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0月18日
面对五年来我州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广大农牧民群众欣喜若狂:“我幸福,脱贫致富全靠党!”
产业富民助脱贫。
炉霍县高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杨孝康 摄
脱贫牧民喜开怀。
道孚鲁都新村展新颜。
■本网记者 田杰
●富裕与贫穷,就像阳光与阴影那样紧紧相随映衬。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牵肠挂肚的焦虑,也成了全州干部群众深植于心的痛。
●这是一段相当抽象的文字:“我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
●这是一组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全州依然还有1360个贫困村4.8433万贫困户和19.7464万建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全州农牧区人口的21.01%。
●这是一张接力攻坚的成绩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全州已消除贫困村280个、贫困户36218户和贫困人口149996人,贫困发生率从6年前的21.04 %降至13.7 %。
●这更是一份今年攻坚克难的“作战图”:泸定县“摘帽”,366个贫困村“退出”、11787户48524名贫困人口脱贫。
如今,整整9个月过去,我州攻坚战役推进如何?决胜战果收获怎样?国庆前夕,记者行走甘孜大地,真切感受到我州脱贫攻坚的蓬勃脉动和扑面生机。一场决战贫困的攻坚样本,以浓烈的色调绘就的一幅壮美画卷正在116万甘孜儿女眼前徐徐展开……
攻坚不畏难,变化在眼前
“旅游+扶贫”,连台好戏精彩上演
“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在短短三年间发生的变化可谓是一飞冲天!”10月2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俄达门巴村时,来自省委统战部派驻该村第一书记井钟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道。
坐落在国道318线左侧的俄达门巴村,在三年前还是康定市出了名的贫困村:破败的村庄、散落的牧户、贫穷的牧民、简陋的设施、萧条的景象,使得风景秀丽的俄达门巴在美丽之中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贫穷落后的“情景剧”。然而,伴随着3年前木雅泽朵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8亿元资金的投入,伴随着去年8月5日我州首个以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度假景区、全国首个以体现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区在俄达门巴旅游景区盛大开园,一场神奇的“让美丽战胜贫困”的连台好戏在俄达门巴这个“迁徙过来的部落”正式精彩上演,进而书写出了三年“大变样”的传奇——牧场变成了景区,牧民变成了股民,牧民定居房变成了旅店、村民变成了市民。
走进俄达门巴村,给人的直观印象,除了美丽就是大气:规范的布局、精美的房屋、别致的景观,宽敞的道路、明亮的路灯、整洁的环境,醒目的标识、乐呵的牧民、往来的游客。行走其间,既让人触景生情,更令人叹为观止。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透过从‘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这一悄然发生的‘四变’,俄达门巴村精彩演绎出了一个个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故事。公司采取‘政府+公司+景区+农户’的方式,将村里空置的49套牧民定居房以资产入股方式进行集中打造,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全村171户724名牧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公司与村集体按照8∶2的比例,对景区收入进行分红。去年全村分红85万元,今年的保底分红恐怕要上100万元。”
从贫困村到旅游景区,从最穷牧民到股民,俄达门巴村“艳遇”全域旅游带来的“变形记”让70岁的村民日泽乐开了花:“3年前的村子,萧条落后,我家算是全村37户贫困户中最穷的一户;一年之后,村子被打造成了景区,我家的牧民定居房也被改造成游客接待住宿房。而今手捧旅游饭碗,一夜之间就脱贫了。脱贫的感觉真好,致富奔康的信心大了劲头也更足了!”
