旧村小集中就餐,所用物资都由政府免费供应,镇上还请了平时经常在乡村宴席上掌厨的村民负责做饭,其他村民也参与其中,每顿饭都有菜、有肉。“大厨”勒冲泽里告诉记者:“各种物资都很充足,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大家能吃上干净卫生和可口的饭菜。”

如何保障大家的一日三餐?雪洼龙镇副镇长徐贵英介绍说,灾情发生后,县上、镇上迅速调运了大量的油、米、面到安置点,此后又有专门的后勤保障小组持续向安置点供应肉菜蛋和其他副食品。目前,县城到甲铺子村的交通畅通,物资供应充足,转运顺畅。安置点专门有一间房屋储存食品,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几十桶食用油、十几袋大米,还有不少猪肉、挂面、蔬菜等。

“国家救灾物资要用在刀刃上。”维色尔哈告诉记者,“安置点高度重视救灾物资的规范管理,杜绝浪费。每天接收和使用物资的情况都有人记录,物资仓库有人管理。每餐上桌的菜都是吃完再加,村‘两委’也反复向大家宣传,明确要求大家按量取食、不能浪费。”“国家免费提供的物资,大家又辛苦运到这里,如果我们浪费那就太没良心了。”村民英宗志玛说。





  • 上一篇:甘孜县全力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6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