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09月21日
□王晋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文雯
机器人“脑后”的机械臂“手持”话筒徐徐展开,走向现场嘉宾;以“墨子号”量子卫星为蓝本打造炫酷舞台……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式展演一直是关注焦点。
一场18分钟的开幕式展演背后有哪些考量?9月20日,记者提前探访,揭秘本届科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创意。
一条主线
北斗升空导航科技创新之路
本届科博会,开幕式展演主题为“科技引领、自主创新、众志成城、奋发有为”,整个展演以视频展示为主,舞台表演为辅,并以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成功作为主线。
展演分为序章“科技引领·北斗之路”“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高质量发展如火如荼”以及尾章4个章节。与往届展演不同,今年视频内容贯穿了整个18分钟的演出。
记者现场看到,视频展示从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到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的过程。运行中的北斗卫星从高空中照向中国的不同位置,串起各个部分。
第二章中,北斗照向武汉,着重讲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的生动故事和抗疫成就。第三章又分为“新基建催生新发展动能”和“大战略开创新发展格局”两个部分,展示5G、智能制造、远程教育等科技创新成果;当北斗照向京津冀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经济圈,一幅区域协调发展的壮阔图景呈现眼前。
结尾,飞向火星的天问一号在太空中与北斗卫星擦肩而过,“这也是一个视角的转化,象征着从我们的视角看宇宙,对未来有更加广阔和深入的探索。”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解释。
为什么选择以“北斗卫星”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因为北斗是中国高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座丰碑。”该负责人说,今年是北斗三号卫星的收官之年,这标志着中国人真正独立自主地拥有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体现出的自主创新,爱国奋进的精神价值,是激励整个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内核。”
一份巧思
体现国家战略下的四川担当
高精度编程激光光绘、交互影像数字技术、浮球矩阵、可变混响环绕声学系统……彩排现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在内容、舞台效果呈现的细节中,记者发现不少巧思。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18分钟的演出里,这首昂扬向上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反复出现,“我们准备了管乐版、流动版、辉煌版、合唱版四个版本,配合不同篇章的舞台效果,展现出积极奋进的磅礴气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第三章视频中,绿色线条延伸勾勒,四大经济区轮廓一一呈现。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占篇幅最长。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视频画面中,成都、重庆和中国(绵阳)科技城,三者正好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相互协同,共同发力。“对这一部分重点着墨,既展现出国家战略的气魄,也表明四川在国家战略中的担当。”
随着视频中对四大经济圈的介绍,前方舞台上,话剧演员用生动的演出诠释国家战略对个人的影响:工程师获得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发展大局;来自香港的青年到内地创业,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导游带着熊猫旅游团畅游巴蜀……
展演最终,舞台顶部的浮球矩阵呈红蓝亮色,共同组成一个立体的科博会会标。
“无论是视频的内容、台上的演出,还是各种舞台科技的运用,最终都是希望能够充分展示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成果,激励大家坚定信心,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奋勇向前!”该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