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9月26日
■李艳 张航 本网记者 田杰
文化惠民工程,既乐民安民也惠民。9月18日上午9时许,记者驱车沿着蜿蜒陡峭却平整的通村水泥路,来到距泸定县城38公里的冷碛镇尖茶坪村,然而,村子几乎是人走村空。记者转悠了好几分钟之后,好不容易遇见到了一位正在自家门前烤太阳的74岁老人李明强。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村上的人基本上都上山打核桃、摘花椒去了,不晓得村活动中心有没有人。”
在李明强老人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村活动中心。只见二十几个村民正从活动中心出来,记者从其中一个名叫马句琼的村民口中了解到:“刚才,县林业局技术员夏永斌给我们讲授了如何加强秋后花椒树病虫防治相关知识,然后就带着我们进行了现场演示。从如何识别到怎样防止,从用药比例到喷洒时间,从防治次数到预防周期,有板有眼的演示让大家心领神会。那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大开眼界。要是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了。”
在村活动中心的文化墙上,有一行标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山再高高不过奔康的斗志,坡再陡挡不住脱贫的步伐。”。村支书记石春涛告诉记者:“我们村活动中心面积虽不大,但功能非常齐全。从活动展板到文化墙,从健身器材到篮球场,从农家书屋到远程教育室,从广播室到农民夜校,从卫生室到调解室,这样完善的设施设备,让村活动中心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别看这几天这儿显得很冷清,但每当周末、农闲时节、寒暑假和节庆期间,这里就可热闹了。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读书看报,无论是强身健体还是吹牛聊天,无论是打毛衣还是做针线,那热闹的气氛,那高兴的劲头,那喜悦的表情,让成天忙碌的村民们尽情释放身体的劳顿和心中的喜悦。尽管唱歌跳舞不是很专业,尽管看书读报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那份专注、那种欲望确实让人为之动容。既然村民们对诸如此类的活动乐在其中,下一步村上将乘势而为组建舞蹈队、篮球队、合唱队,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你看,这个LED大屏幕才安装不久,只要我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和舞蹈播放,大家就会随着音乐的节拍和舞蹈的动作,学着哼唱、模仿起舞。刚开始的时候,拿惯了锄头、扁担的村民们身体还比较僵硬,时间一长渐渐就娴熟起来。如今,只要音乐响起,村民们就开心地和歌而舞。以前我们格外羡慕城里人的广场舞,现在村民的生活与他们也没啥两样。只不过人家天天坚持,而我们农忙时节就得停下来。毕竟我们还得靠勤劳挣钱,否则成天娱乐,收入从哪里来?但话又说回来,一旦进入农闲时节,我们活动的次数和时间肯定比城里人多。自从村活动中心建成后,村民们喝酒打牌现象基本消除、邻里矛盾明显减少。即便发生矛盾,他们也会在推心置腹的沟通之后,很快变得和颜悦色、心平气和。这就是文化惠民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与欣喜。”
说话间,李明强对记者说:“你们慢慢聊,我到农家书屋去借几本书回家看看。最近,我家里种的蔬菜老是生虫,不知道如何防治。上次听图书管理员李明芬说,农家书屋有不少种植养殖的书非常实用,只要一看就能派上用场。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种地知识和生活常识还得学,毕竟我家还种了好几亩的土地和核桃,孩子们成天都很忙,我只好抽空到农家书屋取经,并将有用的东西抄在笔记本上,一旦遇到类似问题就免得走冤枉路。”
采访中,李明芬告诉记者:“村上图书馆现在有1600多册图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以及种植、养殖、健康、安全、文学等,县文化局每年还会给我们增加60本相关书籍,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借阅。读书确实让人长见识,眼下村民们正依托科技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康路。”
知识改变命运。这正如该村第一书记何鹏所说:“尖茶坪村坚持‘以旅带农、农旅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农业景观化、农村公园化’理念,通过支部引领发展产业、市场主体带动产业、扶贫基金助推产业等方式,加快村民增收致富步伐。去年全村27户97名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与此同时,村上每年坚持开展‘我们村的民星’评选活动,经村两委提名和群众投票评比的致富带头人、孝老爱星、环境卫生之星等‘民星’,便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进而促成了好习惯和好风气的形成和巩固提升。”
尖茶坪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变化,仅仅是泸定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着力加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力度,目前覆盖全县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今年该县整合75万元资金对15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以及12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等进行了改造提升,及时为贫困村脱贫户安装599套“户户通”接收设备和4套村级广播系统;同时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3次、放映公益电影977场;……伴随着该县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有效实施,广大农民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和创造文化之中不断提升了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