风景是资源,游客是财富。旅游与扶贫的巧妙“联姻”,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在脱贫奔康的征程中,津津有味地吃上了“旅游饭”。
9月29日中午,记者来到道孚县八美镇中谷村。65岁的村民泽翁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今年国庆黄金周我们就要发财了!”说话间,他顺手指着那幢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房子,“这是康定地震后政府给我家建的两层楼300平方米的藏房,如今已被众奥公司打造成了民俗主题酒店。你看,房前是石林,房后是森林,二楼有一个观景台,白天可看风景,晚上可边喝咖啡边赏月。你看,国庆黄金周还没到,听说酒店的房间早已被预订完了!去年,我与公司签订了20年合同,公司每月按室内每平方米15元和室外院落500元支付租金。去年因装修,我收取了10%的租金6000元;今年试营业,我将收取20%的租金12000元。租金每年增长10%,到第10年时,我家每年仅收房租就可以稳稳当当挣6万元。同时,川康公司租了我家10亩地种油菜,每年租金4800元。手中有了这两块‘宝贝’,我家3口人想不脱贫致富都难!”
村支书科洛告诉记者:“康定地震发生后,全村184户人家的房屋绝大部分严重损毁,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党和政府在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帮助我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同时,让我们走上了‘景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脱贫致富路。如今,村民租房、租地有收入,打工、牵马有收入,在景区就业有收入,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还让村民有收入;10%的景区门票收入返还和10%的产业发展基金入股分红,同样也让村集体经济有收入。震后3年间所发生的变化,确实让我们做梦也没想到!”
位于剪子弯山半山腰的雅江相克宗村,被网友誉为“骑游之村”。9月30日中午,记者在相克宗村看到,几乎每家人门口都有“骑游”“自驾游”等字眼。在一家名为“阿志玛青年旅社”前,老板阿志玛告诉记者:“我开设的旅社几乎已成了游客体验民宿的必选点,而在此之前,我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采松茸和传统种植,收入极不稳定。尽管川藏线上游客很多,但从没想过开旅社,直到一名来此借宿的游客点拨之后,我才将自己的房子改成了‘阿志玛青年旅社’,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随后县上整合上亿元资金,集中打造318国道经济带,我们村也随之成了重点打造的3个接待点之一。在政府投入上千万资金集中打造后,香格宗村就马上从“乌鸡变成了凤凰”,全村都搞起了旅游接待。每年的夏天和秋天是旺季,最多时全村20多户村民一天要接待上千人。我开的这家旅社能同时接待游客上百人,在抛开成本后,年收入早已突破了20万元。村民们因吃上了‘旅游饭’富起来不说,而且在淡季的时候大家也喜欢走出大山去旅游,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早已变成了现实。”
在距离理塘县城43公里的濯桑乡汉戈村,刚刚建成的民俗接待中心、汉戈花海、赛马场、花海停车场以及汉戈锅庄广场,纷至沓来的游客在赏花观景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用“美丽”助力脱贫攻坚。位于省道217线旁、离亚丁机场65公里的汉戈村,尽管海拔3570米,但却是成都至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州旅发委下派汉戈村“第一书记”郭林瞄准“过境游”这一商机,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为抓手,着力打造汉戈“花村”。一方面美化村容村貌,规范村内垃圾处理点,不定期组织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打扫,确保村内干净、院落整洁;另一方面,切实引导村民在通村路、入户路、房前屋后、前庭后院种树栽花,在闲置土地上大面积种植油菜,确保村庄绿起来、美起来。同时,村“两委”班子成员筹资13万元,成立了“理塘县汉戈花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在公路旁新建一个大型户外广告牌对外招租,当年收回成本并盈利3万余元。采访中,郭林告诉记者:“作为今年脱贫‘退出’村,我们将充分利用汉戈村的旅游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切实打造汽车越野赛道、举办汽车越野赛事,修建星空帐篷露营基地、房车露营基地等旅游设施,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开新思路、开辟新途径、谋求新发展。”
亚丁曾是稻城县最贫穷的地区。随着旅游业逐年好转,位于景区附近的仁村逐渐富了起来。“过去,因为穷外面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25岁的仁村村民多吉说:“如今,我一年有50多天给游客牵马,收入近2万元;自家房子租给外地老板一年有20万元的收入。”
记者在“中国最美的乡村”——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一村采访时,支部书记桂花激动地说:“甲居藏寨因美丽而闻名,村民们也因美丽而脱贫致富。全村53户农牧民群众就有49户搞起了旅游接待,年收入最高的接待户达到了70万元,最低的也能达到3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1000多元到了去年的1.2万余元。”今年72岁的村民阿本拥忠是村上的建档贫困户,在桂花两年前的不断“游说”之下,她不但改变了“农民就得种地”的传统观念,而且将自家的旧房屋改造成了一个拥有7个标准间的“阿本藏家”,当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一家人就轻松挣了一万多元,加上残疾儿子在门票站的工资收入,当年全家就彻底摆脱了脱贫。谈起旅游带来的好处,不太会说汉语的阿本拥忠哈哈大笑起来。
行走在我州各地,说起“旅游+扶贫”带来的惊喜变化,干部们头头是道,农牧民群众更是没完没了。这正如记者日前在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村采访时,村民斯郎所说:“‘旅游+扶贫’,既带来了好收成,更带来了好日子。国庆黄金周,我家接待的游客就有300多个,不说吃与住的收入,就连苹果、核桃等土特产品也卖了个精光。我们村上10户搞民居接待的村民,没有哪一家没赚到钱!”
