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川实践

四川日报    2020年11月30日

强教育 康定中学组织学生军训。 邓平模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脱贫。至此,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对于四川的脱贫攻坚战来说,这无疑是历史性时刻;对于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来说,这是一次“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同步奔小康”的壮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而之于四川,近年来无论是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还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都凸显了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鲜活经验和特色亮点。日前,记者采访了全省多领域民族工作先进典型案例,梳理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川实践。

善治理

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攀枝花创新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11月20日,攀枝花市民族工作又传喜讯:国家民委网站公布了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全国有20个城市获评,攀枝花位列其中。

  作为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工业移民城市,攀枝花市有汉族、彝族、傈僳族、回族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6%,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近年来,随着攀枝花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激增,总量达到3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人口多、族别多、文化习俗各异、宗教信仰多样是攀枝花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显著特点。“我们创新采取了多种常态化措施,从氛围营造、权益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把城市建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负责人说。

进得来留得住: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

  今年7月,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开发局、共青团攀枝花市委等部门举办了全市首个民族地区电商直播孵化培训班。培训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短视频+直播+电商”实操型人才培训,对参训人员讲授电商行业情况及前景、平台分析及选择、账号打造及运营、电商变现途径、短视频拍摄等有关知识。线上培训28天40个课时,线下培训4天34个课时。开班第一天,就有400多人报名进入培训群,254人参加了线上培训,其中许多都是在攀枝花就业创业的外来少数民族群众。

  要让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留得住,一份稳定有前景的收入是最基本的保障。据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攀枝花已组织4816名少数民族人员开展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攀枝花市有10581名少数民族人员登记就业,18678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在创业服务方面,攀枝花为少数民族经商办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指定专人为其提供全流程指导、跟踪服务,还在城区设置了5个专门提供给外来少数民族个体商贩的经营点。

过得好能融入:服务体系嵌入社区工作

  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只是攀枝花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众多举措之一。

  11月22日是星期天,攀枝花西区清香坪街道的“红石榴联盟”志愿者又开始行动了。他们来到路南社区,为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免费政策咨询。

  路南社区是攀枝花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混居社区,有16个少数民族311人,其中常住人口261人、流动人口50人。为精准对接各民族群众需求,除了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社区还在公共服务中心专设了民族服务窗口、民族服务热线、民族服务联系卡、民族服务接待日等服务事项,为少数民族居民群众提供无缝对接服务。

  据了解,为了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序流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在省民族宗教委的指导下,近年来攀枝花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平台建设,将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嵌入到社区工作平台,推行社区少数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落实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创业、就医就学、临时救助、法律援助、少数民族饮食丧葬习俗宗教生活等特殊需求方面的服务工作。

抓创建

叙永创新“石榴籽”调解

乡贤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紧紧抱在一团的石榴籽,常被用来形容团结,而在泸州市叙永县,这是当地创新发起的一种处理化解涉及各民族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模式,也是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叙永县是四川省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的县,有汉族、苗族、彝族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是川南最大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县,涉及各民族各类矛盾纠纷一度发生较多。

  为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2017年,叙永县在县人民法院创新建立民族团结法庭摩尼人民法庭,组建专业办案团队,选任在少数民族中德高望重的乡贤作为人民陪审员和调解员,负责全县涉及各民族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摩尼人民法庭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为推广摩尼人民法庭的先进经验,今年3月,叙永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人民法院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创新设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配合辖区内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截至8月,全县已在9个乡镇设立10个“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通过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两委”推荐,县人民法院、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考察确定,每个“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在当地选聘10到14名为人公道正派、群众信服、热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党外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村社干部等乡贤人士担任“石榴籽”调解员,在法律框架下,协助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用各民族群众更易于参与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

  一方面,在全县法院系统选派9名法律素养高、工作经验丰富、懂民族风俗的法官联系指导“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工作,全程指导、参与调处矛盾纠纷调处。另一方面,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人民法院会同“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深入研究各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在案件审理和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做到法理和情理有机统一。

  叙永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至今,“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已参与调解了数十起大小矛盾纠纷,在各村社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持续发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作用,叙永县建立健全了专业培训、指派分流、联动调解、宣传教育4项工作机制。例如在专业培训方面,“石榴籽”调解员会定期参与法律知识、调解技能培训学习和调解心得交流,对成功处理的典型案例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对调解难度大的案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断提高调解技能和法律素养。

建村寨

新生村“新生”

