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2月28日
洛布一家人乐开怀。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春天里的故事
不等不靠奔小康
“你们辛苦了,喝杯茶。”居里村民洛让仁青8岁的儿子热情地给记者倒上一杯热茶。他和姐姐都在忙着开学前的准备。洛让仁青和妻子正在准备装修房子的木料。独立卫生间、卧室里都有衣柜、铺上了光洁的地砖,洛让仁青的家里温暖如春。
“我们以前的房子在康定地震中受损严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我们利用6万元灾后重建资金,花了3年时间才建好这个房子,利用每年的结余资金装修房屋。”洛让仁青13岁时因感冒发烧失聪,是一级残疾人,和记者交流,只能依靠他在新都桥藏文中学念书的女儿用手语和他进行沟通。
洛让仁青的爱人患有肺结核病。他自己因为残疾和照顾妻子也不能外出打工。他失去听力以后,开始自学绘画,因为家里穷,没有条件进行系统学习,他就用木棍或石块在地上和石头上画画,坚持不懈,竟然掌握了绘画技巧,在村里帮村民绘画挣钱,现在村民绘画的需求不大,去年,村委会邀请他给村级活动室画画,8个月能够挣到4万元。
“今年,村委会要求我对村级活动室外墙绘画,我就在想,过去由于道路难行,连拖拉机都难以开进来,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富裕后的村民都买了拖拉机、摩托车和小汽车,我要把交通前后变化融入到我的绘画设计里面,让村民感党恩,永远跟党走。”洛让仁青的女儿告诉记者,接到任务后,父亲已经构思好画面的内容了。绘画每天按照150元的工钱计算,预计有2万元的收入。
洛让仁青的女儿告诉记者,她和弟弟都在读小学,每年每人有800元的补助,没有任何自费开支,父亲为了让她们好好读书,早上5点过就起床,打扫卫生做饭,督促她们看书,然后再去巡山。
“去年,我家工资性收入9000元、生产经营性收入5060元、转移性收入4891.11元、财产性收入1060元,年度总收入19031.11元,人均收入4757.78元。”洛让仁青的女儿清楚地记得家里的收入情况。他的父亲要她告诉记者,国家脱贫政策好,他要不等不靠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格调花园酒店,水桥村村民洛布开着他的起亚汽车刚回来,把记者迎进他家客厅,坐在沙发上,蜿蜒的河流、步游道、雪山等美景尽收眼底。
“你别见笑,我是个文盲。我的老家在贡巴村牧场,到营官小学要走30公里山路,因为路途遥远,我和哥哥弟弟们都没有上过学,我和母亲在牧场放牧。我在水桥村安家已经20年了。”洛布直言,水桥村可以说是折多山下第一村,虽然有国道通过,但村里到国道还有一段距离,村民的日子并不好过。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他通过诚实守信,结交了生意上的朋友,开装载机年收入7万元左右,还带动村里贫困户6人到处打工赚钱,日子一天天好过,随着都江堰援藏项目——村级幼儿园、村步游道、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全域旅游带来的实惠,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因为紧邻康定机场和雅康高速全线通车带来的便利,他决定转项做民宿接待。
在市委、市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他将过去一钱不值的民房改造成符合接待条件的民居,牛刀小试,一年下来竟然有20多万元的收入,后来,双流一个老板与他达成协议,以每年7万元的租金租下他的民房打造成花园酒店,一签就是10年。“我不需要担心经营,有了固定收入,每年虫草松茸季节,我还可以赚钱,在景区从事牵马服务,根据路途远近,还可以有5元至50元的收入,节假日高峰期每天有近400元的收入,我现在一般不会外出打工了。”洛布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是文盲,到了外地连路标也不认识,他不想让自己的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他每天早上6点起来,做家务、做早饭,督促儿女好好读书,要把党和国家的关爱体现到具体行动上。
“折多山隧道通车后,到我们村的距离也就几公里,我赶上了新时代,我的孩子肯定会比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洛布不停请记者喝茶吃水果,交通快速发展,今年春节,来自浙江、黑龙江的游客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全域旅游带来的新气象。
2018年,康定市重点聚焦1个深度贫困乡和8个深度贫困村,集中攻坚,全市扶贫资金中,29.6%用于深度贫困乡村。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和集体经济试点资金,依托土地、旅游等资源,发展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该市5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182.46万元、人均达91.1元。坚持“扶志”与“扶智”结合,深入推进“润育工程”,落实“八不扶”激励措施;广泛开展脱贫榜样、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市脱贫榜样13人、脱贫榜样村15个。投入资金3795万元,每个非贫困村设立2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和有产业的贫困户奖补1000元,实现20%扶贫资金用于发展非贫困村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统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发展,落实普惠和特惠政策,全面强化非贫困户结对认亲和宣传教育。
春天里的收获
干群齐唱“四个康定”和谐歌
干净的院落、漂亮的民房,距离国道不足百米紧靠水桥观景平台,过去脏乱差到现在有独立卫生间、雕梁画栋的民居特色,一尘不染的居住环境,让鲜丽直呼几个想不到,帮扶之初,水桥村的丁真汪秋给他的印象并不好,住房简陋,牛粪等生活垃圾不堪入目,他本人也是蓬头垢面。
