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幸福之城的和谐乐章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雅康高速泸定互通。

美丽校园,学生乐园。

改造后的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泸定县委宣传部 文/图

9月15日,王蔚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配文“红城绿谷·康养泸定,这座宜居、宜业的小城,能给人稳稳的幸福。”

王蔚是内地人,也是泸定创客,在四川民族学院就读期间就开始创业。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入驻泸定县创业孵化中心,成了百世快递的泸定代理。现在,他已在泸定结婚生子、买房留驻,还把父母接到了泸定。

“你为何愿意在泸定安家?”面对询问,王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在泸定创业,享受了税收、贷款、补贴、铺面租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现在泸定的创业环境不错,打算长期留在这里发展:这里的气候、环境和风土人情也很好,所以就把家人也接过来了。”

王蔚在泸定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在泸定幸福生活的却不只王蔚。

绿水青山金饭碗,好山好水好生活。泸定是一片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人杰地灵、民风朴实的乐土。建州70年来,该县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近年来,该县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实践稳步向前,全县更加宜居宜业,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处处演奏者幸福的和谐乐章。

人在泸定幸福满满

今年夏天,72岁的多吉扎西老人过得很愉快。几年前刚随子女从家乡色达县搬入泸定城区的花园城小区时,他还有点不习惯,因为住在小区里的人来自北路片区的太少,他很难找到可以用藏语交流的朋友。但这几年,从色达县、甘孜县等地搬来小区的人越来越多,他在小区找到了“家”的味道。现在,只要不下雨时,多吉扎西老人就会在晚饭后,邀约三五个老伙计,顺着滨河路在泸定城里逛一圈,看看花草树木,和其他散步的熟人聊上几句;然后回到县城广场,看别人下几局象棋,跳几支广场舞。

这几年,多吉扎西很少生病,心情也很愉快。说起在泸定的生活,老人说:“这里不冷、不干,海拔不高,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光彩亮化做得都很好,还有健身设施和休闲场地,物价比较低,人们很友好,是一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

“碧水青山环绕,蓝天白云常伴”。泸定海拔适中,高山环抱、大河滋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晴朗少雨、环境优良,是地理学上最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绝佳的康养圣地。

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同时,泸定还以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为抓手,不断提升城镇的外貌、内涵和“温度”。尤其是近年来,泸定围绕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小康新泸定”总体目标和“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要求,把实施好城乡提升战略,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完善城乡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以“改造环境、提升基础、完善配套”为核心,以大力实施城镇规划、旧城改造、新城推进、集镇建设、新村建设、城乡环境、文明素养 “七大提升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基础建设,规范城乡管理,全力提升城乡品质,取得了显著效果。

近年来,泸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投资6500万元,完善城乡污水处理,11个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运行;启动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和冷碛镇、兴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老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项目,实施“厕污共治”3629户,建成旅游厕所41座,全县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村占61.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村达84 %;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开展泸桥镇海子环环村等5个州级生态村创建。

近年来,泸定城乡提升统筹推进。全面提升老城。认真落实“片长制+街长制”要求,持续开展“净美泸定 精细管理”专项行动,严格管理“九子一线”,重拳整治城乡“九乱”,在今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完成县城区主要街道风貌改造,推动背街小巷的综合性改造,开展路灯照明设施安装工程,实现照明系统“智慧化、节能化”;推进供排水、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瑞金路、得志街改造提升,基本实现城区道路提档升级。

大力建设新城。泸定新城基本完成BT项目清算,完成大坝安置房(一期)所有房屋内部装修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四川民族学院选址片区实物指标调查,有序开展150亩土地征地协议签订工作;加快推进新城田坝片区拆迁工作,完成104户倒房工作,基本实现下田坝、杵坝片区规模拆迁。

同时,泸定还大力实施城乡庭院绿化,建设美丽村寨,大力实施“河变湖(湿地)”工程,优化康养环境,美化景观风貌。

如今的泸定,气候好、生态好,景致更好,城镇美、乡村美、人文更美,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泸定生活并收获幸福。泸定这个康养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家园。

泸定创业信心满满

穿着整洁优雅,举止礼貌大方,姣好的皮肤、面容,妥帖的配饰、妆容……第一眼见到翁姆时,记者不相信几年前她还是一个放牛姑娘。

翁姆出生在甘孜县的一个偏远牧区,几年前在脱贫攻坚政策的鼓舞下,来到泸定县创业,开了一家阿吗啦藏餐。现在她的藏餐店,生意不错、收入可观,翁姆在用心向他人分享家乡美食的同时,也让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生活。翁姆告诉笔者:“在来泸定以前,我以为自己要与草原和牛羊相伴一生,像父辈一样风餐露宿、终日劳动来维持生活。是泸定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特别要感谢泸定人社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刚来时什么都不懂,很多政策都是他们给我讲的,创业享受了很多支持政策。我会在创业路上走下去,相信也会越走越好。”

在泸定,同样相信创业路会越走越好的还有葛新柱。他是泸定本地人,几年前退伍回到出产高品质水果的泸定老家。为了把“家乡的味道”分享给他人,几年前他开始在网络上直播推广黄草坪苹果,不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此启发,他开办公司,在线上、线下宣传、销售泸定的土特产。现在,已经成了泸定的农特产品“推广大使”,不仅自家的产品卖得好,还经常帮当地群众销售各种特产,大家都称赞他“退伍不褪色,返乡有作为。”

