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13日
——追记得荣县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白玛曲扎
白玛曲扎巡回办案。
白玛曲扎庄严宣誓忠诚于党和人民。
白玛曲扎病重期间坚持开展群众工作。
白玛曲扎带病坚持工作。
“要不是白玛曲扎院长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调解,我们长达8年的纠纷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或许,我们两家现在还没有握手言和……”
“白玛曲扎院长在我们的离婚案件中,耐心调解,保护了我的合法利益。”
“白玛曲扎院长帮助我们噶托寺建设的蔬菜大棚,彻底解决了寺庙僧侣的吃菜难。”
寺庙僧尼、农牧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却永远也唤不回白玛曲扎的年轻生命——2017年7月29日凌晨5点,白玛曲扎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年仅47岁,在法院系统工作10年,他倾心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斯人已去,浩气长存。农牧民群众永远把他记在了心里,白玛曲扎病逝的第二天,德格县噶托寺僧人和群众,自发地为白玛曲扎举行了煨桑和诵经,百人三天,千盏佛灯,10人念诵49天的超度经,深情送别人民好法官白玛曲扎。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根除矛盾纠纷 促和谐
白玛曲扎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乡城县黑达区、然乌乡任职,2006年11月任乡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2011年11月任德格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6年9月任得荣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2006年11月,他刚进入法院系统工作,为了尽快熟悉相关法律知识,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婚姻继承办案手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读物。他有一个习惯,边看书边做笔记。”得知白玛曲扎不幸病逝,乡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张蓉泣不成声,与白玛曲扎并肩作战的往事历历在目。
干警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找到了一本工作学习笔记,厚厚的笔记本,200多页记录着他10多年来的办案心得体会和与农牧民群众真心真情交往的点滴小事,一片炙热的为民情怀扑面而来。
钻研法律知识,在办案实践中积累经验。刚进入法院系统,白玛曲扎一直跟案学习,仅用半年多时间,他就熟悉并掌握了司法审判工作的整个程序。他认为,司法裁判仅仅是针对个案而言,只是分清是非、划分责任的实体问题,并不能彻底根除矛盾、化解纠纷,案件审结后是否为当地社会稳定带来正面效果,才是衡量藏区审务成效的根本。他在个案中寻求规律,利用自己长期基层工作积累的经验,到群众中去,做深、做透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理清关系、解除心结,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执法以调纷、执法以为民”,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同事扎西回忆说,2007年12月,在乡城县定波乡一起离婚案件中,女方得不到正当的财产分割补偿,但男方态度坚硬如铁,白玛曲扎依法依理耐心劝说男方当事人,经过十个小时的调解,最终将其说服。达成调解协议已经是晚上7点过。回到单位,白玛曲扎担心男方反悔,不顾天寒地冻,连夜带领办案人员奔赴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定波乡监督双方分割财产,一件件财产证明、一份份有效的证据,分割财产分了一夜,白玛曲扎浑身上下积满了雪花。次日天亮,终于完成了所有财产分割,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他来不及换身干爽的衣物,便倒在车厢里沉沉睡去。
每到松茸采挖季,村民都会上山采挖松茸,很多村成了“空心村。”白玛曲扎调研后发现,当事人因此不能及时到庭。很多老弱病残者和边远地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也不能到庭。在涉及婚姻、家庭案件的审判工作中,他提出了“把依法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首要任务”,在出庭审传唤中,老弱病残的当事人不传唤到庭;松茸季节不传唤到庭;经济确有困难者不传唤到庭。既做到了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又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德格地处川藏交界,人民群众多以牧业为主,如何就近解决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真正解决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白玛曲扎思考的问题。
“马背法庭”、“帐篷法庭”是甘孜州创新开展的庭审模式,白玛曲扎深受启发,在德格工作期间,他带领法官问民所需。2013年,他以基层人民法庭为依托,以“法制宣传进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进乡村、立案服务进乡村、巡回审判进乡村、人民法官与人民陪审员进乡村”为内容的人民法庭“五进”活动谓载体,就地宣传法律知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就地开展司法服务、就地审理民生案件。德格县人民法院全院干警深入26个乡镇,107个行政村,开展“五进”活动共计200余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2万余份,制作“五进”活动便民联系卡2000余张;组织编排法制文艺节目14个。2015年,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将“人民法官与人民陪审员进乡村”修改为“同心同向进寺庙”,并在全州法院系统全面推广德格经验。
在乡城县人民法院工作的6年,他共参与审理民商事、刑事案件263件,其中,民商事案件245件全部调解结案,使乡城县人民法院的民商事案件连续4年调解率达到百分之百。2007年以来,白玛曲扎连续4年被乡城县人民法院评为“调解能手”称号;连续2年被乡城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评为“先进个人”; 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调解能手”称号;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为民解忧 作表率
2007年4月,德格县阿须镇仁真窝色家的女儿到阿布洛洛家帮忙修房子,不幸触电受伤,先后前往甘孜县医院及成都华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阿布洛洛家承担了4万元左右的医疗费用,仁真家人却开口向阿布洛洛索赔20万元,双方互不相让,从2007年到2015年,两家前后到亚丁乡请人到家调8次,不仅包吃包住、报销路费等开销,不管调解成功与否都还要付费给调解人,8年间花费3万余元,却始终未调解成功,两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2015年4月,白玛曲扎在进村入户时,这件积案被排查出来,他带领着办案团队,走访群众及周边乡镇了解情况,最后由他亲自主持调解,两家各派3名代表参加。在调解中,两家的40名年轻人围住了调解所在地,剑拔弩张,极有可能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白玛曲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明阿布洛洛前期支付仁青家医药费用4万元,后又支付交通费、营养费等共计3万余元,总计7万元,阿布洛洛积极解决问题,仁真窝色索要高额赔偿没有法律依据。白玛曲扎前后历时5天,讲法律、讲情感,终于压住了两家人的怒火,唤起了尘封八年的亲情,最终仁真窝色家同意阿布洛洛家只付5000元的费用,两家握手言和。
