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砥砺奋进40年②

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19日

一座座新城扮靓高原。代奇元 摄

学校成为最美的风景。

百姓健康有保障。

一张蓝图绘到底 城乡变脸格局由小变大

雪后初霁,天色清朗,情歌之城康定分外美丽。

跑马山下溜溜城沐浴阳光,川剧戏台外的转经筒已有不少市民在转经,距离经筒不远的两排西式咖啡店已开门迎客,游客们倚坐窗边,聆听《康定情歌》,静静地欣赏窗外的风景。

传统与现代的诗意交融,多种文化的完美呈现,康定是如此惬意美好。

回忆起40年前的康定城,市民荆林钢说,那时的康定是一个相对闭塞、落后的县城,全城基本上都是三层以下的木结构房屋。直到70年代末期,才修建了一幢四层的砖混结构楼房。

目前,康定城区内最高建筑已达到16层,城区面积从1978年的不到1平方公里到目前最新修编的城区面积已达到15平方公里。

从图纸到现实,从“寂寥”到“热闹”,改革开放以来,甘孜城市格局到底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面积变大了,面貌变靓了,楼房变高了,环境变化优了,功能变完善了——

“40年前点一支烟就可以在整个县城走一个来回。”泸定退休干部孙光俊“调侃”道。40年前,泸定县城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如今的泸定高楼林立、城市繁华,城市规划面积已达到6.8平方公里,是40年前的近7倍。

1978年理塘县城市面积0.6平方公里,现在理塘县城市面积6.8平方公里;1978年理塘县城居民人口不到1万人,现在理塘县城居民人口达5万人;1978年理塘县只有街道两条不足两公里,现在理塘街道50多条,城市道路达60公里。“40年前灰尘漫天,是‘世界灰城’;现在的理塘变大了变漂亮了,是‘天空之城’。”69岁的“老理塘”昂旺对理塘的点滴变化感受于心。

随风拂动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水面时而可见鸟影掠过,清澈的水塘里,鱼儿游来游去,野鸭在嬉戏,湖边总投资5.3亿元,总面积97公顷的格萨尔王城巍然屹立,甘孜县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充满了生趣。“以前,这是一个烂泥塘,大家都嫌弃。”甘孜市民阿布说起城市变化,连说没想到。

今年“抖音”上最火的莫过于“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40年前,这里是牛拉马驮的闭塞之地、稀有人知的无名小城,如今的稻城是内通外畅的自驾天堂、享誉世界的旅游圣地。

不只是城市在拔节向上,甘孜乡村的前后变化更是天壤之别。

溪水清澈、栈道蜿蜒、屋舍错落,在红黄间杂的树丛掩映下,一幅美丽秋景图映入大家眼帘。

如此美景,吸引大家移步入村。“以往村子里到处是牛屎,走路脚都不知往哪里踩;现在村子里到处干干净净,我们生活得很安逸。这些变化是以往不敢想,也没想到的。” 白玉县麻绒乡格塔村村民阿布直说“做梦都没想到”。

而在乡城县然乌乡纳木村村民日让家,笔者看到三株塔柏五棵桂花郁郁葱葱,两树苹果硕果满枝,几丛格桑花开得正艳,点缀得恰到好处,让一个小院别有情趣。摘下一个苹果,香甜的滋味陶醉了味蕾。“入村‘森’呼吸,进门‘林’距离”让乡城美丽乡村建设别具特色。

正视“品位低、形象差、功能弱”的城乡环境现实,确立“追赶跨越、加力冲刺、底部突围”的工作取向,我州城乡建设提质升档全面加速。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突出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积极打造城乡风貌,构筑业态支撑,提升城镇规划水平、配套能力、承载能力、吸附能力、风貌特色、管理水平和文明素养。全力做强县城、大力做优乡镇、倾力做美村寨,一张蓝图绘到底。

经过40年的努力,城镇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7.84%。已建成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9.2平方公里。城乡提升项目1424项,完成投资70亿元,创全国第三批特色小镇1个、全国传统村落31个、全国人居环境优美示范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

