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四川新闻联播|265个项目获奖 科技“蜀”光为国争光

​ 四川观察    2021年03月18日

在17日举行的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四川大学教授冯小明摘得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65个项目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获奖的项目都属于尖端科技和前沿技术,它们有何亮点?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一起来了解。

在获奖项目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47项,国际科技合作奖2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获奖项目以原始创新为主,有150 项、占到获奖项目总数的56.60%,标志着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而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冯小明教授更是扎根“不对称合成领域”20多年,如今,以他姓氏命名的“冯催化剂”和“冯反应”等原创性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四川大学教授 冯小明:我们就是研究发展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只生产我们想要的一种构型的化合物,使我们的生产工艺更绿色化、更高效、更经济,从而让药品也更便宜,让老百姓能用得起药。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在自然科学类和技术发明类项目中,由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获奖成果占到93.8%,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突破了传统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瓶颈,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获奖项目团队成员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郭锴:项目团队走出从理论到技术到成套装备的自主创新的道路,项目成果经过应用,实现了列车的连续供电,能够快速切除故障,实现牵引技术的节能供电,填补世界空白,达到世界性水平。

而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水稻广谱抗病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他们瞄准了有水稻“癌症”之称的稻瘟病进行基础研究,为水稻广谱抗病提供了“理论教材”,同时,科研团队还发现了水稻广谱抗病的新基因。

项目第一完成人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陈学伟:克服了以前我们品种育种过程中,育成的品种对于抗病性3到5年就容易丧失的这样的难题,我们现在,这样的抗病基因,让我们的水稻品种具有对不同稻瘟病菌产生抗性,而且经过反复多年种植,它的抗病性仍然保持。  

此外,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春光团队主持完成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药防治创新技术体系与示范性实践”项目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一等奖,该团队历经10年探索与攻关,阐明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有效指导了临床实践。

项目主要完成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谢春光:我们研发了16个医院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用一个参芪复方的序贯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大血管方面,改善症状的有效率能达到90%多。

此次获奖项目还瞄准了国家和全省重大需求,例如,电子科技大学“高速高精度ADC芯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突破了国外对我国高性能ADC芯片禁运和技术封锁,实现了高速高精度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芯片的自主设计,保障了我国导航测控、4G/5G移动通信等领域发展。

项目第一完成人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唐鹤:未来我们将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继续延伸,深度方面我们将继续研究速度更快、精度更好和功耗更低的这个芯片,包括新算法等等。那么在广度方面,我们将开发和研制更多类型的ADC芯片,满足国家(应用)的急需和工程的需求。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据了解,在这次的获奖项目中,由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有189项,占总数的71.3%;产学研合作项目有184项,占总数的70 %,通过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上一篇:从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榜单看创新方向
  • 下一篇:初心不改,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6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