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黄进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地处甘孜藏区的乡城县,发展特色农业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有产业滞后区位不佳等瓶颈制约,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达到助农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本人结合县情,谈几点思考。
一、乡村振兴是必须抓实抓紧的硬任务
(一)解析资源禀赋。历史上,乡城农特产品、手工制造、商贸流通等曾红极康藏。早在唐朝时期,就初成“疯装”制品;明朝中期,藏纳文化深度交融,乡城铜铁制品、制革织毪就在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穿行;民国初期,绘画、雕刻等达到鼎盛,农产品等市场交易一度成为康南中心。乡城有“康巴江南”的美誉,年平均气温10.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绿色产业空间广阔。硕曲河沿线8个乡镇平均海拔2700米左右,藏乡田园极具特色。赵尔丰时期,乡城县现代农耕生产、教育卫生开始起步,在历史、文化等演进交融中,乡城人形成了既勤劳又淳朴,既争强好胜又开放开明的性格,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松茸等资源开发中、在川滇市场交易中,一大批乡城人开拓眼界、回乡创业,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二)解析市场困局。量小质弱。一是市场不活,2017年乡城县三产比例为24.1:40.3:35.6,第三产业较全国低16.03%,较全省低14.17%,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排全州各县第1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全州各县第13位,各类存款排全州各县第17位,招商引资仅为5.88亿元,虽然较2016年3.9亿元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与内地县份相比,差距明显。二是有品无市,农畜产品有特色无规模,原料多加工少,牌子杂叫不响。
(三) 解析产业转型。一是打掉拦路虎,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请进来与走出去”,2016年首提三产融合发展,以全域旅游逆向带动一二产业,重点推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工和新能源产业,并果断关停2座2.5万以下水电项目,暂停定曲河流域水电开发,依法关停41处非法采砂点,禁止矿山开发,禁止森林砍伐,迅速启动百里生态产业长廊建设、督促企业限时渣场植被恢复,加快出县国道省道建设,上门招商、诚信招商、亲情招商。二是整治庸懒散,出台《行政效能问责办法》,严打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干部由重基础设施向重产业转变、由重项目争取向重项目管理转变,由重事务向重党务政务转变、由推拖绕磨向勤勉尽责转变。青麦民宿、青德菩提、白依藏猪等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没有产业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应看到乡城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资源极具特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机遇叠加等利好时机,必须把时代赋予的任务抓实抓紧。
二、三产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三产融合是大势所趋。我国于2015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三产融合,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要求。三产融合是以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等要素跨界配置,使农村三产协同发展,达到链条延伸和群众增收目的。
(二)三产融合是现实选择。一是三产融合关键是产业融合。乡城可利用土地少,没有世界级风景区,特色农业尚在起步阶段,单打独斗形成不了竞争优势。农旅、农工、农商等融合模式提供了前进动力,也是乡城县情出发的最佳选择,应突出保生态、夯基础、兴产业、强体系、促增收、促稳定的战略方向,走规模适度、效益明显、生态安全的绿色发展道路。二是三产融合重点是链条延伸。三产融合是以工业理念植入农业链条,乡村旅游作为产业补充。与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抓好“全域旅游和工业强州”双引擎一脉相承。链条延伸核心在市场,单靠本土化经营主体往往进展缓慢,应做好引资企业带本土经营主体和群众,市场和政府双腿走路。三是三产融合核心是增加农牧民收入。三产融合注重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及相关服务业融合起来,多重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形态包括产地加工型,利用本地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地直销型,即通过引联企业建立直销店,培育自产农产品特色和自有品牌;旅游消费型,即发展乡村旅游等。四是三产融合基础是改善农村环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产业发展已经过去。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功能保障区,三产融合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城乡统筹。五是三产融合动力是新型农民。受传统文化影响,乡城农牧民存在重来世轻今生、重眼前轻长远、等靠要、市场竞争意识弱等束缚,突破点即是抓载体,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加工业和全域旅游有利于农牧民思想解放、知识提升和市场竞争,也有利于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三)三产融合前景光明。三产融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所在,结合藏区特点又该如何融合,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探索。一是“3+2+1”模式。如青德镇地处乡城至亚丁节点,旅游、生态、文化资源较好,以4A景区规划打造,同步布局了康南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园区。我们通过“基础设施政府建、设备技术企业投”“5年免租金、3年免物管”等优惠措施,已引资藏青兰(中藏药业)、亚丁红(酿酒葡萄)、亚丁阳光(藏梨果茶等)3家企业入驻加工园区。企业又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规模定位特色农业规模,进而带动农户标准化种植和增收。