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5日
不胜不休博浪尖
本网前方报道组 黄良富 谢臣仁 余秋林
山体滑落,堰塞成湖;金沙断道,危情紧急。
10月11日,我州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形成长达1500米的堰塞体,阻断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灾害威胁到白玉县沿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援助下,白玉县众志成城应对艰难险阻,不胜不休排除危险,取得了抢险救灾的胜利。
危难之时勇担当
千仞山崩,泥沙俱下;千年金沙,身受重创。
金沙现险情,牵动万人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韩正、胡春华,国务委员王勇以及应急管理部黄明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叶建春同志带领国家工作组到达白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迅速作出指示,副省长尧斯丹庚即“靠前指挥”;州委书记刘成鸣、州长肖友才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州级领导向秋、舒大春、何康林驻县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第一时间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核查、第一时间转移安置群众、第一时间开展应急保障、第一时间逐个排查隐患……与时间赛跑、与危情赛跑,在有着国家和省州作坚强后盾的同时,白玉县勇担主体责任,挺起坚强脊梁,搏击巨浪。
10月13日,见到州政府副州长、州应急指挥部副组长、县委书记康光友时,这位刚毅的中年汉子似乎比前两天苍老了许多。灾情发生后,康光友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统筹指挥、分析研判、细化方案,在短短半天,现场处置、群众疏散、专家勘察、力量保障、工程作业、后勤保障、综合文秘、通讯保障、舆情管控、下游避险等12个职能组迅速成立,配合省州工作组,金沙江“10·11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和10个子方案迅速制定。
在堰塞湖抢险救灾前线指挥部,一群人围在桌前,正在对堰塞湖险情进行研究。白玉县委副书记、现场处置组组长、县长阿央顿珠正在声音洪亮地阐述着观点。从11日7时30分接到奔赴灾害现场的安排后,阿央顿珠率领93名军民警,先后换乘汽车、摩托车2小时后,徒步近5小时赶赴地质灾害事发地堰塞体进行现场勘察、现场指挥和灾情反馈。作为组长的阿央顿珠连续工作,直到每组资料形成后才小寐十分钟,就这样不眠不休地工作,迅速掌握“第一手资料”,现场处置组成为“北斗卫星”,为抢险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10月11日16时30分启动的Ⅳ级、10月13日18时30分启动的Ⅲ级防汛应急响应,抢险救灾工作形式严峻。逐项研究、逐项安排、逐项压实责任,县、乡、村三级联动、同频共振,涉及沿江乡镇的县级联系领导第一时间下沉一线,迅速传达中央和省、州领导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力量进村到户开展群众疏散安置工作,组织排查辖区地质灾害、舆情动态和其他安全隐患,有序推动各项抢险救援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关键时刻冲上前,党员身份亮出来。中流砥柱,战斗堡垒,先锋力量,勇往直前。抢险救灾中,鲜艳党旗飘起来、金色党徽亮起来、先锋作用强起来。
“把架子搭好,再盖帐篷。”10月13日,在炯青洞临时安置点,几个人正在搭建帐篷,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左臂上套着红袖套,“党员突击队”几个金黄大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在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仅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还要把身份亮起来。”盖玉乡副书记、乡长白玛泽翁拍拍臂上的红袖章,简练的手势充满力量。
此次盖玉乡涉及打乙西村和沙拖村共109户941人需要撤离,时间短,任务重,党员的作用必须发挥出来。
55岁的简昂是盖玉乡打乙西村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党员,在接到紧急疏散撤离通知后,他立刻把兄弟姐妹召集起来开了“家庭会”:“这次疏散撤离是县委县政府从大家的安全着想,大家一定要听招呼听安排。我是党员,这个时候就要走在前,你们是我的亲人,也不能给我丢脸拖后腿。”经过简昂的“号召”,不仅他的兄弟姐妹全部响应疏散撤离安排,还亲带亲、戚带戚,带动乡亲撤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带动辐射”作用。
26岁的打乙西村村委会主任泽仁晓2016年入党,党龄虽不长,但党性很强。一接到疏散撤离通知,他立刻甩开家里的事,给妻子说:“我是村长,又是党员,这个时候我就是党的人,你把家里的事整好,做好撤离准备。阿爸阿妈你要照顾,我先去看村子其他家的情况。”话说完就跑,这一跑就是半天,直到撤离前一刻,他才回家,满含内疚地帮着妻子做着撤离的最后准备。
像简昂和泽仁晓这样的党员干部数不胜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全县共组建各类党员先锋队、青年党员突击队、党员抢修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防汛有力,救灾有序,抗灾有效。全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彰显,各级党员干部用超倍的付出,克服各种困难,只为坚决打赢这场应急抢险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副满意的答卷。
人民安危最关情
10月14日,白玉县建设镇日西村集中安置点帐篷搭前,村民才旺罗布说:“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党委政府及时把我们转移到安全地方,安排吃住,发放御寒衣物,真是太感谢了!”