“守着金山银山为什么还这么贫穷?我让他学习村民发展民宿的思路,争取在全域旅游战略中,找到自己致富的秘诀。”鲜丽说。
丁真汪秋在木雅景区打过工,经过了市上组织的旅游服务培训,在帮扶干部的指点下,丁真汪秋茅塞顿开,和先期搞民宿接待的哥哥商量,开办了小卖部,按照市上的要求,打造了4间带卫生间的房间,按照80到1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经营。
坐在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客厅里,丁真汪秋感慨连连,若不是帮扶干部的悉心指导,他还捧着金饭碗要饭,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他打算再打造4间上档次的房间,有了8间房屋对外经营,一年的收入很可观,他也不需要四处打工。
“我家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我当时觉得作为贫困户,有更多的帮扶,感到很高兴,但是当帮扶单位帮我提出搞民宿接待的主意后,我借钱按照市上的标准,装修到现在这样,生意还不错,我可以吃上‘旅游饭’了。”丁真汪秋说,市检察院的结对干部经常给村民宣传春耕播种知识、防火用电安全、诚信经营、务工预防工资拖欠、扫黑除恶等法律法规,让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在发展民宿产业上,他们遵守诚实经营,不欺客、不宰客,依靠回头客口碑宣传,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要牢记党恩。”丁真汪秋拉着市检察院干警倪河璇的手说。
作为帮扶干部,倪河璇已是他家的常客,4岁多的儿子在倪河璇的怀里笑得亲如母女,这样的场景让记者感动不已。
2月16日,张平平一家欢聚一堂,作为“座上宾”,鲜丽受到了最高礼遇。张平平的老婆早年因车祸去世,母亲腿脚不方便,住房条件差,大儿子因为上大学贷款到期无力归还,势必影响儿子今后的征信,鲜丽得知情况后,询问他们的牦牛值多少钱,得知2000元的价格后,鲜丽个人出资购买,但没有要他们家的牦牛,解决了儿子还贷的燃眉之急。如今,大儿子找到了成都的女朋友,首先不忘的就是感谢恩人帮扶干部。张平平自己动手烧了腊肉排骨,向检察院干警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泣不成声地感谢检察院干警帮助他们一家摆脱了困境。
在采访中,记者无时无刻都在感动:市检察院干警刘凡夫妻两地分居,女儿才一岁,原本打算春节和藏历新年欢聚,但因为刘凡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老公在节日期间陪她走亲戚,在进村入户中度过了难忘的“情人节”;干警谭佳利的女儿在读小学四年级,假期无人照看,谭佳利带着女儿走访“亲戚”;干警泽郎拉姆的两个孩子交给父母照看;干警张国胜患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打针,女儿在上高一,药品用完,只请了半天假又匆匆赶回扶贫一线;干警丁真的父母打算在康定陪伴女儿过节,因为女儿在下乡,等待两天后,黯然回家;瓦泽乡政府干部沈小明有孕在身,父母因病住院,依然无怨无悔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县纪委派驻俄依村第一书记刘志丹得知爷爷去世,写下“没有送爷爷最后一程,惟愿贫困村民早日过上好日子”的话语,让人泪目。
扶贫干部的真情换来了农牧民群众的真心回报。“你们辛苦了,万家团圆,你们还走村串户,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我们真心实意请你们吃饭,这是我们的心意。”每当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帮扶干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市检察院干警尼雪说,她不小心扭伤了脚,被瓦泽村村民知道后,村民四郎冷珠立即打电话安慰,表示要到康定来看望,考虑到下雪路滑,尼雪婉言相拒。
瓦泽村因为没有过河桥梁,村民出行受阻,汛期村民不得不绕行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学生上学、村民看病、物资运输等困难重重,市检察院得知实情后,积极协调,市上投资近200万元架起了“干群连心桥”,2018年12月19日验收时,村民纷纷向帮扶干部敬献哈达,18户、80多村民从此走上幸福大道。
“结对是缘分,入户就是回家。”谈到如今的干群关系,帮扶干部动情地说,我们和帮扶对象早已有了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
2018年,康定市落实“一把手”包片、34名市领导包乡和包预脱贫村、87个单位包村、3941名帮扶责任人包户、22个专项部门包硬件达标、21个乡镇包辖区脱贫的“六包”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选派338名干部,实现59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一村一队、161个贫困村均有第一书记。轮换第一书记7人。启动“入户攻坚行动”,各单位每月分3批次,轮流派出不少于1/3的干部驻村入户开展工作,确保帮扶责任到户、扶持措施到户、感情沟通到户。建强脱贫攻坚“1+1+2+N”攻坚体系(1个领导小组、1个领导小组办公室、2个一线指挥部、N个行业主管部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0次、例会25次,做到一月一研究,一月一主题。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一线攻坚法”,所有干部包乡包村包户驻点攻坚。启动扶贫领域“3+1+1”专项治理和“一卡通”专项治理。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感恩奋进,正在成为情歌故乡儿女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