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掌上“清明上河图”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05日

      ◎李艳霞

      那穿越千年的流光,以一种艺术反哺精神的力量,打动人心,让我叹服,油然而生好奇和敬畏,它就是《清明上河图》。

      说来也巧,我之所以用心良苦地研究《清明上河图》,有一个特殊原因,因为我的父亲居住在《清明上河图》里,安息长眠。

      五年前,家父离世,下葬前,哥哥建议选择雕刻着《清明上河图》的红木骨灰盒,收纳父亲的骨灰。那方寸大小的盒子,成了父亲永远的居所。

      我很想知道,那里的环境好不好,父亲是否孤单寂寞。于是,就渴望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雕琢意义。

     输入一个关键词,百度出不计其数的答案。首条是李玉刚的独唱,他的反串艺术加重了《清明上河图》对我的感染。循着歌声,“我俯身看去,那是一帘秋雨,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你那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

      如此动人的旋律,如此迷蒙的诗句,带着上我的好奇漫不经心地去探秘。刷新网页,刹那拉开《清明上河图》的序幕,展现它千百年来的颠沛流离。放大画卷,带我重回北宋汴梁城,大宋的“繁华”历历再现,它的趣味历史,叫人惊叹不已。

     《清明上河图》是人们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历代的“山寨版”比比皆是。

     《清明上河图》以其“至广大,尽精微”的艺术造诣,被喻为“声情并茂”的画,并被视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加强保护,通过科技手段,已制作成超高清晰数字影像,画中安排了51个场景,824个人物,模拟设计了700多段人物对话,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所有细节,重新解读了这幅传世佳作。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乍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仔细一瞧,画中多是从事各种活动的人物,有叫卖的商贩,有熙攘的游客。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叫卖的小曲,行人的闲适,充盈着生活气息。

     而河上往来船只很多,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由于负载过重,一些纤夫用力拉船行进。惟有一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即将穿过桥洞,看上去,一派繁荣景象。

     当触摸画面,竟会发现“十大危机”焦点:酒患、重税、空城、党争、懒卒、庸民、船难、奸商、空楼、惊马。以及“画中百秘”:门问道、太丞问病、马到京城、响板货郎、方井汲水、书生问仕、清明化缘、香饮小摊、街头说书、士子苦读等。这“十大危机”和“画中百秘”构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全卷。

     该图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北宋时期,三教九流和三百六十行的状态。其中包括,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从饭店丑陋的大厅到渴望弘扬中华文化的墙壁,市井的众生相尽在其中。而“画中百秘”,不乏有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也有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潜伏在茶楼,酒馆里。

    《清明上河图》整体气象熙攘而闲适,表面上在描绘东京汴梁的繁华图景,渲染北宋末年的时代气息。可画面一片繁荣祥和,中央却危机乍现,且危机场景处于画眼位置——大船正逆水而行,船似乎就要撞上虹桥,船上人手忙脚乱,岸边大呼小叫。一片混乱之中,贼影闪过,细作、刺客露出马脚,一阵烟雾袭来……这艘大船象征着大宋江山,表面安宁繁荣,但国内腐败不堪,官逼民反,边地辽国、西夏的威逼无法解除,大宋的命运,正处于最危机的一刻。这一托物言志,直击时弊,点击北宋败衰命运的软肋,借此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同时也启示后人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这应该是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真正用意所在。

     得知《清明上河图》历史背景和雕琢之意,我不再担心父亲会孤单寂寞,就让他在那个世界里,坐看历史风云变幻,感悟治世兴邦的大道理和大智慧。


  • 上一篇:我们的《康定情歌》
  • 下一篇:西炉与“古旄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