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甘宇工作的泸定湾东水电站。 受访者供图
甘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伤医学中心普通病房里。
◎袁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李寰
9月21日,就在几乎所有人认为“不可能”时,甘宇在崇山峻岭中被搜救到了,被困和失联了17天的28岁小伙子,奇迹般生还!
“9·5”泸定地震发生后,山体崩塌、道路阻隔,身陷绝境的泸定湾东水电站员工甘宇和罗永,牵动亿万人心。
9月6日,甘宇和罗永一起从水电站逃生,路上手机短暂接通信号,他们联系公司求救,并向家人报平安,这是甘宇生还前最后一次与外界通话。
9月7日,体力不支的甘宇不愿拖累罗永,两人自此分开,次日罗永点火升烟获直升机救援,人们从他那里得知甘宇尚未脱困的准确信息。
这时,人们才知道震后罗永冒险打开两道泄洪闸,避免了水位漫坝冲毁下游村庄;也才知道,他和甘宇及时切断厂房发电机电闸,进一步避免了巨大风险。坚守岗位做完这些,他们错失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
“甘宇在哪里?”“甘宇找到没有?”此后十几天,无论是指挥部组织的救援,还是民间力量接续进行的搜救,均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消息。直到9月21日,石棉县王岗坪乡跃进村村民倪太高,在猛虎岗发现了甘宇……
被困17日,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肋骨骨折、左下肢腓骨骨折,伴有严重感染,人们惊叹“好人”甘宇顽强的生命力。
9月28日,因踝骨多处粉碎性骨折,华西医院为其做了手术。手术后,医生为其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甘宇也非常配合,训练时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依旧咬牙坚持。他安慰家人:“我都‘死’过一次了,这点困难不算啥。”
10月8日,甘宇经过17天的治疗出院,回家中继续休养。
灾难已经过去,甘宇心怀希望、战胜绝望、孤勇求生的惊心动魄故事仍然感染着我们。
危难之际
救工友、开水闸,在大坝坝肩度过第一夜
9月5日12时52分,一场6.8级地震猝不及防地在甘孜州泸定县发生,地下16公里的痉挛,带来岩崩山摧、屋损路移的严重灾情。位于泸定县得妥镇的湾东水电站紧邻震源点,不仅人员伤亡、设施受损,湾东河上游的山体滑坡还形成了堰塞湖,如果电站不及时打开泄洪闸,后果不堪设想。
甘宇:那天地震的时候,我们刚好在午休。我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电站施工队工作,我和几个工友赶忙从休息室跑出来,放眼望去,到处都在垮塌,我们只能四处躲避。这个过程中,一块石头把我从坡上打落下去。我的眼镜被打飞,从地上爬到大坝平台那儿,上面是混凝土,没有石头飞落,相对安全一些。有些地方垮塌很凶,我看到有两个工友被石头打倒在地,我就去救他们。那个时候碰到了罗永,他是水工,我们一起把两个工友拖到一边,给他们找了个铺盖盖上。他们受伤太严重,过了一两个小时,没气了。地震太残酷,还有一名工友被埋在石头下面,石头太大,我们怎么都推不动,而且还在垮塌,不久就完全把人埋了进去。我们没能把他救出来。
水电站有10多名职工,震后大家跑散了。我跟罗永在一起,地面不晃的时候,我俩商量,泄洪闸没开,大坝的水是关起的,如果发生水漫坝、溃坝险情,那就十分危险了,下游的人和村庄都要被冲走。
所以,我们决定上去把大坝的水放出来,不然真的漫坝了,我们一样跑不掉。又等了一会儿,等周边山体稳定了,罗永冒险爬上大坝坝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把两道泄洪闸打开,让水沿着管道流出来。当时,我在下面照顾受伤的人。但泄洪效果怎么样,我们也不确定。那天晚上,我俩在大坝坝肩过的夜,我们盯着水位变化,看看到底水放出去了没有。
险境之别
不拖累工友,与工友分开求救
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高山林立、植被茂盛,谷深壁陡、沟壑交错,特殊的地形地貌和震后道路中断、通信中断的严峻形势,对开展搜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指挥部以地面搜救队、空中直升机相结合的方式,搜救甘宇和罗永。
甘宇:我们在电站过了一夜,感觉周边山体不稳定,决定出去求救。我近视500度,没了眼镜,白天只能看10多米远。罗永找了根绳子牵着我。我身上有部手机,但没有电源线,那个时候有电源线也没用。我们走了一会儿,手机收到了信号,我们就赶紧给公司打电话求救。但是后面就没信号了,手机第二天也没电了。
我们听得到直升机的声音,但山太大了、树林太茂盛了,根本看不到直升机在哪儿。我们身上没有打火机,地上是石头和鲜草,根本没法点火生烟。我穿了一件白色衣服,就脱下来挂在一根树枝上摇,跑到滑坡体上摇,怎么都没能引起直升机的注意,它就飞走了。
我俩只有一瓶水,两天没吃东西,体力透支严重。而且,我没有野外运动、探险宿营之类的经历,体力赶不上罗永。他是当地村民,对地形也熟悉。我实在走不动了,就对他说,你先去找救援队,我在原地等。我想的是,如果两个人继续一块儿走的话,我拖累他,可能两个人都走不出去。但如果他找得到救援队,先获救再来救我,我们两个都可能活着出去。
我们约好,等获救了,一块儿到磨西镇或者哪里下馆子撮一顿,菜品不用复杂,简单点就行。我大概等了两三天时间,但是没等到人来,我就想,他怕是在途中遭遇余震不幸遇难了。我不能再等下去了。他走之前给我指过一个方向,我就按他指的那个方向接着往外走。
