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用好绿色发展指数这个“指挥棒”

甘孜日报    2018年01月10日

■刘志杰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再动真格!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市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明确这些指标将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目标考核,成为各省市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让绿色发展的“指挥棒”挥舞得更加有力。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事关民生福祉。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将其明确为“千年大计”;不仅有战略,还有行动。环保督察全覆盖、干部离任审计“生态账”、征收环保税……一项项实实在在、动真碰硬的制度举措,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打好“生态仗”的信念和决心。

但也要看到,当前,高投入、高污染、高损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依然没有绝迹,还有一些地方对环保问题“调门高、落实少”,把生态建设变成“游击战”“数字战”。究其原因,还是长期以来“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没有转变。此次国家公布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度,明确将其纳入干部考核,让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从“附加题”变成了“必答题”。这无疑有助于扭转“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为不重视生态建设的干部敲响了警钟,为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竖起了“风向标”、明确了“指挥棒”。

这根“指挥棒”,不仅指引着干部的发展理念,更指明了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点难点,为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政策提供了参照。细看《公报》,绿色发展指数包括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六项指标。此外,还将“公众满意程度”作为单独指标,实实在在考核了群众的“获得感”。可以说,这份《公报》,包含了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考核手段,还考核成效;不仅考核存量,更考核增量;不仅考核保护,还考核开发,将发展质量作为一个硬指标。这无疑是一个关于绿色发展的全科“成绩单”,唯有严格对照,才能扬长避短,防止发展“偏科”。

再回到四川,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良好成绩。此次生态保护指数进入全国前三,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这份“成绩单”也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要用好绿色发展指数这个“指挥棒”,一方面,不妨将这一考核模式落实到各级干部,让绿色政绩观贯穿上下;另一方面,要对照各项指标,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绿色发展指数“指挥棒”作用,更好地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 上一篇:健康甘孜助力全面小康建设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