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8月14日
◎本网记者 马建华 岳诗蕊
“你看!今年的二荆条长得好好!已经可以上市了。”“我们种的荞麦有58亩,也即将迎来丰收……”8月8日立秋时分,丰收之际,记者走进丹巴县半扇门镇阿娘沟村农业园区,绿油油的二荆条缀满枝头,微风拂来,清香四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兴富满脸喜悦地向记者分享丰收的喜讯。
“老冯把村委会当家了,吃住都在村上,一心一意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谋发展……”,对于务实的老冯,阿娘沟一村的老百姓赞不绝口。作为村支书,他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突出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灾后重建、产业发展等工作,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今年出售羊肚菌后,收益达80.4万元,待到40亩的二荆条出售后,村集体经济将达到100余万元。他带领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动员村民外出务工,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84万元,今年的目标是突破2万元。
在他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守土一方、守土尽责”几个字赫然醒目,“我对自己的村庄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其他村庄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想把阿娘沟一村发展成为美丽富饶的村庄。”冯兴富早已在心中埋下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种子。
2020年6月17日凌晨3时许,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袭击了梅龙沟,小金川河阻断形成堰塞湖,G350线烂水湾段中断。连日的暴雨和洪流将下游的墨尔多山镇五月村、科尔金村以及半扇门镇阿娘沟村夷为废墟。灾害发生时,冯兴富带领村干部和监测员采取分片网格挨家挨户报警的方式,主动预警,夜间组织全村107名群众安全有序撤离到避险点。他冒着随时可能被泥石流吞没的危险,往返多次将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全部背到了安全地带,全村无伤亡情况发生。在过渡安置期间,冯兴富积极组织干群昼夜搭建帐篷、查灾核灾、分发物资、安抚群众。在灾后重建中,他“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帮助困难群众筹集资金,带领12名党员帮助困难群众修建房屋。截至目前,该村35户灾民已搬进一楼一底的小洋楼。
记者站在山腰处远眺,但见风貌统一、整齐划一的安置小区,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美观整洁。
村民住上了好房子,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振兴,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冯兴富夜不能寐。经过深入调研,他决心采取“整理集体土地+流转群众土地”等方式,通过发展羊肚菌、蔬菜和种植荞麦,壮大集体经济。以优势产业为新引擎,大力发展羊肚菌、玉米、花椒、核桃、藏香猪等多种产业,实现产值14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55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约60万元,建设43亩羊肚菌种植基地,连片、分季、套种羊肚菌、大豆、蔬菜,年收入20万元。在建设产业园期间,他带着村干部和乡亲们下种、管理、采收。如今,首批羊肚菌已全部下种,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将达10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务工人均增收1.5万元,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老百姓看到羊肚菌、二荆条等带来的实际效益之后,阿娘沟一村采取“自产、自制、自销”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下一步,我们将对集体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加强农旅融合,将配套建设旅游驿站等附属设施,同时结合沿线自然风光,打造慢游生态圈,让更多路过此地的游客慢下来、停下来。”冯兴富说,“同时,我们还准备进一步规范种植技术,培养更多的‘本土工匠’,提升羊肚菌等农产品的品质,把阿娘沟一村建设成为农产品专业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冯兴富正积极带领村“两委”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始终践行着“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初心使命,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把阿娘沟一村建成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