去年,仅酿酒葡萄户均增收1.06万元。此外,农户还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等多种形式获得稳定收益。二是“1+3”模式。“人在山腰住水在谷底流”是乡城最大县情制约,因为干旱,饮水难、发展难、定居难、矛盾多,我们通过建设太阳能提灌站,实行高效节水灌溉,用最清洁能源解决最大难题。如洞松乡热斗村原生活在4000米以上高寒地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产水配套项目实施后,目前正建设集“赏花、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水果采摘园,该村地处通往云南要道,效益将在不久显现。三是“2+3”模式。乡城凤眼、龙眼等菩提极具特色,以前仅靠传统粗加工销售,质高价低,去年县国资公司与北京公司合作,在乡成立了股份公司,制作了菩提系列产品,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并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开始了网上销售,成为“爆款”。
三产融合不是户户冒烟、村村点火,也不一定堆齐三个产业,必须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讲究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根据地域实际需要进行产业叠加。
三、把握新形势,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业态。一是以“请”吸引一批游客。按照州长肖友才提出的“五个并重”,实施农业+旅游、农业+工业、农业+电商,全域化发展景区、品质化发展景点、富民式发展景品,打造田园综合体。二是以“特”推出一批产品。多而不精的农产品占领不了市场,必须以特制胜,打好“绿色牌”和“高原牌”,力促精品。借助农特产品展销等多个载体,请进来与走出去开拓市场。实施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抓好产品上行、链条延伸、电商培训等工作,努力推动“乡农触网、乡商云集、乡货出山”。三是以“引”建好一批园区。千方百计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特色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建一批特色产品、促进一批营销电商。抓好“三大园区”建设,做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做强新能源产业园区、做实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四是以“留”传承优秀文化。我们不能就旅游而搞旅游、就农业而农业,必须融合发展。守护原生态、传承原文态、留住原著民,鼓励农牧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用好农耕文明、民间文艺等资源,抓实采摘体验园建设、民族手工艺加工等工作,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形成产品、服务、资源配置,满足消费者多元需要。
(二)以利益联结为核心,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群众增收、企业带动是必讲前提。将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作为引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前提。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保底收购”“公司+基地+租金收益”“公司+农户+定价收购”等利益共享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收益。二是做强产业、科技助农是必走之路。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创办合作社,鼓励发展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加工和流通。通过校县合作、对口支援等载体,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指导。发挥能人、专合、技术服务队三个作用,推进农户标准化种养,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做高效益、品牌强农是必举之棋。“最美藏乡田园”农牧体验游是我州四大品牌之一,也是乡城三产融合持续发展根基。以往我们牌多叫不响的症结在于没有拳头品牌也没有适应消费需求的品牌,今后我们既要创“牌”更需亮“拳头牌”,分担一定比例资金专门用于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加快“三品一标”等认证,引导企业提升做强品牌的内生动力,围绕“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定位,形成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大的拳头品牌。
(三)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双促进作用。一是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加快产业融合,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更多依靠经营主体选择产业融合具体路径,推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政府主要起护航作用,在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二是保障合理用地需求。保障好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辅助设施建设;通过农村闲置民房、土地整治等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在依法办理相关用地审批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开展观光休闲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三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继续重心下移农村,抓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用好涉农整合资金,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域。
我们应看到离现代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看到链条不充分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应看到三产融合度不深等问题,也应看到乡城正从干旱裸露到誓还绿水青山,正从特色比较优势到壮大龙头延长链条,正从藏乡田园民房到景区公园客房,三产融合正为乡城农牧民增收划出更加广阔天空,乡城大地正在奏响一曲绿色山川三产融合发展的和美乐章。
(作者系乡城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