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张亚贤
多年以前,“磨剪刀镪菜刀”的手艺人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拖着长音的吆喝声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经典得令人无法忘怀,也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如今,时过境迁,这种手艺已经慢慢从生活中消失了。
“磨剪子来镪菜刀!” 清晨,一声长长的吆喝在康定街头响起,音调高亢悠扬,经久不散,听起来除了现在是从高音喇叭里发出来的声音以外,用词和腔调都和多年前听到的是一样的。走近一看,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推着一辆简易的手推车,车上绑着一只破旧的喇叭边走边吆喝,走街串巷招揽顾客。
老人名叫严杉,泸定冷碛人,今年68岁,走街串巷镪刀磨剪子已经干了近50年。严大爷说,他18岁就跟着师傅学镪刀磨剪子,这一干就是几十年,过去镪刀磨剪子是靠一个扁担走街串巷,现在年纪大了,改用手推车拉着戗刀磨剪子的工具走街串巷了。
一般来说,磨刀匠是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完全依靠走街串巷招揽生意,严大爷也不例外,为了方便行走,他带的工具都很简单。一条短腿的长板凳,一头用绳绊固定着两块可互换的粗细磨刀石,凳中装有一台手摇砂轮机,侧旁系着盛水的瓶子,板凳上缠着软软的棉垫,供磨刀时坐,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装着戗子、油石、斧子、钳子各样工具,这便是他的全部“宝贝”。但是,虽说工具简单,不代表谁都能够操作。同样的工具拿在不同的人手里,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如果不懂得当中技巧,不只是无法把剪刀或刀磨利,反而会弄破整把剪刀或刀。
严大爷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磨十来把剪刀、菜刀,每把收费10元,也有近百元的收入。生意不佳的时候一天也就挣2、30块钱,家里孩子都说让他不要干了,家里不缺他挣的那点钱,要他在家安享晚年,但是他依然坚持出来工作。不挣钱,为啥严大爷还要坚持?“人又不能完全为钱活着。只要还有人有需要,我就不想停下来,钱能挣一块是一块嘛。这些年,我推着我的工具车把泸定、康定、石棉、西昌这些地方都跑遍了。这不,我前两天才从石棉回来。”严大爷乐呵呵地说,“一般镪菜刀磨剪子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听到我的吆喝声就拿着自家的菜刀、剪刀出来磨。前几天我在石棉,有个康定的老顾客还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来,他家的菜刀还等着我磨勒。”
严大爷镪刀磨剪子时常会引来众人驻足观看。骑马状跨在长凳上,长凳一头放着一块磨石......严大爷开始了他的工作。这是一把裁剪衣服的剪刀,很久不用了,主人拿出来给保养保养。严大爷将表面的铁锈褪去后再在一块细腻的青砖上细磨,边磨还要边沾点水增加润滑度。经过一番专业操作,一把锋利的剪刀跃然眼前,磨刀看着简单,可一般人真还掌握不了,刀刃的锋利与否完全取决于磨刀人的经验。严大爷用纸把磨好的剪刀包起来,等待主人领取。严大爷说他不会微信支付,因此特意声明只收现金。
现今城市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但是在磨刀匠的一声声吆喝中,我们记忆里的一些东西又慢慢浮现,让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