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12月17日
从“伤心”变“开心”的味蕾记忆
图为辜良虹正在忙碌。
图为夫妻俩在自家店前合影。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打开门店,铺好案板,取出昨晚“拷”好的凉粉,以快刀娴熟将其切条,清点一下碗筷,在手机端打开“饿了么”App等待客人订餐的信息……。上午8点,53岁的辜良虹又在对传统味道的雕琢中,开启了开心的一天。这12年来,大多数康定市民的味蕾上,都留下了这种开心的记忆。
小店一开12年 往来八成是回头客
本是辣到眼泪尽出、面红耳赤的“伤心”凉粉,为何却在康定城中成了人人追捧,食客点赞的“开心”味道?坊间传闻,这家凉粉店中,有一个隐藏了多年的秘密!
“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拥有够不够多,梦的够不够好,可以追求,不认输......”
深冬寒意正浓,但辜良虹却在店中哼唱着这首满是暖意的歌——《风雨无阻》。这首歌,道出了她的经营档案。2008年,他同丈夫陈应宗在康定北二巷开了一家名叫“伤心凉粉”的小吃店。没曾想,一开就是12年,往来八成是回头客。
“嬢,伤心打一碗,原汤冒一个。” “嬢,钱转过去,看一哈。”
“不要蒜水,多小米辣哇?” “转了就是,看啥子看哦!”
和记者谈话之间,店里来了客。可来客只管张口便点,吃完了也不问价格。老板娘行云流水的操作和来客大快朵颐的酣畅,同她们彼此间的暗号,“对出”了经年的默契。
辜良虹的一天从搧制凉面、做姜蒜水开始,7点半到店后,打扫卫生、洗菜切菜、接客下单;而陈应宗俨然“掌勺”样子,专门负责小吃店的“黄金招牌”凉粉的搅制和“灵魂佐料”秘制红油、冒菜底料的调制,此外每天还要兼顾新鲜菜品的采买。
“这些年,我两个搭配干活,日子平淡也红火!”辜良虹说,现在端着这盛满凉粉的“塑料碗”之所以感觉特踏实,是因为17年前“铁饭碗”被摔碎的结果。
夫妻双双下岗 “伤心凉粉”“背靠大树”渐成名
2003年,她和丈夫双双从康定县水泥厂下岗,原本顺顺当当的人生从那时起彻底改变,“当时觉得天都塌了,人到中年心灰意冷。”
那是国企三年脱困巩固成效的阶段,也是下岗职工再就业最困难的时期。揣着买断工龄仅有的8万元,一家人从几乎与世隔绝的职工厂区搬到霓虹闪烁的熙攘城区,租房糊口、孩子学费,眼瞅着只支不收,夫妻俩慌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开茶馆却管不上孩子,做服装生意却亏了老本……直至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辜良虹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做饭,陈应宗到一商贸公司搬运货物,二人辗转漂泊的状态才算稳定下来。
由于手脚勤快、注重营养搭配、讲究卫生习惯、学校家长满意,辜良虹很快成为水泥厂“下岗再就业典型”。可陈应宗成天卸货搬物,本就患有腰疾,不久,旧病未愈添新患。每月二人总共1000多元的微薄薪水,入不敷出。辜良虹担心得茶饭不思,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2007年底,“数九”里的一天,辜良虹陪陈应宗扎完针回家。途中,偶然发现过往行人提着装有凉粉的塑料袋,不由感慨说:“康定人就是好这一口,寒冬腊月都要吃凉粉!”突然一个机灵,晃过一个念头,辜良虹激动地对陈应宗吼道:“你手艺那么好嘞,我们开个凉粉摊摊噻!”
