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三齿锄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黄孝纪

   村人教训读书不用功的子女的时候,常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现在不好好努力,今后回家又是拿三尺五,搭锄把。”

   三尺五,何也?搭锄把的长度耳。搭锄,何也?三齿锄的小名耳。

   在八公分,三齿锄是齿锄中的主力,三个铁齿比成人大拇指还粗,四棱锥状,尖部锐利闪着寒光。它沉重,宽阔,敦厚,结实,是男人粗犷有力的象征。

   三齿锄的木柄,俗称搭锄把,是用硬实的杂木做成。通常,圩场上有专门的硬木棒卖,手腕粗细。购买或者请村里铁匠打了新的三齿锄,又甚或是旧的搭锄把断了裂了,村人会卖一根半干半湿的硬木棒来。一番刨修,新搭锄把光洁白净。将粗大的一端套进三齿锄厚实的圆拱形洞眼里,底部插上楔子,斧头猛力敲入,这过程叫带把。有趣的是,村人之间纷争时,常爱说这个词,具有了别样的含义。比方说:“你这人怎么老跟我带把呀?”意为对着干。带好了搭锄把,扔进水中浸泡,让洞眼里的木棒和楔子吸水膨胀,与铁套咬合得更紧密。这通常也是村人每一次扛着搭锄出工挖土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意义下,搭锄是成年男子的专用劳动工具,翻挖坚硬的土壤尤其靠它。霜降时节,村人漫山遍野采摘油茶。这之前,差不多每户人家都会在村边自家的旱土,一番刨修,敲打,整平,修一块临时晒坪,用来堆晒油茶。经过多天晾晒,油茶壳开裂,晒干,晒坪里全是黑亮亮的油茶籽和枯黄的茶籽壳。茶籽茶壳收拾挑回家后,晒坪已是板结如铁,需要重新开垦。这时,搭锄派上用场了。家中主要劳力,双手高举搭锄,每一次挥动挖下,虎虎生风,用尽全力,胸腔里一股气流喷出,发出一声粗重的哼音。一挖,一撬,一拉,一块巨石般的黄泥巴从板结中裂开,朝脚下扑了过来。反手一敲,将泥块击碎。再顺势高举,重复着先前的动作。这样挖土,是一件损腰费力损手费神的活,双掌心要不时吐几口唾沫润润搭锄把,一片土挖下来,早已是气喘嘘嘘,汗流浃背,中途要歇好几回,抽抽烟,缓缓神。

   一年四季,村庄的旱土要重复轮作。种菜蔬瓜果,种小麦高粱,种花生豆子,种土豆红薯……每一次收获后的开垦,都离不开搭锄。它扛在村人肩膀的形象,是中国农民的经典剪影。靠着它,土地获得了重生,村人有了收获,村庄绵延繁盛。无数次挖掘,磨砺,它把自己的牙齿渐渐消融在相伴一生的泥土里,闪耀着越来越明亮的白银的光芒。

  • 上一篇:女儿谷:1937
  • 下一篇:抗战“娃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