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藏香猪“拱”出致富路

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13日

放养的藏香猪。

新修的圈舍。

“白垭乡藏香猪正在火热预售中,欢迎大家咨询订购。联系人:张海清;订购电话15984742660。”12月7日开始,几张漂亮的藏香猪照片配着以上这段简短的文字在德格县干部群众的微信朋友圈刷了屏,以该内容制作的文章也被转发到了多个微信群,当天便获得了超过1000的阅读量。

张海清是德格县白垭乡党委书记,以上这条消息正是他通过微信发出的。

一个乡党委书记,怎么突然成了“猪贩子”?8日上午,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张海清,一探背后的故事。

■德格中心报道组 曹梦 本记者 刘小兵

转变落后思想观念 

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我在微信上推销的藏香猪全是我们乡上去年‘退出’的日火村和今年计划‘退出’的尼珠村贫困户自己养的。今年,两个村的贫困户共养了95头藏香猪,有38头能出栏。为了寻找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增加百姓的收入,我便想到了利用微信进行预售。现在我们已经预售出了11头,毛猪32元一斤,鲜猪肉35元一斤。”张海清笑着对记者说。

白垭乡距离德格县城45公里,多为半高山地带,土地稀少,气候寒冷。村民们主要种植土豆、青稞、元根等传统农作物,羊和牦牛是乡里的主要牲畜,但基本不会出栏卖钱。日火村是白垭乡7个行政村中的3个较为贫困的村之一,全村63户、279人中,有17户、83人是贫困户。

据当地人介绍,在几百年前,白垭乡的群众也有养猪的习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养猪的人渐渐地变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养猪成为了当地人不会做、不屑做的事情。日火村是该乡较为偏远的村庄,所以该村群众对于不养猪的习俗也尤为坚定。

由于交通不便、资源缺乏,去年,日火村被定位“摘帽村”。要摘帽就得有产业支撑,基于该村具有养羊和牦牛的习俗而且人烟稀少、海拔适中的条件,乡党委、政府认为可以引导村民走养殖藏香猪这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

为转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百垭乡党委、政府一方面走村入户做思想动员,承诺提供猪苗、饲料、技术和帮忙解决销路问题,另一方面将养猪作为享受其他脱贫帮扶政策的先决条件。经过反复动员,村里的贫困户终于全部答应养藏香猪。

去年初,白垭乡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合作社”要求,以“打造一个品牌、构建两个平台、发展三个产业”的产业扶贫思路,利用30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在日火村成立了“德格县白垭乡日火村得起合作社”,并拿出38250元的产业扶持基金,从乡城购买了45头藏香猪幼崽,分配给17户精准扶贫户养殖。去年年底,日火村成功出栏藏香猪28头,让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了5000余元。日火村也凭着养殖藏香猪的收入和其他扶贫政策的落地,顺利实现了“摘帽”。

日火村村民布呷一家总共有8口人,除了27岁的大儿子偶尔外出务工外,家里的其他人要么多病,要么年纪太小都几乎不能创造经济收入。一家人主要依靠靠国家政策性补贴过日,生活十分艰辛。去年,布呷在乡党委的引导和支持下,养了3头藏香猪,其中母猪还生了4头猪崽。年底,出售成猪和猪崽收入了8000多元。

白垭乡其他村民把日火村贫困户养殖藏香猪的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迅速转变了对养猪这件事情的看法,有的村民还直接表达出了想养藏香猪的意愿。

看着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白垭乡党委、政府认为养殖藏香猪这篇“文章”有写头,值得推广。于是乡党委号召日火村贫困户将自家的11头藏香猪幼崽拿出来,由合作社的名义集体养殖。此举既增加了日火的村集体收入,减小了返贫风险,又留住了“猪种”,降低了养殖的购买成本,为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

变“输血”为“造血”

“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尼珠村是白垭乡的计划今年‘退出’的贫困村,自然条件比日火村更加艰难。

今年尼珠村有53户农牧户实行了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用水、用电、通路、通讯、通网络信号和通广播电视“六通”难的问题。生活环境改善了,如何增强尼珠村群众的“造血功能”,让其顺利脱贫而且不再返贫呢?白垭乡党、委政府在深思熟虑后,认为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学习日火村的经验,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热火、尼珠两村“抱团取暖”。

今年4月,白垭乡党委、政府在多次走访听取日火、尼珠两村群众的意见,并征得两村村两委班子同意后,正式决定让“尼珠村兴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日火村得起合作社”抱团取暖,打捆使用产业扶持基金,将日火村全村63户,279人和尼珠村75户、378人全部纳入了合作社。随后,尼珠村参照日火村去年的模式购进了一批藏香猪仔,两个村的藏香猪由合作社统一养殖。此举,迅速扩大了白垭村的藏香猪养殖规模。

“去年,日火村贫困户通过养殖藏香猪顺利脱贫,让我们尼珠村的很多人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大家致富的愿望高涨。藏香猪养殖项目在我们村落地后,大家都对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群众之间经常都相互鼓励‘国家的政策好,我们自己也要加油干’。”记者在电话采访白垭乡尼珠村第一书记斯郎尼玛时,他这样告诉说道。“目前我们村的藏香猪已经预售了6头,按每头140斤计算,村上的21户贫困户户均可增收1400元左右。”紧接着,斯郎尼玛在电话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前,我们村大多数人都是靠天吃饭,有少数人出去打打工,收入也不高,一年到头能解决家人的温饱就已经很不错了。如今,多亏精准脱贫的好政策,我们不仅搬到了山下通水、通路、通电的地方,还养上了藏香猪,生活比以前有了大的改变,大家的心里都踏实多了,也更有干劲了。”尼斯村村民斯接过斯郎尼玛的电话激动地对记者说。

张海清介绍,起初白垭乡党委、政府也计划引导群众养牦奶牛、养鸡和养羊,但是因为白垭乡距离德格和白玉的县城特别远,不能保证奶源的新鲜,而且多为高山地形,狼和野狗很多,养鸡和羊都很可能半途而废。经过综合研判,乡上才决定将养藏香猪作为全乡的主打脱贫产业。

日前,德格县农牧和科技局打捆产业扶持资金300万元,在尼珠村修建的集320㎡的猪圈、700㎡的放养场和150㎡的活动板房为一体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以及面积2700㎡的蔬菜大棚主体和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预计明年年初全部投入使用,将实现年养殖藏香猪150头,出栏120头。同时,白垭乡也正打算加大藏香猪养殖在全乡的推广力度。

“你认为藏香猪养殖会不会成为白垭乡的产业支撑?”记者问道。

“一定会!”张海清信心满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张海清向记者透露,明年白垭乡还将尝试引导日火、尼珠两村群众自行散养藏香猪,因为这样能逐步减少群众对合作社的依赖,进一步激发其内生动力,增强其造血能力。同时,张海清也表示,要想让藏香猪养殖在白垭乡形成规模,成为群众脱贫奔康的支柱还需要走市场化道路。目前,白垭乡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寻找优秀的技术团队,计划通过合作将藏香猪养殖基地和蔬菜基地外包,由技术团队负责藏香猪养殖和蔬菜种植等具体运营管理,尽早实现产业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品质优质化的种养殖产业发展模式。




  • 上一篇:新龙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