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古诗中的劳动者

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30日

  ◎杨邹雨薇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劳动是歌咏的对象。翻开我国古代诗歌作品,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赞美人类辛勤劳动的诗篇,捕捉到了许多劳动者的背影,让后人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感悟劳动的美好和幸福。

  在我国的诗歌源头——《诗经》中,处处可见先人劳动的身影,质朴文字所描绘的劳作场面,欢快愉悦,充满着生活的情趣,仿佛大海捧出的珍珠,在三百余首诗歌中散发着独特的劳动之光。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诗经》中的这首《国风·周南·芣苢》,“采采芣苢”出现六次,描绘的是植物车前草,因为有药用价值,引得人们反复采摘的劳动场面。诗句简单,韵律叠复,读起来画面感极强,眼前恍如有一群田间劳作的姑娘,三三两两,于风和日丽中,一边采摘车前草,一边唱民间歌谣,回荡山谷,若近若远,美不胜收。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魏风·十亩之间》勾画的是一幅桑园晚归图。夕阳之下,一片丰饶的桑园,碧绿的桑叶,采桑的女子,忙碌了一天,她们相互邀约,结伴回家。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简约的文字,抒发了采桑女轻松愉快劳动的好心情。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小雅·无羊》不仅描摹精妙,而且笔底蕴情,在展现放牧的动人景象时,又强烈地透露着诗人的惊异、赞美之情,表现着美好的展望和祈愿。

  此外,《诗经》中的《伐檀》,也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伐檀》写出了奴隶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和坐享其成。而《七月》却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编撰的一部书,其中的《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便高度概括出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反映了原始人类获得更多猎物的渴望。

  东晋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躬耕自食,是一个真正扛着锄头的劳动者。他一边劳动,一边写诗,生活过得其乐融融。在组诗《归园田居》中,他描绘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画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字字句句间刻画着悠然之美。质朴的诗句清新自然,言简真挚,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朴实生活。

  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中描绘了这样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白描之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份劳作中的平静悠闲,油然而生。

  而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炉火照天地》一诗中,是这样描写冶炼场景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将冶炼的场景描述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给人以振奋,也表现出李太白对劳动人民深深的赞美。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如此描述农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另一首同题诗里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夏日农村的劳动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读来意趣横生,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代翁卷的这首《乡村四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前两句是美丽的乡村景色,后两句描写江南四月的繁忙农事。乍看,在赞美美丽乡村;细看,是在讴歌辛勤的劳动者。

  劳动是人类共同的主题。热爱劳动的人,总是生活中最美丽、最值得敬仰的人,也是值得讴歌的人。通过读古诗,与古代诗人一起赞美劳动者,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爱岗敬业,辛勤劳动,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 上一篇:喜鹊王国里的喜鹊
  • 下一篇:女儿谷: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