荒野求生
睡石缝、喝尿液,往放牛放羊的地方走
湾东河是甘孜州泸定县与雅安市石棉县的分界河,救援人员没有料到,与罗永分开后,甘宇在莽莽山林中辗转来到了石棉县猛虎岗。尽管过了黄金救援72小时,过了地震应急救援阶段,但对甘宇的搜救并没有结束,一支支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接过了搜救接力棒。人们热切呼唤着,甘宇挺住。
甘宇:罗永指的方向,就是猛虎岗方向,他说,那座山上有草甸,有放牛放羊的,说不定会碰到人。
要到猛虎岗,我就要不断翻山。因为有滑坡体,没法按照什么固定线路走,有时翻过滑坡,走着走着就无法辨认方向了。大概在第四或者第五天,我发现了一条小溪沟,去找水喝时,上面滚下一块石头,将脚砸伤了。后来才知道是骨折。
我脚很痛,边走路边时不时喊几声,但没有人回应,比较难熬。不过我想得开,那么大的灾难,我眼看着同事遇难,我能活下来就很幸运。我还有很多东西没吃过,有家人还没看到,我一定要活下来。
17天里,我记得有2天没下雨。山上能见度不高,我每天十一二点的样子才走,下午大概三四点就会找个“窝”休息,有时候在树下,有时候在岩石下面,蜷缩里面就行了。开始还找些树叶什么的铺铺,后来衣服裤子都烂了,就不管那么多,直接缩进去躲起来。天气很冷,夜里只有十多度,能听到野生动物叫声,但是没有碰到过,我还是晚上尽量少睡,避免被野兽发现。那个时候真不困,太阳出来了,就找个地方瞌睡一会儿。因为下雨的缘故,我身上披着雨衣,上半身是干的,但下半身通常都是湿的。等太阳出来的时候,我就躺在地上晒一晒。
最大的挑战是饥饿。在山脚还好说,有小溪什么的,我把雨衣的帽子撕下来接水。但到了山上没水源了。我看过贝爷《荒野求生》的视频,学着里面的样子喝苔藓水。天天下雨嘛,苔藓是湿的,抓起一把使劲吮吸。碰到晴天反而麻烦了,又累又口干,我不得不喝自己的尿液。幸亏这个季节能吃到野生猕猴桃,我看不清,从地上摸到捡起来辨认一下,靠它来充饥。
后来,就没有时间观念了。有时候我走累了休息一会儿,醒来以为一天过去了,所以,我一直感觉我在里面过了30多天。
好人之遇
终于有人发现我了
石棉县王岗坪乡跃进村村民倪太高,在进山找羊时遇到了搜救人员,听说甘宇的故事,老倪决定找羊的同时也找找这个素不相识的好人。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21日)早上7点多,他听到了孱弱的“救命”声传来。
甘宇:我脚上受了伤,开始拖着走很痛,后来走着走着麻木了。我没有放弃的念头,我想一定有人在找我,我还要向家人报平安,一定要活下去。
我沿着罗永指的方向,真的一步步走到了放牛放羊的地方。我在上面等了几天没见到人,后来我才知道村民那个时候都转移安置了,我不得不往下面走。
往下走的时候,我感到踏上的路很对,不仅有人走过的痕迹,还能隐约看到对面的公路和村庄。直觉告诉我,今天会遇到人了,我就在那里拼尽全力喊“救命”,结果听到回应几声“哦哦”。不一会儿,倪大哥来救我了。我特别激动,我哭了,终于有人发现我了,可以活着出去了。
感恩之声
好好活着,踏实工作
甘宇获救了!这个铺天盖地的好消息,令无数人热泪盈眶。为了确保甘宇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甘宇被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给予最好的救治。身体状况好转后,配上眼镜、打开手机,甘宇才发现他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甘宇:感谢大家的关心,感谢倪大哥和救援队最终救了我,感谢党委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我。等我身体好了当面去感谢他们,还要好好跟家里人在一起。
这段时间我妈妈来医院,给我带来了新配的眼镜。我打开手机,全是各种祝福祝愿的信息。网上有人说我是英雄,我实在不敢当,这只是我能活下来的一段经历,而且救人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这次死里逃生,让我感到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活着真好。现在除了有些骨折,我身体恢复挺好的。等康复了,我应该还会干回老本行,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关心。
救援甘宇时间轴
9月5日
●泸定发生6.8级地震,湾东水电站水工罗永、技术员甘宇逆行拉闸泄洪救下几百人,并在湾东水电站坚守一夜。
9月6日
●罗永、甘宇向外逃生,其间打通电话和公司取得联系。
9月7日
●甘宇因体力不支,让罗永出去找救援,自己留在山上临时庇护所等待救援。
9月8日
●被困75小时的罗永被救,并由救援直升机运送到泸定县城。
9月9日
●救援力量千方百计营救甘宇,直升机等待了一天,因下雨未能起飞。
9月10日
●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多支救援队出发,前往得妥镇湾东村四组搜寻甘宇。
9月11日
●救援力量再次在周边展开搜救,找到了临时庇护所,但那里已经没有了甘宇的踪影,只有脚印可见。
9月12日一20日
●多支救援力量持续搜救。
9月21日
●当地老乡倪太高在树林中发现甘宇,将其救下。当天下午3点半,甘宇被安全送到泸定县人民医院,晚上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10月8日
●经过17天治疗,甘宇出院回家继续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