脱贫路上民族一家亲

  在四川,一说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独具藏乡风格的藏寨、碉楼耸立的羌寨,或是在脱贫攻坚中焕然一新的彝寨。但其实在有着15个世居民族的四川,还有不少其它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谱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佳话。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的新生村,就是其中之一。

  新生村总人口1270人,其中回族近400人。村落依山而建的房屋有序排列,道路干净、整洁,走在村中,总会不断听到一个声音,“现在的新生村与过去是天壤之别。”

  是脱贫攻坚工作让这个位于嘉陵江上游、川陕接合部的古老村落焕发了新生。在广元市朝天区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下,回汉群众齐心协力,新生村修路建房、发展种养和文旅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回族村民哈志友是养牛大户,他的养殖场每年出栏约80头牛,年收入超过80万元。汉族贫困户刘志华,2015年跟着哈志文学习牛羊养殖,如今他家年纯收入超过了4万元。46岁的汉族村民谢廷文,在外务工小有成就,当起了包工头。挣钱后的谢廷文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每年都带领20余名回汉群众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共同脱贫、共同致富,更重要的是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相互尊重。”据村党支部书记穆国军介绍,新生村各族群众彼此尊重,村民间大事小事互相帮忙,都舍得使劲,且不计回报,相处十分融洽。例如回族、汉族饮食习惯不同,遇到婚丧嫁娶摆宴待客,村民都会同时置办两种极具民族餐饮特色的席桌,长此以往,“两个民族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彼此理解,慢慢就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新生村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四川省四好村”和“省级传统村落”,2017年3月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强教育

支教教师共筑民族振兴梦

“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

  11月6日,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在云南临沧市举行,一部名为《手电筒》的微电影斩获金奖。而这部作品,来自甘孜州康定中学,也是本次艺术节唯一一部来自中学校园的获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至今,康定中学已经有7部作品先后荣获亚洲微电影节作品奖。

  在这部微电影中,小主人公曲巴降措因为忘记做假期作业,晚上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光赶作业,被新来支教的谢老师发现。谢老师没收了手电筒,在曲巴降措认错后又归还给他。后来一天晚上,谢老师胃病复发,疼痛难忍。前往医院的山路漆黑无光。曲巴降措知道后,叫醒所有同学,排成长队,打开手中的手电筒,用微弱的光,为老师照亮赶往医院的山路。

  这部微电影是由康定中学影视小屋成员、现就读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仁真翁甲完成的。而他的创作,来源于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作为一个由12个民族成分师生组成的民族地区学校,康定中学始终坚持把思想引领放在民族团结教育首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支教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康定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一大批来自外地的汉族老师,为康定中学的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青春。目前,学校的7名四川省特级教师中6名是外地支教教师。内地有许多名校邀请加盟,他们都毅然拒绝,坚守在民族地区教育一线。正因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支教教师团队,近年来康定中学的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攀升,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支教教师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兴文化

一根绣花针走天下

90后姑娘将羌文化带向全世界

  11月15日,羌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羌年。当日,第四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在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启幕,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单位和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论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路径、创新实践和重大价值。

  在悠久灿烂的羌族文化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无疑最具代表性。让古老的羌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也是90后羌族姑娘张居悦坚持多年的梦想。

  2008年汶川地震后,羌绣被抢救保护性地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让当年18岁的理县人张居悦重新认识了羌绣。“传统羌绣竟然可以设计在现代生活用品上。”从那时起,张居悦坚定了要发展和传承羌绣文化的想法。大学毕业后,已习绣多年的张居悦通过大学生创业基金获得了10万元贷款,创办了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随后成立了理县囍悦藏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囍悦”羌绣品牌。

  传统羌绣的魅力,再加上精良的技艺和创新的理念,让张居悦的作品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她的带动下,理县300多名羌族妇女,包括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妇女,积极参与羌绣纯手工文创产品制作,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2015年,张居悦与国际设计师跨界合作的法式高级定制礼服“大山之托”与“彩云之上”去了巴黎走秀,这是张居悦的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关注。2016年,张居悦参加了“大国工匠”欧洲巡展,亲手把羌绣展现在世界面前。

  每一次走出去,张居悦都能带回来一些新的理念与启发,而她的灵感始终来源于她生长生活的地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拥有民族文化自信。”张居悦说。










  • 上一篇:我省首次举行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入乡创业项目签约活动
  • 下一篇:2020年岁末,一批民生新规事关你的切身利益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6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