一次,白玛曲扎在德格县联系寺庙噶托寺宣讲,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僧侣也要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铿锵有力的话语振聋发聩,寺庙僧众毫无反感,心领神会,因为他抓得住人心。噶托寺有137名僧人,因为路途遥远,常常吃不上新鲜蔬菜,僧人们也试过自己种菜,可高原环境和风雪灾害导致颗粒无收。白玛曲扎通过法院资助18万元,帮助噶托寺建起了蔬菜大棚,全新的钢架、全新的钢化玻璃,僧侣们激动万分。他郑重承诺:“这个蔬菜大棚,我给你们保质十年,十年坏了,我再给你们修!”僧人们种上了白菜、土豆和南瓜,以前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一次新鲜蔬菜的僧侣,现在天天能吃上新鲜蔬菜。
在德格工作期间,德格县人民法院先后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百日执行会战优秀单位”称号、“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州法院系统争创“两个一流”先进单位称号、争创“两个一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和综合一等奖以及全州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暨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他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维稳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德格县人民法院的结案率、执行到位率、人民满意率均达到100%。
清正廉洁 美名扬
2015年5月,为了进一步规范德格法院财务操作流程、严格财经纪律,白玛曲扎主动邀请成都信合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2014年度财务进行审计,查出直接款项转至个人账户、执行案款管理不规范、未单独建立诉讼费收退台账、未对诉讼费缴费票据进行监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未实行定期清盘、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等问题。首次引进“第三方审计监督”,德格县人民法院不仅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还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民主性与参与性,用“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事情”,更是打破了“同体审计”的怪圈。
乡城县香巴拉镇登仲村的铁超家和阿勒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两家因为阿勒家楼顶的排水管支到铁超家地界引起纠纷。2010年8月,村委会主持调解失败,双方矛盾升级,白玛曲扎经过案件询查,发现了双方的争议焦点,遂提出排水管道改造的建议,并自己拿出身上仅有的700元钱,在两家地界交接处,修缮了水泥渠道,把支出的木质排水管,改成了贴着墙的塑料管道引到水泥渠道。“远亲不如近邻,救火还靠邻居,地界上的泥巴墙不要成了你们心里的一堵墙。”
在德格县阿须镇下乡期间,只要排查出矛盾纠纷,当争议焦点是谁来出资时,不管多少,白玛曲扎总是慷慨解囊,看望老幼病残他也会掏腰包。妻子常常抱怨白玛曲扎从没给自己买过什么,钱就没了,但白玛曲扎总是笑着说,农牧民生活还不富裕,我们至少还有工资,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看到在我的帮助和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的群众,我心里特别开心。
“拉姆,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火化了,洒在山川湖泊。”一次,白玛曲扎在与妻子拉姆谈心时,无意间谈到了生死问题。
“别说不吉利的话,我们还这么年轻,你一天办案没有时间,我还指望你陪我到内地去旅游呢。”妻子说。
长期高负荷工作,白玛曲扎明显地感受到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体检结果出来,他把报告锁进了抽屉,因为他不想让贤淑的妻子为他担惊受怕。
病重的时候,拉姆用勺子给他喂水、喂饼干,他已经吃不下其他东西了,但他心里惦记着正在修建的得荣诉讼服务中心。拖着病体,他多次来到施工现场,要求施工单位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建设进度,这是得荣县法院实施的一项便民利民工程,希望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白玛曲扎病重期间,干警们试图给他送钱送物,表达战友之情、同事情谊。他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说:“同事们对我的这份情谊,我记在心里了。只要大家把工作做好,群众满意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2017年3月,得荣法院的一名干警调回家乡,临别时,这名干警万般不舍白玛曲扎,偷偷在白玛曲扎家门口放了两条用报纸包着的高档香烟,拉姆发现后,一直追到了楼下,还给了这位干警:“白玛曲扎让我告诉你,感恩放在心里就行,拿东西玷污了你和他长久的这份情感,你把烟换成钱,买点营养品带回家给父母,孝顺父母。把在得荣县养成的爱岗奉献的精神带到新的工作岗位,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而此时,白玛曲扎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2014年8月,白玛曲扎参加省高院培训会,在培训结束后,和随行的干警一起在武侯祠的一家饭馆吃饭。他却一直眉头紧锁,手依着桌子,没动筷子,干警赶忙问怎么回事,他却摇摇头说没事。他忍痛和干警们一道急匆匆赶回了德格。2015年2月,白玛曲扎到阿须镇督导维稳工作,坚守20多天,他常常咽不下一口饭,可他依然坚持开展群众工作。5月,病入膏肓的白玛曲扎独自一人坐客车前往成都检查身体。针对更加严重的病情,主治医生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若不住院治疗,他的生命时日可能不多了。从成都回来后,他轻描淡写地告诉干警们,没什么大问题,只是需要做个小手术。2017年7月初,白玛曲扎看病回来了,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这一次,他倒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2017年9月,白玛曲扎被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追记个人三等功。
2017年12月,甘孜州委下发《中共甘孜州委关于追授白玛曲扎同志“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追授白玛曲扎同志“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州委号召,全州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抓起学习白玛曲扎同志的热潮。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坚持原则、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本版图片由州中级人民法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