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一座城两条河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9日

   ◎杨全富

   大渡河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路经阿坝,始更名为大金川河。大金川河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河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一路奔流二千三百余里,终汇流入长江。于是,在这水流曲折回旋,峡谷纵深的世界里,演绎出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和传奇。

   在这座县城旁,那两条生命之水,一条从青藏高原的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流了下来,另一条发源于邛崃山。在峡谷中将自己撞得粉身碎骨,再聚拢。最后却在横断山脉腹地的河谷处交融、激荡、奔涌,于是便有如纱的雾气从峡谷底袅袅婷婷的升起来,最终汇聚成云雾,再形成雨飘落下来,成为养育一方生命的甘泉源头。

   大渡河源头的这座城市,建于何年已难考证,如果要说一个具体的数字,几百、几千年对于这座城市来说,都只能算是短短的时日。相比之下,在这里活了一世又一世的人类所拥有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不能同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相提并论。从中路出土的文物知道距今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在这渡河之旁诞生、活动。但他们并没有刻意炫耀自己,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与自然共生共长,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一个个奇迹,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已经使嘉绒历史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因此才有了嘉绒石砌建筑的技艺,有了自己的语言,有了不一样的服饰……后来,原住民顺流而下,寻找更适宜的居所。终于在五山五水的交汇地找到了心目中的伊甸园,并建起了温馨的家园。没想到成就了丹巴的文化中心交融之地——章谷,这也是最早的丹巴县城的雏型。后来,将此地归置为屯,再后来才为镇。因为丹巴接近汉地,所以有“嘉绒”的称谓,至此,“嘉绒娃”的存在才宣告诞生。

   丹巴县城的建立,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和重要,便注定了它要成为甘孜藏区的东大门,会成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藏区与内地的咽喉要塞;注定了它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命运。所以,一提起丹巴章谷就让人想起大小金川之战、红军长征路上休整地,以及当时叱咤风云的英雄等。想当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驻扎半年之久;第一个藏民独立师的建立,他们用赤诚的心,手拿最原始的武器帮助红军镇守要隘等,大致都与丹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时光追溯到战国时期,曾经的丹巴已经随着朝代的更迭,几易其主,由蜀国边陲,而到汉属西羌,秦王朝时期,县境域为蜀郡边徼。汉属西羌,隋为嘉良夷。唐属羁糜金川州,后土蕃势强渐次东侵,县境被侵占。其名字的由来也是在近代才有了的,民国前一直称呼其为章谷,意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市。后来,取丹东土司及巴底巴旺土司首字后才有了丹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县城所在地也保留了过去的称谓,就叫章谷镇。

   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丹巴人,应该以勇猛著称,史书上记载也不乏忠勇之士,如在抵御外族的入侵时,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女王统治的辖区。所以,我更愿意将丹巴比作柔情似水的女人。其实,对于将丹巴比作“女儿”一说,理由也颇多,其中之一当归于这座城四周缓缓流淌的五条河流,就像是飘飞的霓裳羽衣;归于它如云的美女,有着“东女古都”以及“美人谷”的称谓,这才使丹巴声名鹊起,充满了阴柔之美。不但让那些游客慕名而来,本地人也在这里寻觅美丽。

   记忆中的1988年,我因为要参加中考,第一次来到丹巴县城所在地章谷镇。因为是首次走进城市里,心里就多了许多对现实的感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因此有了那么一点浪漫的诗意。我站在三岔河桥头,看着滚滚而去的大渡河水, 吟诵出“渡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自以为绝妙,由此而生豪迈气概。

   而今,我又一次站在三岔河桥头,让目光穿透眼前厚重的山峦,从草原再到雪山,从河流再到大江,从谷底再到岩石上的天然石英壁画…我暮然发现,就在渡河的发源地,水与水、人与山,山与水在这里交融、共生,那是这个县城的生命之所在,一切缘因此而生,一切缘因此而悠长罢了。

  • 上一篇:挖草记
  • 下一篇:食物与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