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刘泉志乐在高原检修忙

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正在布线的刘泉志。

◎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文/图

用专注雕琢电网的“血肉筋骨”,凭匠心在专业一线中躬耕不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电专业一线的同事们都开始亲切地称呼他为“泉志师傅”。

2014年,刚刚具备独立负责二次检修工作能力的刘泉志决定,加入省公司的援建队伍,对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甘孜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援建。这个决定在当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直到“落户”甘孜,我们才感受到这一年的技术援建建立了多么深厚的缘分。

刚到康定的刘泉志,选择的是自己的老本行——变电二次检修。当时,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二次检修班刚成立,很多业务并没有具体开展,简单的工作现场设立在鹅黄的草甸边。他甚至在想:甘孜的实际情况与之前同事们口中的高原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一听说援建,大家还是“谈虎色变”?现实很快就给刘泉志“上了一课”。

2014年11月,刘泉志与达州援建师傅罗素清带队,一行6人前往新建220千伏得荣变电站施工现场跟班学习。620公里的路途,两天的车程,虽然见识了甘孜山高谷深的壮美风景,但高尔寺山上没有护栏的碎石路,卡子拉山下轿车的残骸,使他第一次有了发怵的感觉。11月的得荣早晚已有刺骨的寒意,这对于习惯了攀枝花全年无冬的刘泉志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剥电缆、接线、安装调试设备,整个跟班学习队伍与现场施工人员同进同出,每天干完活,刘泉志的手上都会添上几道血痕。

现场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得荣变电站新建工程成为刘泉志在甘孜援建的第一个讲台,从图纸学习开始到设备安装调试,当时的他表达还不像现在这样流利与自信,就只能边做边讲解,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为变电检修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后来他回忆到:“那个时候在现场给跟班学习的新员工安排工作时,收到的都是‘好嘞’‘没问题’的反馈,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开始从学徒向师傅转变,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不会误人子弟。”

用双脚度量甘孜的土地,只为守护一方光明。仅一年的时间,刘泉志的足迹就已遍布甘孜州17个县、14.2万平方公里。人力资源不足、路程遥远导致故障无法及时解决,成了困扰刘泉志最大的问题。为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刘泉志要求自己将变电站设备、常规接线、排查点位等信息烂熟于心,力求远程指导完成故障查找、备品备件准备和方案预编制,这便是大家称呼他为“泉志师傅”的原因。

2014年底,检修分公司搬往康定新城,年检预试工作也随之全面铺开,刘泉志认为这是提升大家能力的最好机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刘泉志带着二次班的伙伴们奔赴一个又一个变电站开展年检工作,他亲力亲为,指导完成每个站的设备调试。直到现在,他的笔记本里还保留着各站特殊设备的参数与故障处理方式的详尽记录。他说:“我没有多么伟大的想法,仅仅是想减轻咱们一线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不想看到因为长时间停电而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同样也是在这个时候,刘泉志与甘孜电网的兄弟姐妹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心中第一次产生了留下来的想法。

2016年4月,甘孜公司首座自主安装调试的智能变电站——110千伏田坝变电站电气入场,班组资格“最老”、经验最丰富的刘泉志当仁不让地担当了负责人。带领没有任何基建经验的队伍搞智能变电站建设,刘泉志的压力巨大。从规划二次电缆走向、指挥屏柜搬运树立,到指导二次接线、查找回路故障,刘泉志成了现场最忙最累的人。看惯了他平时一支万用表、一把螺丝刀就能轻松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吴科感慨到:“泉志师傅,你居然也会这种‘低端’的手艺。”

到了工程调试投运阶段,投运日期迫在眉睫,刘泉志带领二次班的同事们加班赶工,有时甚至整个通宵连轴转,身体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一次吃饭途中,他外出接听设计人员沟通现场技术问题的电话,同事见他许久都未返回,便出去寻找,当同事们找到他时才发现,他居然席地而坐,靠着车轮睡着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刘泉志也乐观地鼓励着大家:干完这个工程,二次班就有能力处理以后碰到的所有故障了。在他的带领下,历时4个月,田坝变电站零缺陷投运。现如今,田坝变电站主控室的每一面保护屏柜上都还贴着他的电话,每当运维人员碰到设备问题时,都会第一时间给他打去电话咨询。每当刘泉志回到110千伏田坝变电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与自豪感。

一步既出,既成天涯;纵然无歌,但求无悔。正如作家马丽华所说:对于此在者,雪域高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这曾经的家园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田坝工程完工后,经过慎重考虑,刘泉志决定向原单位提出申请,调入甘孜公司工作。

人事关系上成为一名甘孜电力人相对简单,可工作上要兢兢业业做一名合格的甘孜电力人并不容易,尤其是维护老旧变电站设备的平稳运行,给甘孜电力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峻的挑战。

2017年3月,刘泉志负责检查泸定桐子林变电站主变保护拒动缘由。经过一番检查,他轻松判断保护装置年久失效,需更换整个装置。“什么时候能干完,我私人请你们吃饭。”时任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泸定县供电分公司副总的钟宇热情地邀约到。面对轻车熟路的工作,刘泉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最多两个小时。”但运行年限堪比刘泉志年龄的老装置、早已掉色了的标签记号、没有任何规范性可言的安装接线工艺,使原本简单的工作平添许多困难。没有装置说明书,他就一个触点一个触点地试起;没有号头标签,他就从电缆沟一根一根地理起。最初“最多两个小时”的豪言也逐渐变成了“别等我们了,赶不上饭点了”,到后来的“别安排了,宵夜也吃不上”,到最后熬到后半夜,边吃外卖边埋头苦干才彻底解决了问题。

当然,刘泉志并没有因为甘孜高原运检条件的限制而局限自己的脚步。110千伏甘昌线、昌白线等线路保护光纤化改造,220千伏甘孜、雅江等变电站年检预试,康甘安控、小电流接地选线改造,来马、泽牛等变电站投运……他始终牢记着一名甘孜电力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一直奔走于保障甘孜电网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路上。当疫情袭来,他义不容辞地坚守在检修分公司,让抢修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当稻巨线因山火原因无法送电时,他毫无怨言地守在了发电车旁,保证稻城县巨龙乡群众春节期间的用电平稳;当110千伏色达变电站开关柜故障引起多个乡镇停电时,他放弃休假,从成都直奔色达现场,责无旁贷地冲在了最前面。

甘孜的夜异常寒冷,但送电时的一簇簇光明,总能温暖夜的胸膛。“无电地区建设”“三区三州”电网建设……这8年,在甘孜电网不断补强的过程中,都能看到他那裤兜别着万用表、螺丝刀的背影。他没有什么耀眼的荣誉,只有八年如一日的坚守。

“很荣幸我的工龄和甘孜公司同岁,参与和见证甘孜公司飞速发展和历史变迁。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样,当每次生日都能碰上检修任务的时候,我就觉得已经离不开这五彩的经幡、虔诚的老百姓、巍峨雪山上星星点点的牦牛和甘孜电力这份事业了。”刘泉志说。



  • 上一篇:泽仁娜姆:用青春坚守高原油站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8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