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22日
■杨燕
记忆中,好像我们这一代基本没有听过子耳樵歌,从字面理解,子耳樵歌该是在康定子耳坡上砍柴的人唱的山歌,这山歌究竟曲调怎样,又是唱的什么,都不知道。查找了一些资料,找到这样一段关于子耳樵歌的文字,“昔年康定子耳坡头,每当天色微明,便有十数采樵康巴妇女放声歌唱,步履愈高,余韵愈远。傍晚背柴下山,或由子耳坡南麓入城,又复沿途歌唱。此景今已消失,然此情尚在念中。”
仅凭这些文字,只能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当康定城刚刚从黑夜中醒来,天边刚微微亮起来的时候,三、五个上山砍柴的人结伴从子耳坡往上走,他们边走边休息,休息的时候回望山下的康定城,引吭高歌一曲,缓解一下自己的跋涉的劳累,为自己即将开始的繁忙一天鼓劲,歌声飘荡在康定城的上空,在这悠扬的旋律中,城里的人也开始了新的一天。砍了一天的柴,傍晚时分,他们满载而归,背上沉沉的柴禾,压弯了他们的腰,缓慢了他们的步子,看着暮色中的小城,他们也许为了这一天的收获而感到满足,此时再唱上一首,让歌声先于他们的脚步回到家中,告诉家人他们已经踏上了归途。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康定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煤气、天然气,已经不用再烧柴禾,当然也就没人再上山砍柴了,没有了砍柴的人,也就没有人会在清晨、黄昏再唱樵歌。也许,会唱樵歌的人还在,但是,子耳樵歌这个康定一景,却不在了。
新看康定十景中,遍寻不到踪影的就是子耳樵歌,曾经那些叫醒了无数个康定的晨辉、送走了无数康定暮色的动人旋律,已经随着康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只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传说。
康定城里樵歌虽然已经不在,但是每天清晨和黄昏,依旧有歌声在小城上空飘扬,就是跳广场舞和锅庄舞的音乐。早晨,情歌广场上,一群晨练的老头、老太太跟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广场舞,举手投足间活力四射,合着节拍的步子既是舞蹈,也是锻炼,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他们成了情歌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傍晚,最热闹的就是情歌广场和溜溜城,还没走近,远远就能听到音乐声传来,情歌广场上人们围成圆圈跳起锅庄舞,不断有人加入,圆圈也围了一层又一层,几乎占满了整个广场,这些舞蹈的人中,男女老少均有,有康定本地人、有外地来的游客,不时还有三三两两的外国人,有舞蹈动作娴熟优美的,有初学者的笨拙,穿藏装的、汉装的、羌服的……在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中,大家快乐的舞蹈着。在溜溜城里,是交谊舞的舞台,台上乐队伴奏,台下一对对翩翩起舞,在108梯旁的小广场上,是广场舞爱好者的天地。傍晚,走进溜溜城,每一步都有音乐声陪伴。在这些各种乐器合奏出的音乐声中,不禁想起了樵歌原生态的唱腔。
子耳樵歌的消失,让人觉得很可惜,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的文化遗产像子耳樵歌一样消失不在,也许,有些还能找到只字片语的记录,有些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找到一点踪迹,但是很多却消失得无影踪,没人会想起,没人知道。
如果,有条件能将它收集并保留下来,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