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2017年08月15日
■李银昭 杜静 侯云春 杨琦/文 鲍安华/图
纵观48.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哪里可以孕育出最好的农业之花?
甘孜可以!
试问9000多万四川儿女,哪里的农副产品可以放心地端上餐桌?
甘孜可以!
这个回答,也许出乎你的意料。
是的,甘孜有草原,甘孜有雪山,甘孜有迷人的丹巴美女,强壮的康巴汉子,以及悠久的藏地文化。
然而,记者在甘孜,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翻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经泸定、康定、道孚、炉霍、德格等地,行走几千里,海拔从一千米到三千米,再到五千米,展现在眼前的,不仅仅是牦牛、青稞、羊群和多彩的民居,更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草莓、核桃、苹果挂满枝头;百合、油菜、月季争奇斗艳;黄瓜、青笋、白菜、西红柿满市满篮。
这些在成都平原常见的绿色蔬菜、鲜艳瓜果,是怎样来到这里,是怎样生长在雪域高原的?
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对记者说,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把三州建成四川中高端农产品重要供给地。对此,甘孜立足高寒温差大、高原无污染等自然优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从低海拔地区搬到甘孜,搬到海拔两千米、三千甚至四千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走一条具有高原特色、藏区特点的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以前,甘孜不仅很难吃上新鲜的瓜果蔬菜,就连看都很少看见,现在,这里的农牧民吃上了产自当地的新鲜瓜果蔬菜。以前,有些瓜果蔬菜在高原栽种是一片空白,现在,越来越多的当地产品丰富了甘孜人的餐桌。今后,也许这些来自高寒地区、光照充足、长自无污染土地上的瓜果蔬菜,将成为甘孜以外市场的抢手货,也会有更多的甘孜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从无到有 红艳艳的水果挂满雪域
科技发力 嫩绿绿的蔬菜站立高原
甘孜县拖坝村,距县城约10公里。
对于村民大姐德德来讲,今年的新鲜事儿特别多,不仅劳动场地从旷野搬到了大棚里,她照顾的农作物也从过去熟悉的青稞、马铃薯等,变成了花卉、草莓、番茄、青笋等一大批从没栽种过的新品种。
“这里的土地长出水果蔬菜,以前想都不敢想。”德德说,“我们小时候没见过,如今,我的孩子也都长大了,看见草莓、青笋从土地里长出来,我们都是第一次。”
德德所在的拖坝村,正全力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为一体的藏式风情农庄——孔萨农庄,眼下,农庄内热带风情体验馆、亲水乐园、高效观光农业、传统高产农业、观赏农业等项目,正日渐成型。
农技师傅唐余海告诉记者,这里高寒、高原的独特气候条件,决定了无论是选种育种、栽培浇灌,还是日常的田间管理等,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得有一整套科学化的精细管理才行。对于海拔3390米的拖坝村来讲,哪怕一个调节昼夜温差的细节,往往都能影响瓜果蔬菜的生长和产出,甚至决定栽种的成败。
从一片空白到瓜果飘香,变化着的不只是孔萨农庄。
在理塘县,当地成功攻克高寒地区种植难的课题,率先将丝瓜、西红柿、黄瓜等十多种有机蔬菜种在了海拔3700米的高原,以“甲洼、濯桑、藏坝”三乡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逐渐形成。
在泸定,以特色水果、优质核桃、魔芋“三个5万亩”和无公害蔬菜示范片、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高半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三年增长173%。该县黄草坪村全村56户群众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苹果,年产值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成为高半山首屈一指的“万元村”。
在德格,当地切实利用科技技术推广,强化落实良种工程技术,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施高产示范基地10000亩,青稞、马铃薯基地59000亩,蔬菜基地3000亩,中藏药材人工种植1000亩。
然而,这一切从无到有,对处于高寒高原的甘孜来讲,并非易事。
“有些蔬菜瓜果,是初次成规模地在雪域甘孜生长。”甘孜州委副书记李江说,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高原藏区,让很多在低海拔地区能规模种植的农作物出现了“水土不服”。多年来,甘孜州农业部门不断深化国、省、市农技对接,积极开展“院州”“校州”科技合作,花大力气持续对适种农作物进行改良和研发,成功探索研发出一系列创新品种,并结合配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向全州推广。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甘孜州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省州两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近5000万元。通过政府引导,不断带动企业增加投入,引导全社会投入科技资金超过9亿元,组织和实施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54项,有力地促进了甘孜农业产业发展。
种果蔬 一亩几百元变成了两万元
建基地 整村农牧民当上产业工人
“我们这里温差大、光照足、无污染,出产的高原有机草莓糖分高,品质、口感都非常不错,很受市场青睐。但是,在向游客敞开供应一段时间后,供不应求,不敢再多卖了。”道孚县各卡乡党委副书记、四川省公安厅精准扶贫驻冻坡甲村工作组成员黄勇告诉记者。
“不卖”的原因,在于草莓基地接了一个来自成都的大订单,这个订单,客户以70元/斤的价格预定了1300斤草莓,加上前期零售的2万多元,不到5亩的草莓基地,产值至少将达到11万元——这个数字,让习惯了种植青稞等农作物、每亩纯收入仅几百元的村民“看傻了眼”。