城乡环境大“变脸”,颜值气质相伴随。 “亮起来”“美起来”“特起来”“活起来”的高原藏乡盛装舞步,踏歌而来。

一份情怀系民生 共享成果福祉由薄变厚

客厅宽敞明亮,钢炉上茶壶热气腾腾。12月14日,道孚县鲁都新村村民泽支家洋溢着浓郁的幸福氛围。

路通到家门口、水流到锅灶间、做饭用上电、串门很方便……对比以往生活,泽支对现在的生活直呼“安逸”。

鲁都村原在海拔3800米的山上,耕地面积少,村民们住房破烂,住得分散,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2015年,鲁都村整村40户165人易地搬迁到鲜水镇,村民们住上了好房子,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原特色奶牛、牦牛养殖,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40年来,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甘孜发展的稳定之基。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州夯实了物质基础,不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让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成为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有了健康才有小康,为群众提供完善有效的医疗,保护群众健康是我州卫生事业一致的努力方向。

包虫病一直侵袭着我州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石渠曾是“重灾区”。多次感染、人畜感染,一家两代人同时感染,一户多口人感染,重疫村数十人感染是石渠农牧民群众以往患病的真实写照。

“谈虫色变”,曾是石渠县让人心酸的痛苦表情。而在今天的石渠县,农牧民群众提起包虫病时,已是淡定从容。从2015年至今,对农牧民进行全面筛查,免费治疗,筛查87288人,手术治愈648例,包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我的父亲就是得包虫病去世的。以往认为得了包虫病,就是得了癌症,这辈子都治不好没希望了。后来县里组织到州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又坚持吃药,现在我身体好了,也能干活了,感谢党和政府。”石渠县色须镇红旗三村村民索郎卓玛说,包虫病治疗让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教育以往是“管上不管下”,中学小学重视,学前教育忽视,但现在我州学前教育同样成为教育“重头戏”,“普十五”已变成现实。

12月15日,在德格县达马镇贡空村幼儿园,教师青麦巴姆、扎西青措和降拉正在组织孩子们到活动室游玩,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着幸福。

贡空村幼儿园利用贡空村“两委”活动室的场所,面积有150平方米,两间教室、一间活动室、一间办公室,虽然不大,但里面布置得温馨整洁,电视、钢琴、电子白板等设备样样齐全,环境舒适。

“我们小时候哪听说过幼儿园哟,现在办起了村幼儿园,在家门口就能读书,几步路就到了。感谢国家给娃娃们创造这样好的环境。”呷绒曲西的两个孩子都在幼儿园就读,她高兴地和笔者分享这件开心事。

人民至上、民生为先更体现在今年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中。

今年10月11日7时许,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堰塞成湖;后来虽然自然疏浚,但11月3日,又第二次堵塞形成堰塞湖。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我州第一时间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核查、第一时间转移安置群众、第一时间开展应急保障、第一时间逐个排查隐患……与时间赛跑、与危情赛跑,险情发生后,疏散撤离危险地带的群众是头等大事。一句“必须实现安全撤离,一个也不能少”体现着各级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生命安全为责任的高度站位。

危难之时见真情,危急关头有依靠。一句“没有大家相帮,我这把老骨头怕真的只有在这里等死了”道出多少感激;一句“实现安全撤离,一个也没少”透着多少关切;一句“党和政府为我们想得很周到,有党和政府当靠山,我们就不怕了”说出多少感慨……雷霆处险,纵有险情无伤亡;临时安置,虽是短暂却温馨。

“以人为本”,在此次抢险救灾的历程中,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这是我州处乱不惊应急能力的展现,更是我州生命至上为民情怀的展现。

灾害被战胜,险情已消失,一如平常,阳光打在人们身上,笑容挂在脸上,生活依然美好,幸福这个字眼再一次在受灾百姓的生活里“安家落户”。

改革发展成果要全民共享,40年来,随着改革发展成果愈加丰硕,我州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红利:至目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提高到35.8平方米和33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5.2台、移动电话195.9部、电脑61.3台、冰箱88.4台、空调5.7台、洗衣机94.6台、家用汽车21.6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84.5台、移动电话141.1部、电脑3.2台、冰箱41.6台、洗衣机55.8台、摩托车65.1辆、家用汽车8.8辆;近17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7年全社会就业人员达66.7万人,比1978年增长88.8%。2017年末,参加“五险”人数达166.7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达99.5%;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54万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我们从百姓需求出发,用好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让政府的‘答卷’跟百姓获得感对标。”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道出了民生跟着“民声”走,一切工作最后落脚于民生成果的执政理念。



  • 上一篇:砥砺奋进40年③
  • 下一篇:砥砺奋进40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