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1月17日
甘孜县村民正在筛选青稞粒。本报记者 王明阳 摄
■本网记者 马建华
甘孜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圣洁的雪山,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还有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甘孜魅力足以吸引每一个旅行者。一曲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为全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齐名的三大藏文化发祥地之一。
现实之痛 消除贫困顽疾
贫穷,人类社会的顽疾,与文明发展相伴相生。作为四川发展严重滞后的民族地区,甘孜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
甘孜州坐拥四川省较为富集的旅游、水能、矿产和农牧业资源,然而,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发生率比全省高出10个百分点的甘孜州,面临着一系列常态化的艰难:幅员辽阔,农业用地占比却极低;群山秀美,但贫困覆盖面广、程度深;雪域茫茫,每年无论基础设施建设,抑或耕种作业,最多只有半年时间;农牧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低、观念普遍陈旧,偿还历史欠债尚需时日……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世界发出庄严承诺。而此时,甘孜州“量大、面广、程度深”的贫困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没有根本扭转。全州18个县(市)均为省级重点贫困县(其中,石渠、色达、理塘、德格、甘孜5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360个,贫困户4.8433万户、贫困人口19.74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9%,分别占全州农牧区2679个行政村和93.97万农牧民人口总数的50.77%和21.01%。截至2016年底,全州还有1080个贫困村和13.3万多建档贫困人口。2015年底,全州尚有111个乡不通油路,450个村不通公路,2293个村不通三网宽带,1725个村收看不到州县电视节目,123个乡没有幼儿园,1491个村卫生室未达标,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仍然突出,15.3万平方公里的甘孜州,耕地面积仅148.05万亩,全州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年均气温最低-1℃最高仅15.5℃,温差大、霜冻期长,绝大部分耕地只能一年种一季。
数据背后,是甘孜州脱贫攻坚的现实之难。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起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是向全党全国发出的脱贫攻坚进军令!
久久为功 改写贫困历史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回望来路,甘孜州脱贫成绩举世瞩目。甘孜州扶贫开发主要经历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年)、新十年扶贫开发(2001—2010年)、“十二五”扶贫开发(2011—2015年)的前三个阶段和目前的脱贫攻坚(2016—2020)第四个阶段。2000年,甘孜州9个国定、省定贫困县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10年,通过十年扶贫开发,全州有32.07万人基本实现“越温”目标。“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交通银行以及中粮集团4个国家机关与央企分别定点帮扶色达、德格、理塘以及石渠、甘孜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浙江省东西扶贫协作、广东省和省内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了18个县(市)全覆盖,全州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36.93万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19.74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41.08%下降到2015年的21.26%。
愚公移山,久久为功。知易行难,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甘孜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启动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藏区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千桥”工程等专项扶贫行动,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绝大部分群众已由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入到加快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阶段。
如今的甘孜大地,柏油路、自来水、宽带网、有线电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在大渡河畔、金沙江边、雅砻江源头,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经过两年的精准扶贫战役,甘孜州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既是一场关乎全局的攻坚战、一场任务艰巨的攻坚战、一场创造历史的攻坚战,也是一项全局性的重大任务、一场没有退路的关键决战、一次改写贫困历史的重大机遇;甘孜州围绕产业扶贫持续攻坚,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推进农旅、牧旅、文旅深度融合,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拓展3个百公里脱贫奔康产业带建设成果,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成片成带成规模推进产业扶贫;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的对接合作,充分利用“圣洁甘孜”知名度,强化区域品牌打造,实现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全覆盖。围绕就业扶贫持续攻坚,扎实开展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动员州内大中型水电企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员、湿地保护员、草地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围绕教育扶贫持续攻坚,有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9+3”中职教育,100%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绝不让一名适龄学生辍学,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绕健康扶贫持续攻坚,大力实施健康甘孜“2030”行动,深化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坚决打赢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100%。围绕生态扶贫持续攻坚,加强脆弱地区生态建设与治理步伐,着力完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充分发挥生态综合效益。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手段,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正在甘孜大地蓬勃开展,众人拾柴汇聚起澎湃的“巨能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