“从来没想到草莓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冻坡甲村贫困户杨俊华说,看到种草莓这么挣钱,大家的心都热了起来,“现在村里人都对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感兴趣,好让土地产出更多的‘金子’。”
比草莓更有名的,是道孚的大葱。道孚大葱口味独特、易保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道孚麻孜乡沟尔普村,69户村民的300亩土地按63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志华农场,由公司进行规模化集中打造,形成远近闻名的道孚大葱基地。村民在基地务工拿工资,祖祖辈辈的农牧民,第一次成了产业工人。
在道孚县协德乡,全省最大的春油菜基地里,金色的油菜花开成了花海。今年播种期间,利用精密播种机,万亩春油菜基地短短一周就播完了。村民自个儿算了一笔账:有技术指导,有公司收购,有最低收购价,每亩油菜的纯收入,是过去种青稞的3倍。
“从亩产收入不到1000元,到超过20000元,收入增加了,这只是道孚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看得见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潜在的变化:世代只知道按传统方式放牧和种植青稞的农牧民群众,观念受到了冲击和改变。”道孚县委书记蒲永峰说。
科技使土地“生”更多的钱,土地流转出去可以收租金,土地上的农牧民可以当产业工人,这些变化带来的冲击,让蒲永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道孚群众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诉求越来越迫切。
与蒲永峰有着同样感触的还有德格县县长黄杰。“农牧民对蔬菜、瓜果、产业、基地、增收等词汇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发展的渴望越来越浓。”黄杰说。眼下,德格干部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历时5年建设的雀儿山隧道,将于8月底通车,以往即便是顺畅通行都要花近两个小时的雀儿山天堑,车程将缩短至10分钟左右。
通车后,德格将成为连通西藏昌都、青海玉树等地区的最便捷通道,加之在德格县与甘孜县交界处的格萨尔机场明年即将通航,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渐成型,德格和周边地区的农牧产品,将更有条件“拥抱”更广阔的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将不再难,让德格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信心更足了。”
借鸡生蛋 48村资源聚集飞地
聚沙成塔 规模效益推动脱贫
一家富了,不算富;一村富了,是小富。地处四川四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高原藏区的甘孜州,如何让探索和发展中的现代农业尽快上规模,形成产业,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康,这是甘孜州委、州政府立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抉择,更是为甘孜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甘孜农业产业在科技、现代化的驱动下,迅速崛起,成为甘孜经济发展强劲的新动能。
雨季过后,甘孜州炉霍县,处处生机勃发,风光旖旎。
临国道317线的斯木镇吉绒、若海两个村,150多个冬暖式蔬菜大棚里,青椒、茄子、丝瓜等十多种果蔬长势喜人。这里,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飞地”园区。
而“飞地”园区,成为甘孜用工业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把高原藏区以家庭、村庄一家一户分散式的发展,变为集中发展。
2016年,炉霍县引入投资方,整合资金1200万元,在吉绒、若海两村流转土地500亩,陆续集中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种植生态有机蔬菜,村上100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全年下来,每户贫困家庭增收890元,成功让2个贫困村脱贫。
2017年,炉霍县转变传统的“撒胡椒面”“下毛毛雨”的扶贫方式,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产业扶贫、对口援建等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在斯木镇吉绒村建设了10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将今年计划退出的48个贫困村纳入“飞地”产业扶贫范围。
按照“全民受益、共享红利、照顾贫困户”的原则,园区运营方按照每年每个大棚3万元标准为贫困村保底分红,经营利润由企业和贫困村5:5分成,在提留2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发展后,剩余部分面向村民按股分红。经初步估算,2017年,48个贫困村可获分红收入28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7.6万元,带动391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余元。
通过整合各类要素,飞地固化形成贫困村集体资产,作为参与“飞地”产业扶贫园区建设的股本入股分红,有效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基于农业产业化的这种成功探索,在未来五年,该县计划发展冬暖式大棚1000个,实现对全县88个贫困村全覆盖。
“这种‘飞地’模式,就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土地、气候、交通等发展条件好的村,结合贫困村各类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入股,集中力量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炉霍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飞地”模式,让炉霍借鸡生蛋,突破了“一方资源富裕不了一方百姓”的困境;聚沙成塔,克服“资金分散形成不了规模效应”的困难;筑巢引凤,解决“产业散杂吸引不了企业入驻”的问题;穿针引线,杜绝“机制缺失兼顾不了各方利益”的情形。