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夫妻俩掏出仅有的3万多元积蓄,盘下了北二巷里的小铺面,一次性付了5000元的年租金,凉粉店开了起来。
“就叫伤心凉粉吧!既是川味小吃的特色招牌,也是我两个的真实心声。”自此,“伤心凉粉”便与康定“刁钻”的美食客们在北二巷完成了“初遇”。
陈应宗回忆说,第一年每天收入最多几十块钱,房租成本都不够开支,二人不是没打过退堂鼓。第二年每天一两百块营业额,生意渐有起色,至少收支平衡。第三年每天赚个几百块钱不在话下,回头客源稳定,慕名前来的吃客也多了起来。
“还好坚持了下来!”辜良虹告诉记者,一家人的人生重要转折点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帮扶和支持,“人到中年下岗,任谁都难免‘脱层皮’。但回想起来,我们能成功再‘就业’,还是依靠了许多扶持政策,得到了许多实惠。”
下岗家庭创业,减免三年税收、减免工商行政性收费、优先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申领岗位及社会保险补贴、免费参加劳动保障部门创业培训……陈应宗坦言,正是因“背靠大树”心里有底,他和妻子才支撑了下来。
庆幸和感恩 从“伤心”到“开心”的幸福嬗变
2011年7月,康定“伤心凉粉”小吃店已是名声在外,辜良虹唯一的女儿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夏季生意火爆,夫妻俩忙得乐不可支,“除开店面租金和各类日常开销,当时一年下来,能净赚个五六万。”
是年暑假,一家三口站在案前,辜良虹装凉粉,陈应宗调味道,女儿端盘上菜,流水线一般的配合被陈应宗的父亲看在眼里。趁着当晚歇业间隙,年逾70岁的父亲专门叫齐了全家人,一本正经地开了次小会:“顾客一天天多了,生意一天天好了,日子一天天甜了,还叫啥子‘伤心凉粉’嘛,该叫‘开心凉粉’才是哦!”
陈应宗夫妻二人低下了头,红着脸笑了起来:“老汉儿说的是!改了改了,明天就改。”
至今,全家人还时不时为当初改名一事津津乐道——既为老党员老爷子的觉知和初心而叹服和敬佩,也为自己闯一把、政府帮一把、社会扶一把“不等不靠站起来”而庆幸和感恩。
“还会经常想刚下岗时的事情吗?”记者问。
“不是我们有好能干,是生活逼出来的,也是生活给我们的机会。”辜良虹短暂地沉默后,道出了心声:“如果没下岗,我们应该一直在厂里当工人,哪会有现在的日子过得好哇!”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说来,“走胃又走心”才是“开心凉粉”圈粉和小吃店经营有道的共同因子。高原豌豆出粉率高,调料清一色上等菜油品牌底料,当天推粉当天使用。此外,水粉的配比、火候的老嫩都有一套看家的独门秘诀,“甘孜豌豆康定水、红油米椒姜蒜水、味精盐巴醋不定、绵软劲道非过瘾……”,对于小吃店怎样做到“酒好不怕巷子深”,陈应宗精明又实诚地总结:“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要说做凉粉、凉面、冒菜这些小吃最重要的,一定还是食材。一心一意对待食材,捧场客人自然来。”
如今,“开心凉粉”店除春节假期全年无休。即便房租逐年看涨,陈老板、辜老板娘依然应对自如:“一年毛利有个十万左右,今年受疫情影响,可能差一些。但衣食无忧生活不愁,有了遮风避雨的自家房子,我们满足得很。”
谈及未来的经营构想,陈辜二人直言,不会考虑设置分店,因为女儿有了稳定工作,后续无人接手照管,“有客人曾建议我们申报专利、注册商标和参评‘中华老字号’提名品牌啥的,我们都不奢望了!能成为本地人心头叫得上号的名小吃,就足够了!”
陈应宗期盼新一波疫情快点过去,他就能携辜良虹去北京天安门看神圣的升旗仪式了,以圆老板娘多年的愿望。
“我们也算一路见证着康定城发展变化,听说最近创文、创卫全成功了,我们‘开心凉粉’开心得很!”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吃下一碗凉粉。扫码付钱时,被辣呛出泪的双眼却依稀瞥见辜良虹正在手机上刷着短视频。
——那是一个戴着绿松石耳环的藏族男孩,露出“甜野”的开心笑容。
开心的奋斗,也许就是藏在这个时代的幸福密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