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6月07日
村干部与村民们共话未来。
◎谢臣仁 本网记者 田杰 文/图
6月4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距新龙县城约40公里的乐安乡卡娘村采访时,在位于村口的文化院坝上遇见包村干部四郎绒登与村支书白玛其麦。当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半开玩笑地说:“你别看我们现在是‘四好村’,以前那可是有名的‘四靠村’呀!”
面对记者的一脸惊讶,他急忙解释道:“我们村坐落在雅砻江右岸的杜然山半山腰,海拔3221米,村民们种地靠经验、收成全靠天、钱粮靠救济、饮水靠人背,你说我们是不是名正言顺的‘四靠村’?”说话间,他陡然话锋一转:“我们村在这几年确实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你看,我们的文化院坝大不大气?村民的房屋漂不漂亮?村庄整不整洁?……”在接二连三的反问之后,他用近乎炫耀的口吻向记者说道,“在我们文化院坝大门外,挂有五块‘金字招牌’:一个是省‘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一个是省级‘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幸福美丽生态文明示范村,一个是省级文明村,一个是州级‘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幸福美丽生态文明示范村,还有一个是州级‘四好村’。这五块‘金字招牌’,足以印证我们村的发展和变化。”
在540多平方米的片石文化院坝内,10个用片石砌成的花台、10个1米高的绿色铁质雕花栏杆将整个院坝围了起来;在院坝的右前方,一根10来米高的铝合金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而院坝的左侧和正前方,整齐地摆放着6个3米高、3米宽的钢架结构双层玻璃宣传橱窗。橱窗内,精心制作的宣传内容格外引人注目: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诚信包容、孝善为先、感恩奋进”的村民精神,到“孝善立村、依法治村、生态美村、文旅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从“保护环境用加法,越加越美、治理污染用减法,越减越少、致富奔康用乘法,越乘越快、革除陋习用除法,越除越新”的加减乘除,到“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喜事俭办、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从“凡事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到“打架寻仇害处大、依法办事好处多”的法治宣传;……正当记者看得津津有味时,恩珠、觉来等三位六七十岁的村民老远就在招呼白玛其麦。几分钟之后,他们径直走进文化院坝,并习惯性地坐在长条木椅上或地上边晒太阳边聊天,那爽朗的笑声、喜悦的表情,让人为之动容。
拥有45户367人且于2016年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的卡娘村,如今仅剩下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8人。为巩固脱贫成果、创建州级“四好”村,去年政府投资736.15万元,实施了村民庭院硬化、村内“五改”、住房“六改”、公厕新建、文化广场、新风培育“六大”工程。与此同时,投资377万元,相继实施完成了通村路、村内道路和入户路硬化工程、村级文化室、卫生室和活动室“三室合一”及其附属工程、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工程、8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文化健身场地建设工程、村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以及户“三有”建设工程。伴随着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优质高效的施工建设,如今整个村庄面目为之一新。为让住上好房子的村民们尽快过上好日子,村“两委”及时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眼下,100亩黑青稞、200亩高原油菜、45亩紫皮洋芋长势良好,拥有900只藏鸡和90头犏牦母牛养殖规模的两个养殖合作社同样也经营有声有色,今年村民可望实现人均增收800元,集体经济也将由此实现新增长。同时,村上正在组织村民联动发展特色民居旅游,力求实现多产业发展、多渠道增收;为让村民养成好习惯,村“两委”采取统一规划设计、技术人员指导、群众自主建设的方式,创新实施每户9平方米的洗澡间、洗衣间、卫生间“三间合建”工程,并统筹使用帮扶资金为贫困户发放洗脸盆、洗脚盆、毛巾、牙刷、牙膏等日用品,教育引导其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为让村民形成好风气,村“两委”按照“摆整齐、整干净”的要求,大力实施实施房前屋后大整治、杂物堆放规范化、房屋周边大绿化以及“门前三包”责任制、公共区域每周“一清扫”制以及法治宣传常态化,引导村民形成讲卫生的好风气,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如今,全村不仅实现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而且实现了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其实,卡娘村仅仅是新龙县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采访中,县委书记泽仁汪堆告诉记者:“新龙县将严格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坚持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以‘润育工程’五大行动为抓手,典型化推进‘四好村’建设,全域化开展文明创建,力争到2020年全县60%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80%以上的村建成州级‘四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