现在葛新柱已是泸定小有名气的优秀创业者,经济条件宽裕,把乡亲农产品卖得好、卖出了高价,每次把钱递给乡亲们时,他由衷欣喜、很有成就感。葛新柱目前的愿望是,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打响泸定优质农产品品牌,让泸定特产不愁卖、卖得好。他说:“我当初创业,就依靠了家乡通网、通路的基础条件,也享受了创业奖补政策,一定要闯出样子,带动大家富起来。”

与葛新柱一样,想通过创业带动家乡发展的还有90后小伙梁智鑫。文质彬彬的他已在沿海打拼多年,有着不错且稳定的工作。今年3月他却毅然回到家乡泸定德威,建了养猪场,成立了兽医服务中心。从那时起,他就整天泡在猪舍里,虽然又脏又累,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说:“我就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帮助家乡人解决了养殖路上的技术瓶颈,被大家认可和肯定,再脏再累也很值得。”

外来创业者翁姆、退伍创业者葛新柱和返乡创业者梁智鑫,都在泸定迈出了创业步伐,收获了无悔青春,他们的经历和面貌,也展现了创业群体的自信风貌,体现出泸定创业环境日益良好。

“业兴方能民富,乐业方能安生”。建州以来,泸定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现代产业顺利起步;近年来,该县更坚决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紧扣全县整体工作布局和产业发展思路,严格落实各项创业支持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培养壮大市场主体。今年上半年,该县审核了7户创业担保贷款,1户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担保贷款;及时解决入驻孵化基地人员、入驻孵化基地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国家提出“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后,泸定更全力做好创业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1.88万元、价格补贴1.032万元。

随着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泸定的市场主体数量也在平稳增长。据泸定县工商局统计,2019年该县境内共有企业88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8个、个体工商户5926个;目前该县共有企业98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62个、个体工商户6348个,以上三类市场主体均有增长。

大渡河畔希望满满

今年8月,肖华帧几乎每天都是笑醒的——看着地里的花椒一天天成熟,又是一个丰收年。

肖华帧是一名16岁的学生,来自泸定县兴隆镇的高山贫困村——化林坪村。她家里有五口人,地不多,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没啥文化也没有技术的父亲肩上。原本一家人还可以勉强度日,但几年前奶奶一场大病,让家里负债累累。看着父亲整日为还债操心,她想帮忙却使不上劲,只能在心里发愁,一度还影响到自己学习状态。

好在,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扶贫工作队到来村里,成了整个村脱贫致富的“加油站”,也为她家带去了希望。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化林坪村定规划、教技术,发展花椒种植,实现产业扶贫。肖华帧家里种了几亩花椒,靠着这几年卖花椒和其他收入,当年奶奶生病和后来家里办事欠下的债务,还清了。

肖华帧家卖花椒还债的经历,只是化林坪村在脱贫攻坚政策下实现蜕变的一个列子,而化林坪村的蜕变也只是泸定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古至今,“小康”一直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但贫困却是长期是幸福生活的阻碍。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泸定一直在为减贫事业不懈奋斗;近年来,泸定更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举全县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2014年,泸定县精准识别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3户、10493人,贫困发生率为15.6%。到2017年底,该县已累计减贫2716户、9428人,实现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58%;201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第二批和全州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份,并荣获“全省2017年摘帽工作先进县”殊荣。2016年以来,该县整合各类资金3.77亿元,有效实施562个项目建设,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乡乡建起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2019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61元,实现“高质量扶贫”“高标准脱贫”。如今泸定不仅坚决巩固和提升了全县脱贫成果,而且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探索步伐,小康之梦在泸定已经实现。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头”。目前我州全力推进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康泸新一体化协同发展”,这对泸定而言又是一个发展机遇。

据悉,泸定将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通区域间基础设施梗阻,补齐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大力推进“两桥三山一带多点”旅游开发,以“产业一盘棋”为导向,以全域旅游为总揽,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由点状独立发展向带状集群发展转变,由单一产业发展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转变,全力融入并力争助推“康泸新一体化协同发展”格,推动率先崛起、高位发展,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基本规划上,泸定将按照“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城镇一体化、产业一盘棋、生态一根线”工作思路,秉承绿色发展、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区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品质提档升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在争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全省和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基础上,将泸定打造成为全州“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康养产业优先发展示范区”“康东商贸物流集散地”“国家级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甘孜州旅游集散地。

70 年风雨兼程,70 年砥砺奋进; 70 年春华秋实,70 年成就辉煌。宜居宜业,步入小康;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大胆融入区域发展。建州70年来,泸定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孜特点和泸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谱写了从封闭、贫穷、落后到开放、脱贫、文明的恢弘篇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天的泸定,基础完善、产业崛起,干群奋进、目标明确。今天的泸定,不仅是红色名城、康养圣地,更是幸福之城、希望之城。





  • 上一篇: 康定市应急救援插上“航空之翼”
  • 下一篇:绿色之城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