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26日
勤劳的藏民忙碌了春夏秋三季之后,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来临了,雪花在寒风肆虐中舞动着自由而轻盈的灵魂,这时,是谁第一个手持锤子和錾子,走出毡房或岩洞,选中理塘河畔一块光滑的石头,砸出第一锤?当,当,当,清亮的声音盖过水声、风声,传得很远,在一锤又一锤的凿击、刻画中,石头有了文字,有了图案,有了灵性,有了生命……
◎朱一卉
夏塞雪山的融水蜿蜒而下,像一幅洁白的哈达飘荡在广袤的毛垭大草原上,安静时如美丽的嘉绒藏族少女,奔腾时又如雄姿勃发、狂放不羁的康巴汉子。
这就是理塘河,在草原沼泽、高山峡谷绵延500多公里后汇入雅砻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想问洁白的仙鹤借一双翅膀,沿着潺潺的流水,掠过如茵的芳草和成群的牛羊,飞到理塘,转一转,再飞回。
也叫无量河。慈、悲、喜、舍的无量心,给众生欢乐,救众生于苦难,见众生离苦得乐,对众生一视同仁。这是博大的佛心。这也是无量河润泽大地、滋养苍生的永恒旋律。
沿318国道一路奔驰,我被理塘河两岸及河滩上绵延不绝、规模宏大的玛尼石深深震撼了。
在藏区,看到过很多玛尼堆、玛尼墙,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玛尼河。
湍急的水流中,大大小小的玛尼石岿然不动,浪花四溅,六字真言,藏文经文,神秘的慧眼,庄严的释迦、观音、妙音女神、度母、金刚、力士及各种护法神像,龙、蛙、鱼、鸟、狮、象、佛塔、花草、日月等吉祥图案扑面而来。
勤劳的藏民忙碌了春夏秋三季之后,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来临了,雪花在寒风肆虐中舞动着自由而轻盈的灵魂,这时,是谁第一个手持锤子和錾子,走出毡房或岩洞,选中理塘河畔一块光滑的石头,砸出第一锤?当,当,当,清亮的声音盖过水声、风声,传得很远,在一锤又一锤的凿击、刻画中,石头有了文字,有了图案,有了灵性,有了生命……
佛学大师巴珠仁波切说:“用泥塑的佛塔和佛像,怕被雨水冲坏;用金和铜做的佛塔和佛像,人们会生起当作财物的贪心,又怕被偷窃;墙壁上画佛像,容易脱落坏掉;修建大殿害怕漏水,印刷的经书哪怕校对九遍也难免有错字。而玛尼心咒刻在石头上,夏天不怕晒,冬天不怕冻,不需要雇人照看,无有财物的贪心,字少不易出现错字…… 会一代代流传下来。”
佛学认为,地、水、火、风、空五大能量组成了生命。当理塘河水冲刷过默默无言的玛尼石,就加持了芸芸众生,让人们脱离恶趣,接近净土,获得圆满。在甘孜,随处可见的,还有“风马旗”——白、黄、红、绿、蓝五色经幡。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飘扬在高山、树木、桥栏、房屋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摇曳生姿,接天连地,让世界五彩斑斓、生机勃勃。风,是宇宙的吐纳气息,以天地为唇,或呼啸而来,或轻轻拂过,经幡猎猎,印制在布、麻、纱、绸上的经文,便被读了一遍又一遍。
五彩“风马旗”,也不会被偷走,风雨侵蚀了,可以更换,它和玛尼石一样,是敬畏与供奉,也是祈祷与礼赞,沟通着世俗的烟火与灵界的神迹。甘孜,一个充满信仰的地方。
丹巴境内的甲居藏寨,民居的构筑也蕴含了浓郁的宗教色彩。“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云遮雾绕的大金河谷层层叠叠而上,随坡就势,一直延伸到亚肖神山下。葱郁的树林间镶嵌着三五成群的寨楼,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涂抹成红色,二层以上的墙体刷成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象征信徒盘腿颂经的形态。藏寨里童话般的房屋,斑斓的风马旗,高耸的白塔,静默的玛尼堆,蕴藏着神秘而深邃的力量。
这是信仰的力量。
雅江八角楼乡王呷一村,在驻村第一书记杨彬的眼睛里,我读到了一个脱贫“领头羊”的坚毅和信心。为了让全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走上康庄大道,杨彬在短时间里暴瘦15斤。换来的是,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建成了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土豆、蔬菜、山羊肉等农产品有了固定的销路,成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望着20头“哞哞”叫唤着吃草的奶牛,我确信,杨彬说的“今年整村脱贫”绝非空话和戏言。这是信仰的力量。
沿着雅砻江一路颠簸,我们来到还在建设中的雅江县呷拉教育园区。刚上学的小学生瘦小而黝黑,怯怯地奔跑在校园中,才翻山越岭用摩托车把他们送来的父亲们,围坐在学校的围墙外,雕塑般望着这所美丽的寄宿制学校。他们的孩子,将在这里度过9年快乐的生活。如果他们的孩子更小一点,就可以送到幼儿园,接受12年的义务教育。塑胶跑道、整洁的食堂、现代化的浴室、先进的教学设备,加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定能把孩子们培养成才,像教学楼顶的大字“炼能炼德百炼成钢”。因为,这里有信仰的力量。
奔腾不息的大渡河引领我们一路向北,泸定桥,中国工农红军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座桥,像一座丰碑矗立在眼前。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铁索桥。有牢固的桥板,有滔滔的江水,没有追兵,没有枪弹,没有烈焰,但我依然可以听到80年前的呐喊和厮杀,可以看到22位年轻的勇士在锁链上冲锋……
面对弹雨,面对死亡,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有信仰。
在甘孜,在这片有信仰的土地上,有信仰的人们,终究能战胜贫穷和落后。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