人民安危记在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险情发生后,疏散撤离危险地带群众是头等大事。一句“必须实现安全撤离,一个也不能少”体现着各级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生命安全为责任的高度站位。
一个刚做了手术的心脏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顾自己安危快速奔跑6公里?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在金沙乡纪委书记、伍中村“第一书记”黄春林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11日上午7时30分,黄春林正在山上的村委会做资料,听到下游形成堰塞湖上游水位将会升高的消息,他立刻想到了离河最近的三户村民。心急火燎地拨打电话,可电话不通,只有徒步通知。三户人家11人,人命关天,争分夺秒,黄春林紧赶快走6公里跑到临河的三户村民家,搀扶着72岁的所拉老人,招呼大家一起紧急撤离,等跑到安全地带时,黄春林一下瘫倒了。
“黄书记都是病人,为了我们太忘命了。”所拉永远都忘不了一个老人和一个病人相互搀扶、气喘吁吁奔跑的场景。
妻子知道了这件事,埋怨他:“你这样不怕死,值得吗?”他说:“如果真是我一个人去换11个人的命,我看还值得。”
上游有堰塞湖,一旦决堤将威胁村子里所有群众的生命安全,撤离是最安全的选择。盖玉乡打乙西村村民阿登的父亲75岁,母亲67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父亲更是行动不便,如果要撤离,必须有人帮忙。接到疏散撤离的通知时,阿登犯愁了。在这么危急的时候,各家都在忙各家的事,谁来帮自己呢?
看着儿子愁眉不展,母亲确呷唉声叹气,父亲布地说:“你们走吧,我这把老骨头,就在这等死算了。”正在这时,村支部书记翁扎和村委会主任泽仁晓来了:“两位老人家,你们不要急,没有过不去的坎,有我们党员在,有乡亲们帮忙,啥困难都不是事。”
在撤离时,村两委特意安排两个青壮年“特护”把老人安全护送到安置点。到达了安置点后,布地老人拉着护送他的干部的手,感激地说:“没有你们相帮,我这把老骨头怕真的在这里等死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危难之时见真情,危急关头有依靠。“说老实话,以往遇到难事我就慌,现在我不慌了,因为再难的事,有党和政府在后面当靠山,有党员干部来帮助,我们就不怕了。”阿登说。
10月13日,在炯青洞临时安置点,看到每两三顶帐篷前就有一口锅灶。伴随着一声打火机的轻响,村民曲西手里的柴火燃起了火苗,她轻轻把柴火填进三块石头搭就“炉灶”里,跳跃的火苗映红了她的脸颊,她的脸上随之露出了笑容,“虽然这不是家里,但党和政府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像家里一样。”
炊烟袅袅升起,安置点响起了打茶声。村民端上香甜的酥油茶,分享甜美的喜悦。
妥善安置群众。白玉县坚决贯彻李克强总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总要求,始终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转移保护受威胁群众和摸排周边地质灾害隐患,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由受影响的5个乡镇县级联系领导带队,组建5个群众疏散组,分赴各乡镇开展群众转移、避险安置和灾情核查等工作通过分散安置、投亲靠友和集中安置等方式,沿江受威胁的1镇4乡20个村342户1787名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设置集中安置点6个。为群众发放棉被2800床、棉衣棉裤2100套、帐篷450顶、折叠床1100床、手电筒2100把,提供大米、清油、锅盔、凉菜、蔬菜、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合计60余万元,紧急出动救灾车辆120余台次、摩托车260辆次,物资调配人力2100余人次。
疏散撤离群众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情绪稳定,整个安置工作井然有序。
在危急时有靠山,在灾害前有援手。32岁的日西村村民才旺罗布说:“有党和政府组织抢险救灾,心里很踏实。”
众志成城有力量
“没有则巴村、生公村的村民,我们这前线指挥部根本建不起来。”县长阿央顿珠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检测堰塞湖险情所需,前线指挥部设在离堰塞体不远的安全地带,这里交通不便,必须搭乘车辆后再徒步5小时才能到达。
