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孩子们的笑脸 见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温度

四川日报    2019年09月29日

  □导轩 川报记者 李丹 江芸涵

“村民们都说,家门口的幼儿园,是给牧民娃娃们最珍贵的礼物。”看着孩子们嬉笑玩闹,壤塘县岗木达乡明达村幼教点辅导员娇莉喜上眉梢。“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赶上免费职业教育,我才能继续读书。”在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学汽修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我省广大的民族地区,孩子们的笑脸、群众真切的获得感,是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前,我省民族地区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居区几乎没有现代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率领各族群众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寄宿制教育、推进双语教育的改革等,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了从初创到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标志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整体步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普及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藏区农牧民争着送孩子上学

  9月开学了,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中心小学迎来了新同学。还没开学,校长和老师们的电话就不断,“全是问上学的事”。这在10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那时不少农牧民家长没有送孩子上学的意识,校舍简陋,新来的老师很不适应。

  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学生上学不用花一分钱,学校也新修了教学楼、二层楼食堂、学生宿舍。去年,操场也得到整修,土坝坝变水泥地,校园整洁多了,桌椅板凳和床换成新的,图书室也建立起来。

  如今学校教师平均年龄25岁左右,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现状,这群年轻教师一起备课,一起找问题,一起研讨,实行推门听课制,互相听课,互提意见。副校长付小玲介绍,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公开课,以激发大家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提高了,管理也跟上了,学生家长满意。去年,家长们约起来给学校老师献哈达。“他们一人送一条,到后来脖子都挂满了。”教导处主任则西翁姆说,当时好多老师一激动,哭得稀里哗啦。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8年,全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470亿元,是1994年的42.78倍,年均增幅高达16.21%;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高。为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我省制定并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实现由初创到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标志的新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教育扶贫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追寻彝区攻坚梦,志存高远誓扬帆。在重新开展的驻村和支教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竭尽全力为彝区做实事。”甘洛县拉莫乡驻村干部、拉莫乡中心校支教教师苟万松在自己的扶贫日记中如是写道。苟万松是丹棱县的一名教师,7年间,他三次离开家乡,先后奔赴凉山州金阳县、阿坝州茂县、凉山州甘洛县参加扶贫工作。在讲台上,他教书育人;在贫困村,他竭力帮扶。苟万松常说:“帮助他们是我最大、最开心的事。”

  去年7月,苟万松接受组织安排,来到甘洛县参加驻村综合帮扶工作,挂职阿嘎乡乃巫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第一书记。今年2月,苟万松被调至普昌镇中心小学支教,重返教育岗位。7月,他又担任拉莫乡驻村干部,负责控辍保学工作的同时,也在拉莫乡中心校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

  长期扎根民族地区的苟万松,对驻村帮扶工作上手很快。去年,刚到甘洛县阿嘎乡乃巫村,他就马不停蹄地和工作队队员一起展开工作,入户收集资料,深入走访贫困户。当看到不少村民因缺乏维生素导致健康问题,他提议修建蔬菜大棚,如今,乃巫村大棚蔬菜基地有70亩,种植了西葫芦、豇豆、水果黄瓜、番茄、红圆椒等十余种农作物。

  担任支教老师时,苟万松发现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反馈不及时,对老师的语言也反应滞后,后来才知道,这些孩子习惯用彝语交流,他立即改变教学方式,上课时放慢速度,耐心地一字一句用普通话讲课。

  “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苟万松曾在金阳县支教3年,当时,他还说服了同为教师的妻子到金阳支教。苟万松说,他想把支教一直坚持下去,“尽自己的力量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点事。”

  苟万松只是我省广大支教老师中的一员。从2017年秋季起,我省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帮扶力度,统筹“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及援藏援彝支教力量,建立“市对市(州)、县对县、校对校”结对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已有成都市、绵阳市等10个市、74个县(市、区)、1160所优质中小学及幼儿园对口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1287所学校,实现深度贫困县各学段学校“校对校”结对帮扶工作全覆盖,累计选派内地支教教师和管理人员4500余名。

  进入2018年,我省再度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帮扶力量,组织省内126所高校按照“1+1+1”的模式(1所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1所民办或成人高校对口帮扶),坚持扶贫先扶智、“输血”更“造血”,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教育、智力等优势,对口帮扶45个贫困县的236个贫困村,对口帮扶项目2247个。






  • 上一篇: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 下一篇:四川宗教工作创新发展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