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23日
◎陈斌
十月的甘孜大地,天空湛蓝明净,满山翠绿泛黄。
笔者再次来到泸定县岚安乡中义石膏矿环境恢复治理区,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树木铺满了山坡,其中不乏松树、杨树、柳树等耐寒树种。微风吹来,松涛阵阵,清香四溢。
如若不是与尚未治理的废弃矿坑相连,很难想象这美好的一切,竟然是在石膏矿已经废弃的矿坑上建设起来的。
昔日的“痛点”变成矿山企业的“靓点”,其背后彰显出我州不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决心和魄力。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相关要求,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推进矿业行业绿色发展。
厚植绿色 为未来储存幸福
10月20日,笔者在泸定县岚安乡看到,中义石膏矿环境恢复治理区的护坡牢靠、排水顺畅、植被丰富,俨然一处山清水秀的宜居家园。岚安乡昂乌村村民卢强回忆说,过去,这里地势高低不平, 几个废弃的露天石膏矿坑“肩肘相依”,采矿坑旁胡乱堆放的矿渣和摇摇欲坠的危岩,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让路过这里的村民们都捏把汗。
2014年,中义石膏矿正式开挖,矿产资源开发虽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山林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卢强至今还记得那时机械进山的情形:“机械进山‘开膛破肚’,矿区到处残沟深豁。每天一大早起床开窗,看到对面山边的坑沟,大家心情都坏了。”
昔日千疮百孔的矿区发生大变化,让村民们异常欣喜。脚乌村村民杜友刚向笔者介绍说,今年雨水多,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区域长出的一片片新绿让鸟儿有了栖息地;如今这里环境变好了,村子周边的山溪里也出现了一度不见踪影的水生物。
近几年,为抢占矿产品“休养期”,当地党委政府给青山绿水“让利”,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力度。
原中义石膏矿矿山复绿是泸定县第一个生态修复项目,通过采取地貌重塑、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措施,形成了“生态、经济、景观”三重效应林草体系。“现在,我们建成排洪沟、急流槽等,布施客土,种上乔木,播植绿草。矿区生态已恢复元气,进入良性循环。自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组织公司开展相关工作,编制整改方案,并专门召开会议,作出安排和部署;我们采用‘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等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完善边坡排洪设施,对堆场、废渣、尾矿边坡等进行综合整治。在坡顶先采取引流汇水,再根据边坡类型分别采取点撒播草种绿化、草坪绿化、挂铁丝网客土喷播绿化的方式快速使边坡复绿,防治水土流失和边坡塌方。”岚安乡副乡长徐元龙自豪地说。
近年来,泸定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和“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采取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的方式,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持续推进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打造“矿在林中、林在矿中”的生态景象,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岚安中义石膏矿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已在我州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近年来,我州适时提出了“超常规”的生态水保与植被恢复概念,即对矿区生态恢复工程设置“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优先安排资金,保证“绿得快”、“绿得好”、“可持续”。
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当地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州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张希贵说:“岚安守住了生态,就守住了幸福。现在的生态修复,是为当地的将来储存幸福。”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人们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兼得、协调发展的一种迫切期盼。我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同时因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相当脆弱,多年来的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解决全州砂金开采区、砂石料场、石膏矿露采区和煤矿露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这些年,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开拓创新,改造旧矿区,再造秀美山川,加大了矿山环境治理力度,创出了一条矿山环境恢复的新路。
重拳出击 还村民青山绿水
“没有党委政府的有效治理,便没有村民们越来越安稳的睡眠。”9月20日,笔者在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红同村见到村民泽仁多吉时,他指着不远处的采石场高兴地说,家门口的这个采石场终于被关停了,他们的生活恢复了以前的安宁。
自2012年以来,随着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当地的土地、石材等自然资源开发后在绿色青山上留下了难看的“疮疤”,既影响亚丁景区形象,又造成环境污染。
“往年由于门前山上乱采石现象严重,他和邻居的房屋里外都布满了灰尘,呼吸都感觉有点困难。门前的水泥路也被运石车压得斑驳不堪,路上拉石头的货车一辆接一辆,路面压坏了不说,散落的石渣在路面上扬起很大的灰尘,下雨时,路上也全都是泥浆,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如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路上的灰尘少了。”泽仁多吉告诉笔者:“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造福。”
村民泽仁多吉所说的采石场地处俄初山,位于亚丁生态保护区的禁止开发“红线”范围内。据了解,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稻城亚丁——云南三江口(甘孜境内段)公路建设期间,攀枝花公路建设公司未按照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相关要求,将环评报告书中俄初山本为堆土场和弃渣场的地方变更为采石场,在无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始采石作业,并在建设完工后未进行生态环境恢复。随后,当地群众继续在此零星采石建房,导致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如何杜绝“环境买单”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反馈问题,把整改工作作为检验保护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尺。他们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成立了俄初山植被恢复整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由亚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立以局长、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环保督察工作组,把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亲自部署,切实加大环保工作督察力度。
“采石场开在家门口,村民出门不仅见不到青山,而且更没有了安宁的日子。”据介绍,为让村民重见青山,亚管局多次召开整改工作部署会,从对俄初山采石场的整治着手,大力推进非煤矿山整治工作,着力开展植被恢复工作,还亚丁自然保护区附近村民一片洁静的天空。
随着亚丁俄初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持续推进,当地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群众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当地从治理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将指引我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更好更快地推进。
“如果矿区的‘绿衣’不能常护常洗,最终还是会衣衫褴褛。我们要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常护常新,让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全州矿山生态修复示范点,建设好甘孜的生态屏障,让甘孜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州国土资源局局长谭智泉介绍说,今后,他们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二者关系,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提高节约集约化水平为方向,制定更加严格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逐步关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他们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应按照“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生产力。近年来,我州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理念,通过持续的矿山专项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让绿色成为矿业永恒的底色,走出了一条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赢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