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决战地球之巅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14日

      (上接813日五版)

     20161212日,四川大学教授龚勤林一行,作为“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组”专家,对甘孜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评估考核。2015年底,甘孜县有贫困人口302013609人,贫困发生率为19.3%2016年,省上确定甘孜县的脱贫任务是20个村退出,该县自加压力,将脱贫村退出增加到33个,计4922282人脱贫,脱贫村退出占全州11.7%。为了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任务,该县将“四个一批”行动计划作为全县脱贫奔康的主路径,整合扶贫资金项目精准发力到户、到人。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的6539名贫困人口,因户施策开展产业扶贫“拔穷根”。立足耕地、旅游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乡村旅游业。在农业乡镇建设青稞、马铃薯、油菜优质粮油基地,绿色蔬菜基地,俄色茶基地,在纯牧业乡镇发展高原畜禽养殖,建设优良牧草种植基地。依托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十八军窑洞群等红色旅游资源,带动国道317沿线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

       二是移民搬迁安置脱贫一批。对居住在深山、高寒、地方病多发、地灾频发地区的1152483人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将搬迁安置与新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配套抓好公共服务建设和后续发展,确保搬得出、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医疗救助扶持一批。13609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保全覆盖, 2016年,将2008名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逐步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2020年实现贫困户重特大疾病住院零支付。建立完善大病救助制度,投资62万元,重点开展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和患者救治。

       四是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一批。对4966名丧失劳动能力、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政策兜底,科学分类施保,推行低保金差额发放,2016年发放低保金890.9万元。投入20万元,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人口开展临时生活救助和救灾救济。加快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对农村“三无”特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之所以此次脱贫攻坚战役“前无古人”,是因为它从中央到地方,动员了前所未有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提出了严之又严的“脱贫进度表”和各类要求。

       围绕四川省委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目标,在2016年,甘孜县不但县级财产配套了1320万元,县级各部门还整合2.86亿元,精准安排落实住房解困、产业发展、就业培训等十大类项目334个,精准投向33个贫困村,2282名贫困人口,因村因户施策,精准到人。

       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整合移民安置、避险搬迁、藏区新居资金5326万元,按照新建8万元、改扩建4万元标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群众自己投工投劳,切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983户。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整合资金4020万元,在33个退出村因地制宜,建黑六棱基地,种植康青七号、马铃薯、油菜、蔬菜、中药材、俄色茶13629.6亩。建设现代集体牧场15个,规划投资1.8亿元,打造129个贫困村“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文化城。公共服务项目精准到村到户,整合资金1.8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饮水、通信、村级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等建设,优质公共服务全面覆盖贫困人口。培训转移就业精准到户到人,完成贫困户技能培训323人,设置公益性岗位135个,公益类岗位582个,实现2016年脱贫贫困户就业全覆盖。

      让群众养成好习惯。投入670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和卫生宣传,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建立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

      让村子形成好风气。教育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义务投工投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投身美丽生态和谐幸福家园建设。 (未完待续)

  • 上一篇:砍价潮水有多深?
  • 下一篇:劳模王安全深情讲述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