……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我州旅游接待达到了127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1亿元,拉动就业5万余人次,旅游业成为助推我州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康的新“引擎”。
“到2020年,我们要确保18个县(市)摘帽,1360个贫困村退出,4.8433万户、19.7464万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旅游扶贫这一项,全州88个贫困村、2571个贫困户和1.1565万贫困人口人将直接从中受益。”州委书记刘成鸣说,按照旅游产业的辐射放大功能,我州正围绕全域旅游“两环一带”布局,着力深化“旅游+扶贫”模式,切实确立91 个旅游扶贫村,及时成立54个涉旅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26个特色旅游乡镇和46个精品旅游村寨,现已开发20余个“名、特、精、优”系列旅游商品。好风景带来的好“钱景”,已让我州近10万非贫困人口通过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捧上了“金饭碗”、吃上了“旅游饭”。
创新不畏艰,固本是关键
“产业+扶贫”,强筋壮骨志比钢坚
“输血、失血,再输血、再失血。”如此“恶性循环”,曾在扶贫之中不断上演。如何走出脱贫、返贫这个“怪圈”?来自我州基层一线的鲜活实践和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只有产业脱贫,方能生朝气、强底气、长志气。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是脱贫奔康的重要依托,而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则是联接农牧户与市场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州委‘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深化‘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园区+农业、文化+农业’这‘五道加法题’的产业发展模式,力争每个乡镇有1—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有1—2个增收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藏区特点和甘孜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肖友才话语铿锵地说。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针对我州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和高山峡谷、天寒地冻等实际,州委、州政府在综合分析我州东南北三个片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着眼“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产业发展思路,及时出台实施了《甘孜州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方案》,东、南、北三个百公里州级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由此拉开了战幕。
——东部,在大渡河流域打造12000亩羊肚菌产业带;在泸定县打造生态林果产业带,发展10000亩核桃、10000亩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国道318沿线康定市境内新都桥、塔公片区打造“花海花湖鲜花山谷”景观,今年将完成建设任务10000亩。
——北部,在道孚县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在国道350沿线建设20000亩春油菜基地,强化道孚大葱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在麻孜乡沟尔普村建大葱基地300亩;以椴木黑木耳为亮点,在甲斯孔乡、沙冲乡建设40万棒黑木耳基地,辐射带动扎坝片区5个乡黑木耳产业发展。在炉霍县建设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宜木乡虾拉沱、通龙、热固三个村以土地流转方式建设百合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亩;加快建设“飞地”产业扶贫基地,引导今年“退出”的48个村依托圣煌公司集中建设钢架冬暖式蔬菜大棚100栋、78000平方米。在甘孜县建设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石渠县建设集体牧场。
——南部,在理塘县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国道227沿线集中连片重点打造以甲洼、濯桑、藏坝三乡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雅江县建设日基生态食用菌产业园区,在巴塘县建设2000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在得荣、巴塘试点光伏提灌项目。
三大产业带,既是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更是平面与立体产业发展空间的统筹兼顾:在“雪线”,重点发展虫草采集;海拔4000米,大力发展牦牛牧场;海拔3000米及以下,重点布局青稞、油菜、青笋、苹果等绿色蔬菜和特色水果。
定位决定点位,思路决定出路,执行决定效果。
