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从“坡上长叶子”到“农民得票子”

四川日报    2018年12月11日

    甘孜州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藏家新居在青山环抱中错落有致。该村现有耕地1464亩,退耕还林845.2亩。 衡昌辉 摄(资料图片)

      1999年

      四川在全国率先试点退耕还林还草

      如今

      又在尝试拓宽“生态银行”的变现之路

  四川,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巴蜀大地上的地表水资源,占长江水系径流的三分之一。为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999年秋天,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还草试点。随后,这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工程在全国铺开。

  19年来,为了保护长江母亲河,数以千万计的四川农民逐步将开垦的坡耕地变成森林和草原。如今,这里的人们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尝试走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

      □王成栋

      国内率先启动试点

      全川累计退耕面积超过两个自贡市大小,长江干流四川段泥沙含量减少近半

  进入冬季,乐山市沐川县新凡乡卡防村退耕还林时种下的竹林依然一片翠绿。这本是水利工程修复、清淤的黄金时段,卡防村村民先家南却和邻居们在自家院坝里玩起了扑克。“不忙”是因为2018年夏天,卡防村遭遇有记录以来最强降雨,但村里10多公里排水沟渠和10多个蓄水池、山坪塘无一受损。已经3年没有清理的蓄水池、山坪塘内,淤积程度仍在可控范围内。

  早年的“跑山洪”经历,则是村民们闲聊的话题:1998年夏天,一场本不算大的降雨后,附近沟壑里的山洪夹杂着泥土石块冲入村里。村里的猪圈、房屋、耕地毁坏殆尽。再往前的上世纪90年代初,连续3年,卡防村均遭受严重伏旱。老人们口中从未干涸过的山溪,成了村民们抄近路的便道。

  大自然不只警告了卡防村。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1998年,全省土壤流失量9亿吨以上。其中,6成以上泥沙来自于坡耕地。这一年,金沙江的输沙量占长江总量的43%。

  “不采取措施不行了。”曾在卡防村驻点的原省林业厅厅长曹正其回忆:1998年,全省25度以上坡耕地有1300余万亩,每亩年产粮不足340公斤,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越是如此,农户开垦的热情就越高。于是,在盆周山区,不少村庄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死胡同。1999年10月初,按照中央部署,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至2000年5月底,全省120个县(市、区)的309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完成停耕。从此,“开垦荒坡”为一条红线。

  卡防村这片土地,首批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见证了工程试点和推广的全过程。

  1999年秋天,经技术人员勘测,先家南家的8亩坡耕地被划入退耕范围。“还的是生态林。”先家南记得,县林业局告诉他:造林费用每亩1890元,未来8年,他家的坡耕地要变成森林。“地已经抛荒三四年了。土层最多半尺厚,苞谷杆子最多能长三尺高。”找出开荒用的镐头,先家南垒石块、背土、打树坑……用了整整4年,8亩地的树苗成活率才最终验收合格。

  在卡防村,自1999年来累计完成退耕1100亩,并借助退耕还林完成1200亩荒山绿化。如今,全村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24.6%提升至去年底的50.8%,地表土流失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2厘米/年降至如今不足0.2厘米/年。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跑山洪”成为历史。

  目前,四川累计下达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近1600万亩,面积超过两个自贡市大小,位居全国第三。其间,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至去年底,长江干流四川段泥沙含量较1998年减少46%。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

       改革还林内容和方式,更看重造林、营林的经济效益,“生态银行”变现之路越来越宽

  12月6日,彭从兴拿到了6亩核桃销售款1.5万元。靠着这笔收入,这位巴中市通江县诺水镇诺水村农民,有望在年底彻底摘掉“穷帽子”。

  把坡耕地变林地,庄稼变林子,并不代表退耕还林已经大功告成。在1999年的试点之初,四川便确定“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思路。对退耕农户补偿造林款和粮食,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户前提下进行还林。

  “为此,我们还给退耕户核发了林权证。”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说,原以为这套“组合拳”能给退耕农户吃下“定心丸”,没想到随后的几年,各地纷纷反馈:群众仍有意见。

  “不仅要‘退得下、还得上’,还要‘稳得住、不反弹’。”包建华说,1999年开始的首轮退耕还林,四川划定了经济林和公益林比例。所有还林面积中,生态林占比不低于80%,经济林不足两成。补偿力度上,先是每亩每年300斤粮食,2004年后改为每亩每年230元现金。这笔钱,只能让农户“吃饱”,却无法“吃好”。

  2014年底,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之际,彭从兴主动填了申请表。他当时的想法是:坡耕地原本产值就低。还林之后,全家外出打工谋生。但村干部却告诉他:退耕之后,种什么树、怎么种树、谁来种树,都可以自己决定。

  于是,彭从兴和大伙以土地入股,成立了造林专合社和核桃专合社。年底,专合社不仅在全村800亩坡耕地上种下了核桃,还揽下周边三个村社的还林任务。连续3年,入股农户获得劳务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核桃今年首次挂果,户均核桃收入便有望突破1万元。

  “现在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守着这些林子,就能挣票子。”彭从兴说,如果一切顺利,明年村里的核桃产量有望在今年基础上翻一番。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方式和内容更灵活,更看重造林、营林的经济效益。”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4年来,我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始终坚持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因为退耕后营造的林子,更值钱了。”至今年,我省已下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63万亩。其中,贫困户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约60万亩。截至目前,约20万贫困人口通过退耕还林摘掉了“穷帽子”。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四川也开始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盘活还林地,比如:将非国有公益林补贴力度提升至15元/亩/年;允许在不改变森林公益性的前提下进行流转;试点集体林权退出制度……目前,相关改革均已进入总结经验阶段,预计近期将要在全省铺开。

  “试点区林业产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更坚定了我们坚持在‘不砍树’的前提下,打通‘生态银行’变现的路径。”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退耕还林的改革没有止境,未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 上一篇: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让全域旅游旺起来
  • 下一篇: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冲刺关键期如何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