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李欣忆
12月3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小组讨论现场,两位参会代表不约而同讲到了松茸的故事。
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说,甘孜松茸在当地卖80元一斤,运到广州可以卖到300元。
“我们客机改货机,开通‘松茸航班’,从成都直飞日本。”川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鹰说,卖到日本的松茸售价约是当地收购价的20倍。
从甘孜的深山到粤港澳大湾区,再到日本,抓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松茸实现了利润的提升。
这其实反映了此次全会一个热议的话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四川怎么来融入?
新定位
扩大内需,厚植经济腹地优势
全会公报提出:要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认为,这一定位转化了我省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发优势、科教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国内大循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有完备产业体系、强大创新能力、超大规模市场、巨大内需潜力作为支撑。而四川拥有9100万人口,同时还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和超过670万户市场主体,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巨大。
如何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认为,四川应谋划打造内需市场腹地和优质供给基地。扩大内需,不仅在于创新消费方式,更需要满足更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近日,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迎来“新成员”——德国国家馆。至此,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已成功签约近40家商品馆,四川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逛欧洲”。从直播带货、国家馆等消费场景的打造、消费方式的创新,到评定省级步行示范街、培育省级消费中心城市等消费载体,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已成为我省提振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切入点,“‘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从生产、分配、流通三个领域共同发力消费。”
新路径
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适配性
光雾山红叶节,今年游客量同比增长33%——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带来了好消息。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客源结构有很大变化,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特别多,“往年这部分有钱有闲的游客,都去日本、加拿大看红叶,今年出不去,到网上一搜,发现光雾山的红叶好,就都来了。”
这也提出一个问题,习惯中高端消费的游客来了,怎么用优质供给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配性。”罗增斌说,全会提出的新精神,巴中需要好好学习领会、消化吸收,并抓好落实。
刘欣介绍,提升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配性,我省已经开展了许多探索。例如无接触配送、智能化服务等新业态模式加速涌现,在不断创新消费方式、营造消费新场景、创造消费新需求的同时,持续释放了消费潜力。围绕全新探索、全新赋能、全新体验三个维度,电商已成为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四川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4497.8亿元,逆势增长9.5%,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个季度持续降幅收窄。
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家德则认为,提升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配性,应该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协同解决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
新支撑
深化改革开放,打通阻碍循环的堵点
目前全国外贸依存度约为31%,四川仅16%左右——成都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冉辉给出一组数据。外贸依存度不高,与沿海地区相比,四川开放型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相对较小;但远低于全国的数据,也充分说明四川更需要扩大开放,以此来支撑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南向开放,特别是双机场的枢纽优势,将为四川的对外开放带来独有的机遇。”刘欣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强化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加强东向北向战略通道建设,构建国际航线、国际班列、长江航运、陆海多式联运协同运行体系。同时,更好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以物流通道建设促贸易发展,以贸易发展促物流通道建设”,使四川成为西部物流枢纽和节点,做强转口贸易、商品集散中心和贸易中心。
市州也积极回应,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共筑开放的朋友圈。泸州市委书记刘强说,将充分利用6大国家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慕新海表示,眉山将增强对外交往门户功能,加强多层次国际合作,争取更多重大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体育赛事在眉山举办,建设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和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