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闪耀在扶贫路上的电光

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13日

   ◎胡庆和

   (上接4月9日)

    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多少事物与太阳紧密相连,植物生长离不开太阳,智慧被比作太阳,追求美好被喻为向着太阳,等等。瞧瞧吧,在电力人思维的天空里,在理想的世界里,一只奋飞的太阳鸟,装载着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的苦难与辉煌,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河流中飞来,飞到高原的一座座山头、一条条河流,它燃烧的是黎明,发光的是太阳。太阳鸟给高原人带来吉祥的祝福,人们心中放飞着各自的太阳鸟。

    石渠人和所有高原上的人一样,都热爱太阳,都追逐太阳。太阳部落是石渠的另一个称呼,也是石渠人追求太阳向往光明的一个例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另一个客观存在:石渠既是四川省海拔最高的行政县,又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县,广阔的地域不长寸木,因而显得荒芜寂寥。鲜为人知的是,石渠还有一处气候相对稍好的地方,那就是洛须镇。石渠人说洛须镇是金沙江上第一镇,当地人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就从洛须镇的一条山谷里经过。这是一条流水淙淙,绿树成荫,幽深秀丽的山谷。山谷溪流的路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有古人刻下的神女。只见刻画的神女,面庞丰满,身材婀娜,线条流畅,灵动飘逸。传说文成公主从这里路过时,骑在马背上,看到矗立在路旁的巨石平整光滑,就用手中的马鞭朝石头上抽打了几鞭,把自己的模样刻在了这块石头上。洛须的老人说,文成公主不是凡人,所以才办得到。这块巨石有一个自己的名称,叫做“照阿拉姆”,意思是“石崖仙女”。

    石渠电力公司的计量专职巴松,是个康巴汉子,走进洛须娘瓦村当了第一书记。巴松已经四十岁了,为人耿直。自从担任第一书记后,他全身心投入脱贫工作。他深知,扶贫要扶志,重要是让村民们更新观念。他当然知道,当地村民小农经济意识浓,商品生产观念差。他走村串户,给村民们讲商品生产,发展经济的好处,他说,我们这里气候好,适宜种植蔬菜,我们要立足自力更生,抓住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在大家的努力下,村里建起了面积达500多亩的蔬菜生产大棚,生产的白菜、波菜、辣椒、西红柿不仅在镇里销售,还销到80多公里远的石渠县城。他通过公司的帮助,为蔬菜大棚安装了50千伏的变压器,保证了大棚生产用电。为便于销售农产品,巴松又建议村里成立了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巴松这个电力人,就像村里传说的那个“照阿拉姆”一样,给他们带来了福音。

   巍峨的群山,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漫山的羊群如洁白的云朵,丽日蓝天万里无云;淳朴而黝黑的笑脸、着藏装的美丽姑娘……这是我们心中藏区的模样。

   然而,这一切对于国网丹巴公司员工吕丽莎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高寒、空气干燥、弥漫的风沙、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山越岭……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大的付出。丹巴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区域最高海拔5820米,面积5649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4.2℃,日照时间长,风沙特别大,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快进屋歇歇脚,快来喝口水。”吴奶奶从屋里向外面喊,透过门窗,她把外面的情景看得清楚。

   屋外走来的是位姑娘,她穿着蓝色工装,额头上有汗滴,脸蛋红朴朴的。她只是路过吴奶奶家,准备到村长家去,和村长商量扶贫事情。听到吴奶奶的招呼声,她犹豫了下,但还是止住了向前的脚步,走进了吴奶奶的家。

   屋内分里间外间,里间住人,外间是客厅。她不是第一次到吴奶奶家,走进客厅后也不感到拘束,随着吴奶奶的招呼,她就坐在长条藏桌边的凳子上。有客人来,吴奶奶很高兴,她好像来了亲人一样热情。吴奶奶端上水果,倒上清茶。“走到村里,有点远吧,走了这么长的路,走累了吧。”吴奶奶关切地问。

   “路不远,我不累。”姑娘端着碗,吹了吹滚烫的清茶,轻轻啜了一口。又言,清茶,好香。

   吕露莎每次到丹巴县巴底镇水卡子村,吴奶奶看见她就会热情地招呼她进屋,俨然见到亲人一样。

   2015年9月,丹巴县供电公司选派大学毕业的员工吕露莎到水卡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未完待续)


  • 上一篇:三百余盏新路灯“上岗”照亮康定城
  • 下一篇:在“开学第一课”中学会感恩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