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15日
◎泸定县委宣传部 文/图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典,是对辉煌历史的深情致敬,也是开启新局的重新出发。
2021年,对于红色泸定而言,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泸定县响亮地提出“重塑政治生态、重建城市形象、重振现代产业、重构干部队伍”,把2021年确定为“红色泸定宣传年、建设泸定推进年、重塑泸定夯基年”,提出了“一年有起色、三年大变化、五年焕新颜”奋斗目标。
一年来,泸定县提振精神、昂首阔步,描绘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员干部心齐气顺、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的绚丽画卷。
一年来,泸定县创先争优、砥砺奋进,实现了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一年来,泸定县踏着奋进鼓点,实现“十四五”稳健开局,大渡河畔翻开了具有品质活力的辉煌一页,全面建设红色美丽、宜居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定踏上新征程。
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名片更鲜艳
大渡铁索自横空,辉煌历史回望中。誓言铿锵犹贯耳,初心不改是身躬。
泸定的名字叫“红城”,泸定的底色是“红色”。红军飞夺泸定桥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篇。
回望来时路,根深在沃土。红旗猎猎飘扬,红歌声声激荡,赓续红色精神、根植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泸定红色名片更鲜艳——
强根铸魂,不忘初心。把红色教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头戏”,充分发挥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岚安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发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研学平台作用,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将红色信仰浸入骨髓、植入灵魂,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把弘扬红色精神落脚到为民服务,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县委、县政府确定的10件“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县级领导牵头的54件、乡镇部门负责的165件民生实事,事事讲落实、件件有实效。
综合宣传,扩大影响。依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泸定之声APP等资源,将泸定红色故事送到线上“云端”、讲进干群心间;举办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6周年红色交响音乐会、“奋斗百年路·放歌泸定桥”千人红歌大合唱、全国青年红色长征文创大赛、“长征文化论坛·首届泸定桥学术峰会”等活动,线上线下参与累计达1.8亿人次,红色泸定影响更加放大。
宣传泸定红色文化,泸定儿女义不容辞。县委书记宋晓军、县长王蕾每到一处,首先郑重递上“红色名片”。也因为泸定的“红色名片”,人们对泸定“高看一眼”。今年以来,泸定桥接待参观人数达98.5万人次,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接待参观2467批次、47万余人次,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开办研学班370期、2.4万余人次。
抢抓机遇,锻造精品。勇士路红军巨幅雕像坚毅的神情、战斗的姿态、恢弘的场面,把人们的思绪拉回了烽火年代。2021年6月26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桥核心展示段勇士路改造提升工程落成,又为泸定增添一处“红色打卡地”。泸定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以“红色铸县”工程为统领,统筹泸定桥创5A级景区,编制和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总体规划》,投入资金1.95亿元,实施泸定桥核心展示段建设,先后完成滨河广场改造、泸定桥民居风貌改造和环境治理等9个红色精品工程,投资2.98亿元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二、三期项目全面开工,投资5958万元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改造提升项目抓紧实施,正全力推进兴隆镇化林村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特色村寨建设,“一园一带三区”的红色精品文化旅游格局正加快形成。
泸定这片土地,处处燃烧着熊熊不息的信仰之火,代代传递着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泸定,正用那抹最亮丽的色彩,书写着——泸定红!
实施建设泸定推进年——
推动高质发展 多彩泸定展新颜
沿着泸定县城街道信步而行,人流熙熙攘攘,街面整洁有序。“这一年,泸定县城变样了,越变越干净、越变越美丽了。”这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泸定的普遍评价。
变化得益于思路,变化来自于决心。“必须下大力气改变泸定城区杂乱差的现状,重建泸定城市形象。”县委书记宋晓军的话语掷地有声。
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泸定从群众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并驾齐驱,不断增强泸定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城市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投资1.2亿元完成泸定桥景区提升一期项目。彝海路、赤水路完成改造,安乐坝南北干道建设 加快推进,“一桥一隧”高速路连接线工程进展顺利,城区骨架路网进一步完善。完成木角沟自来水厂、新城自来水厂一期建设,城区用水品质进一步提升。完成新城污水处理厂、老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及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县城污水收集率达86%。启动3个片区拆迁安置工作,税干校、工会片区建设破冰动工,完成投资6800万元。全县房地产市场完成投资2.49亿元, 6个城市住宅小区高品质呈现。优化新城业态布局,四川民族学院等33个重大项目入驻新城,累计完成投资近20亿元。
高品质宜居区,不但重在建设,更重在管理。泸定县将市域治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服务水平。出台《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建立“片长制+街长制”责任体系,探索“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全域无垃圾行动,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长兴花园”小区入选“四川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泸定城市变得更加精致、更有温度,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泸定不仅注重建管城市做靓“面子”,更用心巩固脱贫成果打好“底子”,用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实“里子”。
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精准识别和帮扶“三类”防返贫监测对象,用好用活过渡期政策,始终坚持“志智双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7亿元,安排实施巩固脱贫成果项目114个,整改清零问题隐患,及时补齐工作短板,坚决守住防止规模返贫的底线。
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立乡村振兴“1+5”规划体系,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抓好乡村建设,整合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三大革命”,完成48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擦亮“醉美樱桃谷、幸福桃花渡”等6张乡村名片,着力打造泸桥镇伞岗坪、兴隆镇牛背山村、化林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成功创建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州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23个。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精特农业,编制和实施《大渡河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打造“苹果、仙人掌果、蔬菜、樱桃、佛手柑”5个万亩,1个千亩食用菌,1个商品猪等7个特色产业基地,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提档晋位。优化发展生态工业,甘孜州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正式启动,硬梁包电站如期实现大江截流,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亿元,同比增3.6%。全域发展旅游业,牛背山景区完成运营测试,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红樱桃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分别同比增70.03%、70.06%。