根据工作需要,大量物资要进去,必须人力搬运。这时,任务落在了熟悉地形的绒盖乡则巴村和生公村村民身上,两个村组织了445人参加物资搬运,村民行走在荆棘密布中,攀缘在悬崖峭壁间,来回数百趟,完满完成任务。
10月12日,42岁的生公村村民阿多与4个同伴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阿多说,他们早上7时就出发,运送救灾物资。“走的路全是‘刺巴笼’里趟出来的,身上都划伤了。”他亮出自己的手臂,诠释荆棘画出的血痕。几个同伴身上也是横七竖八的划痕。
“出了这样的大事,大家都要出把力。我们对这一带很熟悉,做这些活,比其他人更得心应手。”阿多说运送物资虽然辛苦,但想到能帮很多受灾的人,感觉还蛮有意义的。
据悉,在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中,有1800余名群众主动义务参与抢险救灾的行动。“家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一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白玉县全体群众对家乡的炙热情怀。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消防、安监、公安、国土等技术力量,抓好堰塞湖上下游沿岸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监测,针对涉险的7个水电站、3处加油点、3处易燃易爆点,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隐患排除工作措施,全力做好应对次生灾害的各项准备。
民兵队伍是此次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强大力量,随处可见穿着迷彩服戴着“民兵突击队”袖章的人群,全县民兵承担最重的任务、走在最艰险的前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练为战”的成果,诠释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深刻内涵。
非专业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团县委的“白玉志愿者”,县妇联的“巾帼志愿者”,让一件件“红背心”,流动成风景,彰显着力量。
10月13日,在金沙乡政府,看到“白玉志愿者”白虾正在往安置点搬运东西,沉重的物资压在肩上,让年轻的脸庞显得有些潮红。白虾说:“自从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就来到这里帮忙,虽然是‘打下手’做杂事,但经过抢险救灾的洗礼,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为能为家乡父老乡亲出了一份力,感到自豪。”
“巾帼志愿者”泽翁志玛有着心理学专业知识,她除了帮着搬运物资外,更多的是用专业知识对疏散撤离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她说:“能让乡亲从愁眉苦脸到面容舒展,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10月14日,堰塞湖通过自然泄洪,出水量和入水量趋于平衡,库容量也从最大的2亿立方米降至3000立方米,防汛应急响应解除,堰塞湖险情已缓解。而在金沙江边,金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胜与3位同事还在观察着水位变化。他的手上,提着一个地质灾害手摇报警器。自从自然灾害发生后,这手摇报警器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手。
“说实在的,前几天,有些提心吊胆的。现在看起来,这报警器是派不上用场了。”看着大大降落的水位,王胜回顾短短几天的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在前、干群齐心、万众合力,是抢险救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他说:“短短几天的抢险救灾,让人感受到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金沙乡只是白玉县抗击金沙江“10.11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一个小小的缩影。州政府副州长、县委书记康光友说:“正是全县57000余名干群以不胜不休的坚强意志和万众一心的团结搏击,才取得了抢险救灾的胜利。”
不胜不休博浪尖,历经浩波展笑颜。经历了断道之殇的金沙又恢复磅礴气势,魅力白玉正如滔滔金沙,正势不可挡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