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17个青稞品种中,五个亩产超200公斤
本网讯 青稞黄,秋收忙。9月23日一大早,稻城县寒桑村甘孜南路片区多品种青稞试验田里,两辆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抓紧作业。经测算,今年该县试种的17个青稞品种中,5个品种亩产超过200公斤。其中一个品种亩产达到283公斤,创稻城县有记录以来青稞亩产产量新高。
“初筛表现好的品种明年可以扩大栽培试验面积了。”望着村里的百亩多品种青稞试验田,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派驻寒桑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松鑫难掩喜悦。
青稞,俗称裸大麦,作为青藏高原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以生育期短、耐寒性强的特点,扎根于高海拔地区,是高原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口粮和致富增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目前,稻城县种植的青稞大多是普通的地方品种,平均亩产量不高,仅170公斤左右。
如何调动农牧民积极性、提升青稞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驻村以来,郭松鑫和退役军人事物厅党办人事处极力寻求破解之道。
“答案是好粮要好种,培育良种是关键。” 郭松鑫介绍,在中央、省、州、县农业科学院(所、站)和四川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稻城县噶通镇寒桑村投入数万元,实施“甘孜州南路片区多品种青稞试验田项目”,流转100亩耕地,引进17个青稞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经过农业部门精准测产,有5个品种亩产超过200公斤。其中,“试验品种1”亩产达到283公斤,超过全州平均亩单产量41.5%,较稻城县2021年平均亩单产量提高57%,是稻城县今年平均亩单产量的1.9倍,也是该县有记录以来青稞亩产最高产量。
看着眼前的盛景,郭松鑫已经开始盘算起明年的好“丰”光:“明年,全村推广种植‘试验品种1’,将引入更多良种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田扩大至150亩。到时候,寒桑村种植青稞每亩产值预计增加500元,农牧民群众人均年收入预计提高超过900元。”
对于寒桑村青稞种植的可喜成绩,州农科所所长杨开俊给予了高度评价。“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在我州南路片区开展的多生态类型、多品种类型青稞新品种引进与规范化比较试验,是我州史上少有的。如今,试验获得成功,若加以推广,必将为稻城青稞产业上台阶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去年以来,定点帮扶稻城县寒桑村的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始终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压紧压实帮扶责任,探索“寒桑村多品种青稞试验田项目”,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流转寒桑村农牧民群众耕地进行种植,所获收益均属当地农牧民所有。同时,常态化为脱贫户开发了2个“田间管理员”公益性岗位,进一步筑牢了该村防返贫底线,得到了当地农牧民的高度认可。目前,已有不少农牧民主动要求明年将自家土地租给集体。“明年的寒桑村,‘丰’景更可期。”郭松鑫充满信心地说。
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