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五大富民模式”开启脱贫攻坚新常态

甘孜日报    2017年08月29日

 

种植合作社让村民喜笑颜开。本报资料库图

  我州怎样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怎样扎实推进全州脱贫攻坚持久攻势?近日,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夯实强化攻坚举措,我州围绕长效抓全面、聚焦机制促落实、立足增收抓产业,不断深化旅游富民、产业富民、就业富民、生态富民、电商富民“五大富民模式”,开启全州脱贫攻坚新常态。”

  ■邱志娟 本报记者 宋志勇

  深化“旅游富民”模式

  依托资源鼓足“钱袋子”。成立旅游资源管理委员会,规范创新开发景区景点,探索推进“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就业+保险”的景区开发模式,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穷人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脱贫之路。如稻城县亚丁村依托亚丁景区发展年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1900元增加至5.9万元,在全州率先实现脱贫。 

   打造产品扩充“钱袋子”。开发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农牧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山地、文化等旅游,提升回游率。打造26个特色旅游乡镇、46个精品旅游村寨、三星级以上乡村酒店84家、省级民宿达标68户,培育旅游扶贫村91个,引导扶持3000户贫困户、100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促进脱贫增收。

   开发商品装满“钱袋子”。围绕“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等资源,开发“蓝逸冰淇淋、雪域俄色茶、阿西土陶”等“名、特、精、优”旅游商品20余个。建立覆盖全州的旅游电商平台,推动在线宣传、营销,帮助形成稳固的市场和客源。如去年稻城县拉木格村仅线上销售野生菌干片实现收入1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76元增加至7000元,集体经济由“零”变为34800元。

   深化“产业富民”模式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旅则旅”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如今全州366个贫困村已落实特色产业基地124297.2亩,各类牲畜总增42813头(只、匹),建成圈舍510个、牲畜暖棚171座;建设合作社77个。

   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通过政府引、企业投,全州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初具规模,“三带三园两区一基地”产业示范初见成效。建成优质粮油基地4.7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0.8万亩、绿色蔬菜基地1200亩、羊肚菌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目前已建设炉霍县百合花种植基地822.2亩,雅江县已生产菌袋52万袋,道孚、雅江、理塘、泸定种植黑木耳85.92万棒;石渠县藏系绵羊保种扩繁基地组建基础群1500只,引选种公羊40只。

   着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83个,其中贫困村新建合作社77个。

   深化“就业富民”模式

   着力强化就业促进。积极推进“一库五名单”建设,落实就业帮扶措施和奖补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统计贫困劳动力85405人,将有就业意愿的65826名贫困劳动者纳入就业帮扶范围,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11场次,就近就地吸纳1754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5228人、灵活就业4859人,促进287人实现创业。

   着力强化技能培训。以“创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扶贫专班”为载体,以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者意愿为导向,开展民居接待、摩托车维修等各类技能培训30余场次,培训贫困劳动者2581人,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举办扶贫专班47期,培训合格2047人、推荐就业1533人、实现就业1052人。

   着力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基层就业服务窗口建设,启动全州100个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把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帮扶等帮扶措施送到贫困群众身边,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活动187场次、输送岗位6059个,开展就业政策宣讲100余场次。

   深化“生态富民”模式

   建设“三个示范带”。推进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建成特色林业产业基地94.96万亩,培育涉林加工企业76家、林业合作社61家,22个林产品获得“三品一标”登记认证,通过启动366个村产业扶贫项目,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依靠生态产业脱贫2.87万人。

   兑现“三项补偿”。三年来,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5773.08万亩,累计补助85152.95万元,惠及320个贫困村、791733463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57元。实施禁牧补助45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7963万亩,累计补奖15.7亿元,惠及牧民19.97万户88.312万人,年人均增收650元。

   开发“三类用工”。2017年,聘用生态护林员、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聘用生态护林员、天保工程国有林管护聘用贫管护员共计6814人,平均年人均增收6027元。

   深化“电商富民”模式

   突出电商扶贫这个重点。开展电子商务脱贫奔康工作,实施“1+N”精准扶贫计划和电子商务“领头雁”示范行动,积极培育扩大行业主体队伍。实施“十村十企”电商示范、“圣洁甘孜”网上营销、“甘孜臻品”直通车,重点打造贫困村农特产品标识包装,促进网络营销,进一步扩大农特产品销路。

  夯实商品流通这个基础。加快贫困县(市)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地+电商+物流+扶贫”产供销一体化项目,解决贫困县(市)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启动“农商互联”行动,打造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新型农特产品供应链基础建设,实现农特产品优质优价。

  做实服务中心这个枢纽。依托“圣洁甘孜”品牌,发展“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申报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8个,加快建设1个州级、2个县级、5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促进电商平台、特色产品、消费人群之间无缝连接。


  • 上一篇:我州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 下一篇:公益广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