用情办好办实民生事业。投入资金4400万元,实施12个教育重点项目,县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累计接种疫苗15.6万剂次,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开发公益性岗位129个,城镇新增就业665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97%。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获国家级表彰,农民工服务保障、食品安全工作获省级表彰。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泸定县“十四五”稳健开局,得益于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加力加速。争取省外内对口支援和帮扶项目34个、资金8000余万元。建立和落实重大项目“周会商、月通报、季奖惩、年考核”机制,定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大拉练”,荥泸路泸定段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川藏铁路、泸石高速、硬梁包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度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3.6%。
一年辛苦耕耘,换来“满园春色”。2021年,泸定县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4亿元,同比增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7亿元,增34.4%,完成100.2%;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亿元,增14.8%,完成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49元,增9.5%,完成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0元,增10.7%,完成10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亿元,增10.2%,完成100.9%。
在前行中抢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高质量发展的泸定乘风破浪,坚定前行。
推动重塑泸定夯基年——
净化政治生态 干部队伍显活力
愁眉而来,笑脸而归。2021年12月13日,泸定政务服务大厅,一个个办事群众翘起大拇指,“作风明显好转,干部干实事的多了。”“以往跑一个月办不好的事,现在跑一趟就搞定了”。寥寥数语,是对泸定良好政治生态的肯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变化,源于泸定重塑政治生态,谱写了“清风调”、唱响了正气歌。
实施政治铸魂工程。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县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深刻汲取典型案件教训,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抓好全州县域政治生态修复试点县工作,全力推进“重塑泸定政治生态”暨“作风建设五年攻坚”行动。开展政治监督18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9个,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3件3人;开展专项巡察监督,发现问题408个,组织处理2人,党纪政务处分2人;巩固环保督察“回头看”成果,督促整改问题48个,下达监察建议书和《尽责提示函》7份,组织处理2人。
实施正风肃纪工程。持续抓好正风肃纪“十项整治”,查处问题33件46人;探索开展政治生态全覆盖评价试点;开展“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教、经营好家庭”主题活动,对全县正科级干部家属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持续深化“阳光问廉”,现场问责相关负责人10名,责令限期整改问题3个。严格换届风气监督,确保换届圆满完成、风清气正。
实施反腐清源工程。受理检举控告53件,立案61件,结案5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9人,开除党籍14人,移送起诉6人,采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占比65.57%;查处工程招投标领域等四大领域案件9件23人;开展红色廉政文化教育800余批次,拍摄廉政专题宣传片4部,警示教育片1部。培育冷碛镇杵坭村廉洁文化进乡村示范点,评选第二届“泸定好人”11名。
实施墩苗育人工程。多渠道选人用人,落实“好干部”标准、“三个特别”要求和“四个一线”用人导向,注重从基层一线和重大项目、复杂环境培养选拔干部,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10名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考录聘任制公务员3名,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与海螺沟管理局交流互调干部2人次,从县税务局选拔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级部门任职,从州垂管和双重管理单位干部交流任职4人次。多形式育人提能,制定《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根据专长明确培养方向,实施年轻干部人才实践锻炼计划,选派88名干部人才参加研讨进修、递进培养、挂职锻炼、到村任职,组织2.3万人次参加培训调训。多举措关心关爱,开展“一把手”谈心谈话74人次,对8名党员干部实施容错纠错,为3名干部澄清正名,对17名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重新启用13名受处分干部。
重塑政治生态,重构干部队伍,涤荡歪风邪气,涵养清风正气,极大提升了干事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泸定啃掉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打赢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备受省委巡视关注的移民安置滞后问题强力推进,“三大电站”累计完成移民搬迁安置7497人,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实现大量移民从长期临时过渡到永久安置、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根本性转变,彻底扭转了泸定水电移民负面形象,成为全省移民“克难”的典范;饱受诟病的城市拆违治乱纵深推进,拆除违规建(构)筑物6000余平方米;搁置10年之久的税干校和工会片区顺利拆迁并开工建设;兴隆永欣砖厂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被依法查处……
良好政治生态孕育过硬干部队伍,一大批年轻干部在攻坚克难中锻造成长,得到州委肯定和认可。今年以来,泸定县8名科级干部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7名副县级领导被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一年有起色”,是县委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一年来,泸定县摘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四个“国字号”品牌,成功创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兴隆镇和平村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冷碛镇杵坭村入选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个个沉甸甸的品牌,一份份闪光的荣誉,是泸定工作有起色的生动注脚,是泸定发展有成色的最好诠释。
看似寻常最奇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一年工作,县委书记宋晓军深有感触地说:“只有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只有众志成城,矢志不移维护班子团结,同频共振、砥砺前行,才能增强斗志、攻坚克难;只有猛药去疴,痛定思痛汲取经验教训,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才能凝神聚气、强根固本,谱写好新时代泸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只有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中想着群众谋划未来、心中装着群众推动工作、心中惦着群众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创造无愧于人民、不负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图强筑梦风雷动,剑指雄关又启程。新征程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泸定县委、县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县委“12345”工作思路,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为建设红色美丽、宜居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