9月2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距九龙县城约60公里的乌拉溪乡偏桥村。据村支书兼法人代表谭共荣介绍,“偏桥村之所以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利益于‘支部+合作社+公司十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全村党员干部自筹资金建立的金瑞、富民和祥瑞合作社,本着‘依托产业建新村,新村建在产业上’的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目前三个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涵盖了种植、养殖和加工三大领域,发展成员160人,成员出资总额1000万元,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4123.38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5个,85名村民成为合作社的固定工,更多的村民则在季节性务工中有了可观的收入;……产村相融、产村一体的良好发展势头,使得今年村合作社销售收入可望突破20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1.5万元以上。在我看来,产业无疑是一把斩断‘穷根’的利剑和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
金秋时节,记者行走在九龙彝村、藏寨、汉乡,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让人为之一振:从汤古乡的旅游产业到洪坝乡的牦牛产业,从乃渠乡的花椒产业到乌拉溪乡的种养加产业,从魁多乡的茶叶产业到烟袋乡的魔芋产业,从三岩龙、八窝乡的药材产业到上团乡的黑木耳产业,从踏卡乡的毛驴养殖业到呷尔镇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其实,九龙县产业发展的比拼态势与喜人局面,仅仅是我州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一个缩影。
9月26日,当记者来到在距离县城约10公里的甘孜县拖坝村时,村民德德对记者说:“今年我们这儿的新鲜事特别多,不仅劳动场地从旷野搬到了大棚里,而且我种的农作物也从过去习以为常的青稞、马铃薯,变成了花卉、草莓、番茄等从没栽种过的新品种,要是放在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德德所在的拖坝村,正全力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为一体的藏式风情农庄——孔萨农庄,眼下,农庄内热带风情体验馆、亲水乐园、高效观光农业、传统高产农业、观赏农业等项目正逐渐成型。
从一片空白到瓜果飘香,变化着的不只是孔萨农庄。在理塘县,当地成功攻克高寒地区种植难的课题,率先将丝瓜、西红柿、黄瓜等10多种有机蔬菜种在了海拔3700米的高原,以甲洼、濯桑和藏坝三乡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基本形成。
在即将迎接”摘帽“大考的泸定县,以特色水果、优质核桃、魔芋“三个五万亩”和无公害蔬菜示范片、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高半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三年来增长了173%。该县黄草坪村全村56户群众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苹果,年产值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成为高半山首屈一指的“万元村”。
在雀儿山隧道刚刚建成通车的德格县,依托良种工程技术的不断推广,切实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施高产示范基地10000亩,青稞、马铃薯基地59000亩、蔬菜基地3000亩和中藏药材人工种植1000亩。即将从泽戈山整体搬迁的雨托117户村民,在拥有5个花卉大棚的合作社里,不但种出了“财富”,而且也种出了今年即将脱贫的满满信心。
“我们这里温差大、光照足、无污染,出产的高原有机草莓糖分高,品质、口感都非常不错,很受市场青睐。在向游客敞开供应一段时间后,因供不应求,不敢再多卖了。”道孚县各卡乡党委副书记、省公安厅精准扶贫驻冻坡甲村工作组成员黄勇激动地说:“不卖的原因,在于草莓基地接了一个来自成都的大订单,客户以每公斤140元的价格预定了650公斤草莓,加上前期零售的2万多元,不到5亩的草莓基地,产值至少达11万元。如此‘天文数字’,简直让习惯了种植青稞等农作物、每亩纯收入仅几百元的村民‘看傻了眼’”。
“我从来没想到草莓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冻坡甲村贫困户杨俊华说,“现在村里人都对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感兴趣,好让土地产出更多的‘金子’。”
比草莓更有名的是道孚的大葱。在道孚麻孜乡沟尔普村,69户村民的300亩土地按63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志华农场,由公司进行规模化集中打造,形成远近闻名的道孚大葱基地,而在基地务工拿工资的村民也由此成了产业工人;在道孚县协德乡,面对喜获丰收的万亩春油菜,村民们喜形于色地告诉记者:“既有技术指导,又有公司收购,还有最低收购价,每亩油菜的纯收入是过去种青稞的3倍多。”
9月27日,记者来到紧邻国道317线的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和若海村。这正是县长巴登口中所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飞地”园区。在150多个冬暖式蔬菜大棚里,青椒、茄子、丝瓜等十多种果蔬长势喜人。去年,该县引入投资方,整合资金1200万元,在吉绒、若海两村流转土地500亩,陆续集中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种植生态有机蔬菜,村上100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一年下来,每户贫困家庭增收890元,成功让两个贫困村脱贫。
