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美丽乡村筑梦者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05日

——记巴塘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巴塘县波免村“第一书记”益西拉姆

益西拉姆和村民一起话发展。

    ◎徐继珂 徐珑溧 文/图

       11月,山顶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高原江南”巴塘也有了几分寒意。阳光洒在波免村活动室的院坝里,一位年轻女子正与村民摆谈着今年的收入情况。幸福的微笑,犹如这冬日的阳光洒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这位年轻女子就是巴塘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巴塘县波免村“第一书记”益西拉姆。4年前,她在这个平均海拔3700米的小山村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她说,她要做个筑梦者,为乡亲们筑就美丽乡村梦。

       偏远山村勇上任

      听说益西拉姆要到波免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她的亲戚朋友们都极力反对:“你是个女娃娃,到那地方去,要不得。”“你不了解那地方,海拔高,又穷,咋可能脱贫,这个活路干不得。”“上有老下有小,女儿才4岁、儿子才10个月,你就忍得下心啊?”……

      不用别人说,益西拉姆早就对波免村作了了解,知道波免村是深度贫困村,从县城到村上的路全是土路,且需要途经海拔5000米的扎瓦拉山,是巴塘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全村有53户、286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户、123人,贫困发生率为43%,脱贫压力大、任务重。

      波免村环境艰苦,家有四位两鬓白发的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不能去的理由有一百个,要去的理由只有一个。益西拉姆说:“我是一个党员干部,脱贫攻坚需要我。”2015年8月29日,益西拉姆背着行李踏上了前往波免村之路。

     可益西拉姆愿意去,波免村的群众还不愿意她来。刚到村里,村民就议论开了:“嘿!你晓得不?县上派了个年轻的女娃子来当第一书记。”“看到了,哎呀,戴着眼镜,长相斯斯文文,城头女娃子吃不得苦、受不得累,能做啥子嘛。”“估计一个星期都待不了。”……

     可不受待见的“女娃子书记”却让村里人刮目相看。益西拉姆到村第一天,正赶上村里举行家庭农场培训,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往牛棚走,拉着牦牛给县畜牧专家当助手。一堂培训课下来,专家称赞浑身都是牛粪味的益西拉姆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助手”。

     村里人看益西拉姆的态度变了:“你别说,这女娃子不斯文哟,你看她把牦牛整得服服帖帖的。”“看来我们看走眼了,这‘第一书记’看来像个干事的。”“一次不算,要看长久,看接下来她咋干。”

     接下来,益西拉姆开始了走村入户,走到哪家,有啥活需要帮忙的,撸起袖子就干。虽然对农活不是很熟悉,但边学边干、边干边聊,半个月下来,人熟悉了、情况了解了、农活也学会了,一举三得。

     益西拉姆用行动“征服”了大家。村民们无不炫耀地对邻村说:“这下整对了,我们来了个干事的女书记。”

     精准扶贫显身手

     村子要变样,班子先得强。益西拉姆与村党支部着力优化支部结构、增加新鲜血液,重点培养吸收了2名优秀青年分别到村“两委”队伍,村党支部党员数量增涨了近两倍,党员平均年龄从47岁年轻化到35岁,队伍年轻了、水平提高了、活力迸发了、带动增强了。

    “一人不能打天下,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实施好‘润育工程’,让每一户都培养出2名政策明白人、技术能手。”益西拉姆采取集中培训、入户一对一指导、微信群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并积极开办了62期农民夜校,受培训人达1600余人次。知政策、晓法律、有技术,全体村民人人知晓脱贫政策、人人学会算收入账、人人自愿脱贫、人人提升致富本领。

       村子要变化,产业来说话。益西拉姆知道村民脱贫致富不能只喊口号、不能画饼充饥,必须要实实在在兴产业才能增收。

     “以往我们织氆氇,只是一家大小穿,没想到拉姆妹子帮我们成立合作社、找销路,这手艺还真给大家挣来了大钞票。” 党员村民措姆是波免村妇女纺织藏氆氇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的“牵头人”。益西拉姆充分利用该村妇女的纺织技能优势,成立了妇女纺织藏氆氇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使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惠及到了群众身上,全村妇女群众都积极学习藏氆氇纺织,实现了纺织技能“传帮带”,并涌现出了拥忠、志玛拥措等致富能手,带领全村妇女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顶起了产业发展的“半边天”。2019年,波免村藏氆氇纺织基地被评为“甘孜州巾帼妇字号基地”。

     丁真家庭农场每年出栏牛及出售酥油等奶制品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农场主”丁真说:“是拉姆妹子给我打气,为我跑贷款、跑销路,我的农场才有今天这光景。”现在,波免村发展了洛绒次仁、丁真、曲批等新型农民来引导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村民心中自家人

     客厅宽敞明亮,钢炉上茶壶热气腾腾,波免村脱贫户友白家洋溢着浓郁的幸福氛围。洛绒、益西曲珍是村里的无房户,友白是村里的危房户。益西拉姆看到3户的窘况后,立刻把为3户解决住房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危房住不得了,要是哪天出事,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一方面为3户找暂住房,一方面按政策和程序申请帮扶资金。不到半年,洛绒住进了村级廉租房,友白、益西曲珍两户搬进了新房。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益西拉姆整合“五个一”帮扶力量,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多渠道争取帮扶资金150000元,建起村幼儿园,村民子女家门口就能入学,既方便又安全;建起村级卫生室,“小病村中医”成为现实;建起农家书屋、办起农民夜校,村民“吃”上了学习“营养餐”,政策知晓了、种养殖技术提高了。现在的柏油路通村、水泥路到户、人畜喝上了安全水、村中通“4G”、家家通宽带、户户有挣钱门路,今年还将实现高质量脱贫。

      在波免村待得久了、与老百姓交流多了,家人、朋友都笑她俨然成了地地道道的“波免老乡”。她有着很多“称呼”,看到村里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居多,村医又忙不过来,益西拉姆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定期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发放降压药,所以老人叫她“布姆(藏语意为女儿)”或者“益西医生”,中年人叫她“妹子”,年轻人叫她“阿姐”。这些称呼归根到底是益西拉姆成了村民口中的“自家人”。截至目前,她个人向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19000元及若干药物,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35件。

     益西拉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法官。当她得知村民桑某与泽某因生活排水问题积怨多年,便“白+黑”深入走访、耐心释法明理,并帮助两家在地下埋设了排污管道,在化解桑某与泽某邻里矛盾纠纷的同时,改变了两家因生活排污问题长期困扰的现状,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在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的同时,益西拉姆以通俗易懂的藏汉双语开展以案说法,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日复一日,波免村的村民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气。波免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四好村”、州级“文明村”。

    “也许终有一天我会离开波免村,但我永远是一个波免人,我会与广大村民一起缔造一个更加美丽和谐富裕的波免。”4年1400多个日子,连任两届“第一书记”的益西拉姆已与这个村子无法割舍。



  • 上一篇:九龙县便民服务重实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