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3月16日
瞄准短板精准发力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州农牧供销合作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两会精神,我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要求,瞄准制约我州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弱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拓市场、促增收,多措并举,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推动我州乡村振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产业兴起来
我州作为农牧业大州,始终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特种粮食自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青稞、马铃薯等特色粮食生产,计划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8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
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一圈一带一走廊”的区域布局,立足“两江一河”生态特点、空间布局、气候特点,以317、318两条国道线为主战场,聚焦产业扶贫,粮经饲、种养加、农林牧结合,着力推进3带7园1体建设,力争新建改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5万亩,新建改建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特色畜禽繁育示范基地7个,集体牧场25个,启动丹巴黑猪适应性试点养殖。示范带动全州新(改)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7万亩。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全州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依托现有项目,开展牲畜暖棚、围栏、巷道圈、机耕道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
创新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整合各类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发展牦牛乳、牦牛肉、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酒、青稞酒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和果蔬储藏、烘干、清洗、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5亿元。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力争在全州创建休闲农业主题公园3个、休闲农业专业村8个,切实拓宽增收渠道。
深化农村改革 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全州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支持保护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在农村改革上下足“绣花功夫”,激发农村发展动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做好确权登记成果应用,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逐渐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专业化服务。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让农业生态好起来
全州坚持绿色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协调发展。一手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草原禁牧4500万亩、草畜平衡7963万亩;在11个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开展划区轮牧围栏建设113万亩,退化草原治理21.05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10.4万亩。深入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通过围栏建设、草原退化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力争全年治理退化草原168万亩以上。落实好全州天然水域禁渔工作制度,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实加强保护区的管护工作,夯实渔业资源保护基础,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手抓绿色生产。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牧业转型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大种养结合,积极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减量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思路,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启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