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难舍树椒情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 阿戈青麦

       家里打来电话,说周末回家来采摘树椒。眼看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快,泛黄的山谷也起了绿意,植株攒足了劲,滋滋地往上生长。拂在脸面上的微风也变得暖暖的。汽车顺定曲河沿岸公路行驶30公里,经过劳动桥后,便又折转逆硕曲河方向行驶8公里,来到了毛屋村。村子四面环山,山峰陡峭、地势狭窄,田地如阶梯般依山屯垦。毛屋,译成汉语就是药材之乡的意思,但当地却以出产树椒著称。

       村子海拔在2100米左右,水源充足,光照充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除种植玉米。小麦、青稞、粟米、荞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外,可能是长期形成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栽种树椒。顾名思义,树椒似树非树,实乃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树干木质化而形成的苗子颇具树形,有别于其他辣椒,故俗称“树子海椒”。此为得荣之特产,曾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

       据传,树椒最初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从印度引进,在当地低纬度高山峡谷的地理位置和干燥少雨、日照充分的小气候环境下落地生根,经过长期栽培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原始地方辣椒品种。该品种头年以种子育苗移栽,当年开花结果。由于当地无霜期长,加之冬季降水稀少,更无冻雨,辣椒不需拔苗,可以露地休眠越冬,经冬不死,次年春季从苗子枯枝分丫处又可生发出新芽,照样开花结果。多年后树苗高可达数米,叶片披针形,果实短角形,顶端稍尖,籽实朝天,形状较小米椒稍长。成熟后,果实金黄鲜亮。其椒果肉薄、辣味浓,可开胃健脾,曾入藏药,而其树寿命可长达上百年。树龄越长,辣椒越小,产量就越低,但辛辣味特别猛,就像陈酿窖酒一般随年代久远而珍馐。据当地人讲,毛屋村曾经有一棵古辣椒树,树干粗壮茂盛,小孩都可攀树嬉戏,可以想像得出其树龄之长了。后由于产量太低,无多大用处,在温饱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的当时,到底还是被主人家毅然决然挥刀砍伐弃之,今天想起来着实可惜。    

       树椒的主要特点是维生素E、钙、硒维生素C、核黄素含量高。当成蔬菜可拌肉丝炒,可炒虎皮树椒,可跺碎拌葱蒜酱醋当佐料,还可以泡成醋辣椒。树椒成熟后,还可以晾干存放,自食和馈赠好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周边香格里拉等地尤其喜欢油炸干树辣蘸盐,当作土锅鸡的一味佐料。一顿饭的工夫,盘中颗粒无剩,是为树椒的非凡魅力。

      我们到树椒地里后,轻轻地踩在田埂边,细心呵护起树苗,拔开绿叶,指尖从密集的辣椒中,选出一颗颗肥硕的树椒从椒蒂掐断。焦灼的阳光正面照射着叶片,淡淡清香味徐徐飘进鼻腔。不大一阵工夫,一小娄背筐已盛满。抬头望着那一畦畦田地里的树椒,有的还在开花,有的小辣椒刚刚成形,还有的辣椒已经朝天挺立起来,翠绿的梯田上,到处泛起阵阵绿波。

       我禁不住由此想起早年读书时的情景:那时家境贫寒,父母含辛茹苦积攒血汗钱,想让孩子们发奋读书跳出农门。村子偏僻,距乡政府所在地和县城都很远。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光从村庄出发,顺着悬崖峭壁上凿成的小道走5、6个小时才能到达通公路的地方候车,干热饥渴难耐,去县城就要一整天。读小学初中,我不停在这条道路上往返。全家仅靠耕种几亩薄地供我们读书。兄妹上学极不容易,生活艰辛,几乎都是在捉襟见肘的艰难时刻中度过。

      每每青黄不接时,恰好赶上树椒上市,家人人背马驮将树椒从边远的村庄运到县城贩卖。那时也没有像样的菜市场,沿街随处支一个摊位,就可以出售农产品,久负盛名的树椒一拿到县城叫卖,总会一抢而光。我们的学费生活费总算得以凑足。父母从没有说过栽种树椒的劳累,倒是常常向我们津津乐道着树椒出售的场景。

      如今,兄妹们也相继走上工作岗位。而尝到甜头的老百姓开始广种树椒,每年4月开始一直到年底,满街都有树椒出售。有的村名还对树椒进行深加工做成辣椒酱,树椒摇身一变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超市货架。低头看着自己采摘的整筐树椒,身为人父的我,感恩父母在那样艰难的岁月撑起门户给予我们希望,让我们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不觉间甜甜的一丝回忆袭来,瞬间就超越了树椒辛辣的馋涎。

  • 上一篇: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车
  • 下一篇:金鸡祭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