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夯实基层基础 打牢执政根基

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13日

我州大力实施农牧区“百乡筑堡垒·千村创和谐”党建先锋工程

■姜久勇 陈蓉

         近年来,我州坚持以夯实党在农牧区的执政根基为目标,以实施“百乡筑堡垒·千村创和谐”党建先锋工程为抓手,大胆创新,夯基垒台,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开创了全州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崭新局面。

         创新党建责任机制

         着力破解“责任虚化”难题

         建立州县乡三级党建领导小组季度会议制度,州县乡党委书记每季度亲自专题研究一批党建热难点问题,听取1次党建工作专题报告,安排部署1次下季度党建工作。推行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将党建工作任务季初具体化,分别开出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季末对单交账,年底述职交账。实行党建工作巡回督导制度,州县分别成立党建工作督导组,设立党建工作督导员,每季度对照责任清单进行巡回督导,发现问题全州通报并发点球整改,对基层反映的重难点问题,提交州县委党建领导小组例会研究解决,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党建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构建起全域常态落实党建责任制度机制。

        创新党员发展模式

        着力破解“量少质弱”难题

        创新“5+1”发展机制和“3512”发展模式,把政治可靠作为党员发展的首要条件,积极稳妥对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着力破解个别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或发展家族、坨坨党员等问题,逐步优化农牧民党员结构,到2020年农牧民党员在农牧民中的比例达到8%。制定《甘孜州界定和处置共产党员政治上“两面人”办法》,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积极稳妥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近3年处置不合格党员56名,不断增强农牧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农牧民党员流动分散实际,创办“帐篷夜校”,以草原课堂、马背课堂流动式深入边远村寨、草原牧场、虫草松茸采挖区开展培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置结对扶贫、政策宣讲、环境保护等岗位13类,37168名党员主动领岗并发挥积极作用。实施“双培双带”计划,结合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近3年将7369名党员和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4617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党员或村组干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创新干部选育机制

        着力破解“能人缺乏”难题

       州委鲜明村干部选任必须政治绝对可靠、处事公道正派、尊法守法遵纪、脱贫致富能力突出、贯彻执行能力强、党员群众公认“六条标准”,创新推行“四问三审双承诺一宣誓”换届选举模式,结合从上级机关干部中下派一批、从大学生村干部中启用一批、从外出务工优秀人才中回引一批、第一书记兼任一批的“四个一批”办法拓展选任渠道,选优配强了2734名村党支部书记,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初中及以上学历增加21%,平均年龄下降3.1岁。开展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将全州划分东、南、北3个片区,结合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围绕“法制纪律、脱贫奔康、群众工作能力”三大主题,按照“3+X”设置课程,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观摩、专家讲授与学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州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今年州级举办示范培训班9期,培训村支部书记1000余人次,各县举办村干部培训班82期,培训村干部5000余人次。创新村干部管理模式,推行村干部公务员化绩效管理,按照“70%基本补贴+30%绩效补贴”方式,打破“干多干少照样拿补贴”陈规,制定不合格村干部动态调整退出机制,打破“一选干三年”的任职时间限定,畅通不合格村干部出口,提高干部队伍质量,充分调动干事创业激情。

       创新组织晋级模式

       着力破解“软弱涣散”难题

       开展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整顿提升活动,推行“四评两公示”方式(采取基层组织自评、上级党组织初评,县委党建领导小组复评,县委常委会终评和公示自评结果、终评结果),2017年,评定先进乡村734个、一般乡村1964个、后进乡村297个,采取“5+1”模式驻乡驻村整顿,对标突出问题,“一乡一案”“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方案,补齐问题短板,促进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建立绩效捆绑考核机制,州县乡机关党支部与2734个村党支部实现结对全覆盖,选派2610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结对村第一书记,签订共建责任书,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帮助结对村制定一个好规划、建好一支好队伍、健全一套好制度、营造一个好环境,推动机关优势党建资源向农牧区流动,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均衡发展。实施党建先锋示范工程,3年打造100个“红旗示范堡垒乡镇”、1000个“红旗示范和谐村”,示范带动全州乡村组织建设整体提升,构建起了甘孜藏区“千里党建示范带”。

       创新党建投入机制

       着力破解“保障弱化”难题

      增强党建工作力量,配齐配强党务干部队伍,每个县(市)委组织部专职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在5人及以上(1名党建办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3名及以上党务干事),每个乡镇党委专职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在3人及以上(1名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1名专职组织员,1名以上党务干事),让党建工作有足够力量抓落实。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力度,制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保障的通知》,州县财政分级预算落实党建工作专项经费,落实保障11万元/年的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工作需要适当增加调整,全额保障村干部工作补助并购买养老保险和意外保险,足额保障村干部各项培训经费。规范化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统一规范标识标牌,健全完善活动阵地管理使用办法,把村级活动阵地打造成集村“两委”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为一体的“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活动阵地。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着力破解“基础不牢”难题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起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其他村级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共同治理”治理体系,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分工承担社会治理任务。健全乡村运行机制,制发《乡镇党委工作运行规则》《乡镇干部职工管理办法》和《村级组织运行规则》,明确乡村18项职能职责、26项工作制度、8项奖惩措施,促进乡村运行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动员全州党员干部全覆盖全天候排查矛盾纠纷、综合施策解决,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制定务实管用、易记易懂的村规民约、院坝公约,构建以法治村、以约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的新型治理格局,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秩序。深入开展“村霸”问题摸排,对“村霸”和宗族家族恶势力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对“四股势力”干扰破坏基层组织建设、打击报复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依法严厉打击。

  • 上一篇:我州信访部门“两督一通报”提升服务效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