得益于炉霍县的成功探索,去年以来,以“飞地”为蓝本的各式探索,在甘孜州其余17市县相继铺开,或聚焦一个项目,或聚集一个村、一个点,整合各类要素向“飞地”聚集,集中力量,并指为拳,共建共享共赢产业发展红利。2016年,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减少了271个,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034万元,同比增长32%。
生态为基 主攻特优农畜精品
有机扬名 打造高原地标品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兵家常说的这句话,用来说甘孜正在探索和发展的现代农业恰到好处。
百战不殆,关键是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首先是知己。
甘孜正是在认清“己”的基础上,发力现代农业产业。将过去表面看来全是劣势的高原、高寒、冻土、雪域,变成了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牧业的绝佳优势。
“这几年,甘孜在做好全域旅游、交通会战、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的同时,一直在思考,拿什么来支撑农业供给侧改革?最后发现,发展优势特色农牧产业,是最具潜力、最有优势、与民最切、利民最广,是实现甘孜州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最佳途径和必然选择。”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相洛对记者说。
针对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和高山峡谷、冰寒地冻等实际,甘孜坚持平面与立体并重,精心规划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特色农牧业。
在横向平面布局上:综合分析全州东南北三个片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确定了东部、北部、南部“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
东部:以康定、泸定、丹巴三县(市)为核心的大渡河流域,重点打造以12000亩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
南部:以理塘、雅江、巴塘为核心,重点开展理塘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雅江县生态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在“世界高城”突破种植业发展“瓶颈”,在“中国松茸之乡”锻造名优食用菌产业“名片”;
北部:以道孚、炉霍、甘孜县、石渠县为核心,集中建设3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百里青稞长廊和万亩春油菜产业带。
在纵向立体布局上:充分利用立体气候资源,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在“雪线”:重点发展虫草采集;
海拔4000米:大力发展牦牛牧场;
海拔3000米及以下:重点布局青稞、油菜、青笋、苹果等绿色蔬菜和特色水果。
甘孜州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一种果蔬,从内地成功地栽种在甘孜,就预示着有多种果蔬可以在甘孜栽种成功;果蔬基地,能在甘孜的一个地方探索成功,就预示着在甘孜的多个地方能够打造成功。”对做好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甘孜充满信心。
几千公里的行程中,记者一路发现,甘孜在“优、绿、特、强、新”字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做精产品供给,注重从供到需的对接,注重从无到有的探索,注重从粗到精的转变,注重从点到面的升级;深化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园区+农业、文化+农业这“五道加法”发展农业产业。
截至目前,全州18个县(市)中,有17个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5万亩,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165个。甘孜已在366个贫困村落实特色产业基地118232.65亩,其中,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1410.65亩,黑木耳289500棒、蔬菜大棚331座;特色林果基地46822亩。建立农产品营销专柜和体验店22个,50家企业200余种产品入驻营销专柜。
往昔,绿色的蔬菜,新鲜的水果,从成都一车车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翻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运到甘孜各地。
今朝,绿色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在泸定、道孚、德格、炉霍、理塘、巴塘、石渠等地破土而出,以茁壮之势绿了高原,红了雪地。
未来,绿色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将从甘孜一车车过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翻雀儿山、折多山、二郎山,源源不断走出甘孜,走向成都,走出四川。
把没有,变成拥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梦想,变为现实。甘孜大地盛开的这朵高端精品农业之花,正破冻土而出,破高寒而绽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在甘孜,一代人正在改变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