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25日
图为仁青多吉在清理货物。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没有想到我的晚年会这么幸福,宽阔的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家里买了小轿车,还办起了民宿,老一辈没有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了,老一辈没有吃过的、穿过的、用过的,我都享受到了,国家政策这么好,日子过得这么红火,我要养好身体,看到我们村民都过上好日子。”5月23日两点过,午后的阳光洒满新龙县雄龙西乡哈米村仁孜巴登家的院坝,一家人刚忙完小卖部和茶坊的生意,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午饭。
“你吃饭不要吃得太快,老年人要细嚼慢咽,不然消化不了。”儿子仁真多吉边给老人夹菜,边劝慰。
“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生过病?我的身体硬朗着呢!我今年67岁,我要活到90岁,哈哈……”欢快的笑声,让这个并不华丽的家庭充满了温馨和谐。
一
“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啊!我活了67年了,经历过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缺衣少粮,也经历过入不敷出的困窘,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包产到户、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这些好政策慢慢发挥作用,现在我也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午后的阳光照在仁孜巴登老人花白的头发上,满脸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在老人的记忆里,童年的时候,他和父母、兄弟姐妹都挤在奶奶修的一间乱石垒成的简陋小屋里。那间小屋起码有50年的历史了,碗口大的柱子无力承受岁月的洗礼,石头缝隙大,小屋漏风又漏雨,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一家人冻得瑟瑟发抖,实在冻得难受,就钻进草堆取暖,简陋的家是耗子的“天堂”。孩子们没有像样的衣服,往往是哥哥穿了,弟弟再穿,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粮食短缺,有糌粑吃就算不错了,青黄不接的季节,只有借粮食度日,有的人家担心别人还不起粮食,还不肯借。再说交通,那时候,他家住的地方根本没有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只有翻越对面的一座大山,山上荆棘密布、阴森可怕,家里有牦牛或者马驮运东西,就算得上是富裕人家了,村民基本上都依靠人力来背。
20多岁的时候,仁孜巴登央求父母带他去新龙县城看看,父母知道一路上的艰辛,不愿意带他去,他执意要去,和父母走了5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达到了县城。“那时候的县城是什么样子呢?雅砻江边有稀稀拉拉的破旧房子,只是有几家小商店而已。”仁孜巴登说,尽管县城和自己想象的差距有点大,但对他来说,已经算开了眼界。“到了县城也只是看了稀奇,因为当时交通条件还很差,县城的商品也很有限,而且是限量凭票证供应,没有布票、粮油票这些票,就啥也买不成。”
后来,公路通到了县城,难得一见的汽车被牧民们称为“天外来物”。当时,全县只有县人武部有一辆北京牌吉普车,司机开在街上,被路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只为了看这“只吐黑烟不喝水的怪物”。司机非常自豪,村民有可能不认识县领导,但都认识神气十足的司机。
“去县城历尽千辛万苦,自从那次去了县城后,之后的几十年,我就再也没有去过了。在我们这一带偏远的放牧点,比我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连新龙县城是啥模样都没有见过就去世了,我真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没有赶上现在的好时代。”仁孜巴登老人叹了口气,在那个贫穷的年月,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仁孜巴登一家踏着历史的足迹,不停奔跑,奋力拼搏,一步步摆脱了贫困,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包产到户后,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转机,有了更多时间来考虑怎么赚钱。”仁孜巴登和儿子仁真多吉虽然都是小学文化,但都会开车。“我的爱人还会开拖拉机呢,一家人都有手艺。‘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我们依靠自己的手艺改变了贫穷的生活。”望着院坝里摆放的小轿车和摩托车,仁孜巴登笑容满面地说。
二
“我的父母那一代吃了不少苦,我也饱尝交通不便之苦,父母教育我要勤劳致富,开始修通乡、通村公路的时候,我就去工地打工。虽然钱不多,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积蓄,就和家人商量,买了拖拉机到工地挣钱,后来又买了一辆农用车。”仁真多吉说,2011年,家里推掉了摇摇欲坠的旧房子,修建了崩科房(藏语,意为木头架起来的房子,藏式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而后几年,挣到了钱就搞装修,到2017年,家里的住房价值60多万元。
因为外出务工路途遥远,不能照顾家里,通乡油路通车后,仁真多吉看到县上没有班车到乡上,他就购买了一辆长安车,办理了相关手续后,跑起了客运;后来,仁真多吉又买了一辆依维柯汽车跑成都。
“儿子跑客运,我也沾了不少光,去一趟成都就像到县城一样方便。”仁孜巴登乐呵呵地说。日子好过了,交通便捷了,他去过香格里拉、拉萨、峨眉山等地,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还想去沿海看看。“甘孜格萨尔机场就要通航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年轻人想去,马上就可以走,现在我们到县城也只要半个小时。县城的变化很大,不但修建了新城区,而且还有好几栋20多层的高楼建筑,到了晚上,县城五颜六色的灯光,那才叫好看,有了外面大城市的味道了。”
坐在仁真多吉开的茶坊里,窗外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品茗赏景,陶冶性情。
距离仁真多吉家仅几公里的扎嘎神山上长年彩云缭绕,鹰鹫成群,溪流蜿蜒,水流两边的缓坡上,层层农田。田野之间,村落中的寨子参差错落,安宁静谧。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涌入,仁真多吉的客栈日益红火,小卖部、特色藏餐吸引了不少客人。
“五一假期,我的客栈就赚了差不多两万元。”仁真多吉高兴地说,他的客栈一年下来,少说也能赚四五万元。此外,他被县林草局聘为苗圃管理员,苗圃就在家门口一墙之隔,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他们一家人没有上山去挖虫草,仅依靠经营客栈和管理苗圃、跑运输等,一年的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人均收入早就超过了一万元。
“我和我的三个孩子只有小学文化,但儿媳具有初中文化水平,懂得经营和算账,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既方便了乡亲们就近购物,我们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仁孜巴登说,没有文化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有的村民看到我们做买卖赚钱,也想做生意,但他们不会算账,比如3.5元进的货,2.5元就卖出去,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仁孜巴登教育儿子、儿媳一定要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大孙女和孙子读书的时候,没有“三免一补”的政策,但还是享受到了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家里开销并不大。现在,孙子在省藏校读书,孙女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即将实习;小孙子在新龙县三完小读书,吃住和学费全免,家里不用花一分钱,还有奖励金。以前,不送子女读书每天要缴5元罚款,村民宁愿缴罚款也不送娃娃读书;现在,村民看到有文化的青年有出息了,不用干部动员,都想把娃娃送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不让孩子读书就是误了一代人呀!现在村里适龄儿童都上了学,条件好的还送到县城或外面更好的城市去读书。
细数国家的好政策,仁孜巴登心里甜如蜜。“过去出门翻山越岭,现在出行汽车飞机;过去吃糌粑,现在山珍海味也不稀罕……”生活在奋进的新时代,仁孜巴登高兴地说,他看到了国家强大、人民富足,这辈子没有白活。仁孜巴登一家人在忙碌中创造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