今年该县转变传统的“撒胡椒面”“下毛毛雨”的扶贫方式,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产业扶贫、对口援建等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在斯木镇吉绒村建设了10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将今年计划‘退出’的48个贫困村纳入“飞地”产业扶贫范围。经初步估算,今年48个贫困村可获分红收入28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7.6万元,带动391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余元。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成功探索,该县计划在未来五年发展冬暖式大棚1000个,实现对全县88个贫困村全覆盖。
采访中,炉霍县委书记伍强告诉记者:“这种‘借鸡生蛋、聚沙成塔、筑巢引凤、穿针引线’的‘飞地’模式,就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土地、气候、交通等发展条件好的村,结合贫困村各类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入股,集中力量打造优势特色产业,进而突破了‘一方资源富裕不了一方百姓’的困境、‘资金分散形成不了规模效应’的困难、‘产业散杂吸引不了企业入驻’ 的问题以及‘机制缺失兼顾不了各方利益’的弊端,有力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了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
炉霍县可供复制的产业发展“飞地”经验,很快在全州其余17个县(市)相继铺开,或聚焦一个项目,或聚集一个村、一个点,整合各类要素向“飞地”聚集,进而带来了“攥指成拳”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发展红利。去年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减少了271个,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034万元,同比增长32%。
……
一台台既叫好又叫座的好戏,不仅提振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攻坚破难的精气神,而且实实在在的攻坚业绩与脱贫效果更是令人惊叹;一个个富民产业的“并联”与“串联”,不仅让“一圈一带一走廊”的产业布局有看点和亮点,而且彰显出了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进而构建起了“一县多品牌、多村一产业、一村一产品、一户一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州18个县(市)均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5万亩,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170个;在366个贫困村落实特色产业基地12.52万亩;建成优质粮油基地5.81万亩、羊肚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0460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5.6445万亩、黑木耳86万棒;建立农产品营销专柜和体验店24个,50家企业200余种产品入驻营销专柜;基本形成了‘产业园区(基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牧区集体牧场股分制合作社+贫困户’等的多种产业发展模式。”采访中,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杨庆华如数家珍地说。
伴随着“农牧产业”特色门、“乡村旅游”优势门、“公益岗位”持续门以及“农村电商”市场门等一扇扇大门的成功开启,伴随着从无到有的探索、从粗到精的转变、从点到面的升级、从供到需的对接、从扶贫到扶志扶智扶德,伴随着“把没有变成拥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大胆探索与生动实践,我州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在脱贫奔康的征程中逐步“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面对即将迎来的”大考“,州委书记刘成鸣坚定地表示:“脱贫攻坚之于全面小康,正如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之于解放战争;脱贫攻坚之于我州,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全局和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民生之首、发展之要、赶超之策。我们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现实的发展难题和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拧成一股劲,汇聚一股气,采取超常举措,使出‘独门绝技’,下足‘绣花’功夫,做实‘过细’工作,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舍我其谁的冲劲,以岗位为阵地,崇严尚实、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协力攻坚、决战决胜,绝不落下一乡一村一户一人,绝不拖全国和全省后腿,绝不做同步小康的最后一块‘拼图’,努力用攻坚的担当作为、克难的务实行动和奔康的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