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乡村振兴“路”先行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28日

       

       从羊肠小道,人背马驼,到砂石公路,再到通乡油路和水泥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州各族群众见证了“路”的变迁,如今,穿行于我州各县,只见蔚蓝的天空下,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农牧民丰收的喜悦来往如梭,一座座坚固宽阔的桥梁架起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农村繁华美景处处可见。

       骡马“失业” 村民走上致富奔康大道

      李明孝今年已经71岁了,71年的光阴,老人看着村子里的骡马从运输“主力军”到逐渐“失业”。村子里的骡马都“退休”了,不再承担运输任务,偶尔的劳作只是为游客观光骑游。“全村共有7匹骡子和马。”李明孝伸出稍显弯曲的食指说道。

      李明孝是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人,这71年来,他从一个马背上追寻青春的壮年到年迈的老人,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沮丧,生活在日益发展的今天反倒让他愈加“亢奋”。

     亢奋的是因为今天的发展,让老人始料未及,“不晓得发展得这么快哦,几十年前最初的梦想就是把从镇上到村上的骡马大道弄通畅就行了,没想到我前两年就亲眼看见黑油油的硬化路修到家门口。”老人意犹未尽地又说道,“没有想到村里吆牲口搞运输的失业得那么快哦,以前吃个盐巴、驼个粮食、走个远路,哪个离得开骡马嘛,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先是拖拉机开进了村,后来是各式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车子都开进了村子,现在哪个还吆牲口嘛!”老人的记忆里,从兴隆镇到和平村几十里地是熟悉的,也是和骡马为伴穿梭往来的,老人守候在牛背山下第一寨,从山顶到山谷,不知道留下了他多少汗水,也不知道有多少足迹在山水间烙上印记,景色是美的,老人的记忆是美的,今天的现状更是美的。

      老人细数昨天的点滴,只因为昔日的交通工具已经变成了人们的娱乐工具。“虽然村子只有7匹骡子和马,但是,它们挣钱不比一个劳力少。”老人话外有音。过去靠骡马运输,7头马运输的东西抵不上一辆卡车的三分之一,折算成现在的劳力,就无从算起了,但是,马儿“转业”后供游客骑游,按天算,又不背重物,这就很划算了。

      看着蜿蜒的硬化路,老人的思绪也长长,长得犹如延伸到视野尽头的公路,“顺着这条路,我坐上汽车一个小时就到泸定了,再顺着雅康高速,我就能顺畅到达成都,到达成都那边的那边。”老人找不到更好的地名,但是他知道,顺畅的交通能够到达任何遥远的地方。

      顺着老人思绪延展的方向,这个遥远的山村不仅路通了,人们的思想更通了,这里的人们搞起了民居接待,守在牛背山下经营美好的生活,这里的人们还养起了“3000米甜”蜜蜂,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生活犹如这蜂蜜越来越甜。

      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紧靠著名景区牛背山,由于通村公路等级低,村民出行难、运输难。村里不通公路时,村民养的猪卖不成钱,种的核桃、花椒也卖不出去,因为运输成本过高,村民赚不到钱,生活非常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刘显虎深有感触地说:“通道不便捷,本地资源再丰富也是白搭。如果没有农村公路,我们只能一辈子捧着丰富的资源受穷。”

     道路制衡、交通制约,高原险道曾一直困扰着甘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实现货畅其流,不仅是州委州政府领导所想,也是百万甘孜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愿望。

     刘显虎说:“通过这几年的交通攻坚,在2015年以后,我们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和平村一下就成为了万元村。很多村民都购买了小汽车,到泸定城只要半个小时。”如今,以前3米宽的羊肠小道,已经改扩建成为了6米宽的水泥路。

      一通百通 交通先行助力乡村振兴

     从羊肠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通乡油路和水泥路,不仅仅是路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路通带来了一通百通的“涟漪效应 ”。随着通乡、通村公路的不断延伸,不少农牧民改变了以往足不出户的状况,纷纷走出去、找出路,有的学习实用种植养殖技术,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做生意,有的跑运输。不少农牧民盖起了楼房,添置了家具、家用电器,购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甚至小轿车。用道孚嘎依热藏族民居老板张贵芝的话说:“柏油路铺好后,前往道孚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以往一年最多只能挣2万块钱,如今的收入起码翻了一番。”

     我州推进农村公路+园区,坚持产业跟着道路走、道路围绕产业建的理念,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与农业基地、园区等有机结合,带动发展周边茶叶、水果、蔬菜、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业的发展,真正做到道路延伸到哪里、产业聚集就到哪里、群众增收致富就到哪里。

     推进农村公路+景区。树立“一路风景品甘孜”的发展理念,将“四好农村路”规划与当地文化特色和旅游元素相融合,依托交通干线、旅游通道等为重点,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开发一批“旅游路”,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路一景”,建成一批“景观走廊”、“文化长廊”、“骑游观光道”等精品道路,形成“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四季有花、路路是景“的景观效果,全力助推全域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村公路+物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县级物流点、乡镇配送中转站、村组便民服务点建设,充分整合快递、邮政等资源,不断畅通和优化农村物流渠道,初步建立覆盖县、乡的物流网络,实现物流配送的无缝衔接。

     补齐农村公路建设短板,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州始终坚持把服务民生放在首位,2015年启动全州农村公路建设三年集中攻坚活动,州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作农村公路建设三年集中攻坚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并确定每年评选3个州级建设养护示范县,一次性奖励补助资金100万元,确保到2017年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兜底目标。截止2017年底,全州农村公路里程达3.2万余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达率均达100%,通畅率分别为94.2%77.5% 张黎萍

  • 上一篇:书记接访解难题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