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12月25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现瑞
绵阳科技城新区是四川年内批准同意设立的第四个新区。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的2020年,四个省级新区先后获批设立,意味着什么?
时间与节奏
2月18日,宜宾三江新区获批设立。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获批成立;7月24日,南充临江新区获批成立。也就是说,在这5个多月里,平均一个多月就有一个省级新区获批设立。
为什么要设立省级新区?4月26日召开的省级新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现场会上,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此专门作出深入阐释。
他指出,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决定重点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有序布局省级新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这是事关四川发展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城和全省经济副中心;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开发开放平台,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有利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选点与布局
四个新区,分别设立在宜宾、成都、南充和绵阳。从位置看,位于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
为什么会在这些区域?四大省级新区分别位于全省经济总量第一、二、三、五的城市。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同时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而四大省级新区有三个落在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副中心”城市的“种子选手”。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于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加明确的“圈定”: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两相对照,在上述城市设立省级新区,就是要赋予这些地区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让这些具备发展基础又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城市乘势而上,更上层楼。
定位与路径
省级新区建成什么样?我们不妨从批复的文件中一窥究竟:
宜宾三江新区将构建“两区一廊一新城”的空间布局,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滨江山水新城。
成都东部新区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南充临江新区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绵阳科技城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和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简单找个“公约数”,就可以发现四大省级新区的一些共同点。
第一,创新。这就是说,新区建设不能走老路,要探索新路径;第二,成渝。这是从发展方向来说,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三,绿色。四大省级新区都强调生态建设,这表明省委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要避免因大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码绵阳科技城新区:
两个“有利于”背后的考量
□洪常青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尹勇
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绵阳科技城新区的批复》,绵阳科技城新区获批。
据绵阳市的相关工作方案,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具备两大意义——有利于更好履行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使命,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建设。记者采访绵阳市有关部门,解码这两个“有利于”背后的考量。
发挥资源和平台优势
绵阳科技城新区的谋划始于2020年上半年。绵阳科技城新区的获批,将在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
同时,绵阳科技城新区也承担着新任务:以全链条科技创新为主线,积极探索和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在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科技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助推绵阳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引领,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
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工作方案中提到,积极与成都、重庆合作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为推动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绵阳扮演着重要角色。绵阳科技城新区的设立将为相关探索提供重要支撑。此前,位于绵阳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科技服务机构,已在重庆市开设分中心,将科技创新服务拓展到更广范围。
根据工作方案,绵阳科技城新区还将深化与成都、重庆区域合作和发展联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协作共兴。
绵阳科技城新区已具备一定的创新产业发展基础,将发挥绵阳科技创新优势,建立产业和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上下游有机联动的机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而在城市建设方面,绵阳科技城新区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成果,例如草溪河治理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可拓展绵阳城市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助推绵阳建设I型大城市和全省经济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