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2020年05月07日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罗惟巍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一所大学的水平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一所大学的品质决定一座城市的品位。
在中国的高校建成史上,很难再找到如成都和重庆两地高校系统密不可分的“血缘”。“五四”运动洗礼川渝,川军首领刘湘在大街小巷的满目疮痍中意识到,兴办教育培育人才是发展四川的唯一出路。当"国立成都大学"建起来后,川东人民亦呼吁,重庆地区亟须一所高校,让青年成才。来自国立成都大学的几位川东籍教授,四处奔走,促使重庆大学建校。
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社会急需大批专业人才。在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召唤下,重庆大学奉献出积淀的教育资源,为西南尤其是川渝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烙下印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育也不例外。川渝两地,共同办学,互相成就!
“川渝两地的高校布局和学科资源,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高等教育系统。”曾在成都、重庆求学,又在成都、重庆高校任职“掌门”的张宗益这样评价,今天,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格局下,四川和重庆的高校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繁荣大发展。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正在吹响“集结号”。
众水汇流 教育救国
百年前 四川高等教育的生机
沙坪坝,面临嘉陵,环山带水,风景极佳。据说该地是历史上宋朝吴玠大破金兵的古战场。沙正街上,重庆大学的老校门工整镌刻着朴实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12个简单汉字,任重道远,亦折射出创办重庆大学的爱国知识分子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四川和重庆的高校,本是一脉相承,渊源深厚。重庆大学的创建人,是来自当时“国立成都大学”的几位川东籍教授。首任校长是来自成都的刘湘。”在重庆大学最“老派”的建筑理学院大楼,校长张宗益这样叙来。
回望已是百年。虽然四川长期处于军阀割据、 混战的环境当中, 但高等教育仍获得了稳步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也给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1925 年,杨公托、万从木等在重庆铁板街创办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这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艺术高校。
1927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三校的组建,完成了四川高等教育众水汇流的第一步。设在成都的这三所高校,不仅均为官办,而且更有两所为“国立”,这在当时除了北平、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国内实不多见,在西部地区更是令人瞩目。
1929 年夏,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等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重庆工商界著名人士,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的赞同。他在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大会上积极表态:“重庆为长江上游重镇,而文化落后,一般有志青年,以无最高学府求学,年年负笈旅外,最感不便。就地势上文化上政治上而言,重庆实有设立大学之必要。所以,现在我们在积极筹备,务期于最短期限内,要自名实相符的大学出现。”经过认真筹备, 1929 年10 月12 日,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刘湘担任校长。
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成国立四川大学。
到抗战前夕, 四川形成了以国立四川大学、 省立重庆大学、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和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等高校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四川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理学、医学、法学、农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专业的优秀人才,推动了现代四川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院系调整 分合中互补
川渝高校优势学科特色鲜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川渝高校的互补状态。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的社会亟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在规模上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当时借鉴了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在1952年到1956年期间,对当时国内的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以重庆大学为例,文学院、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工学院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
工学院地质系迁至成都,参与组建成都地质学院(即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
工学院中的化学化工系并入成都工学院(后改名为成都科技大学,继而与四川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四川大学);
工学院的土木建筑系迁到学校对面,参与组建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即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与重庆大学合并);
商学院迁至成都,以其为主建立西南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法学院迁至歌乐山,与其他学校调出的相关专业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
医学院并入四川医学院(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与四川大学合并);
体育系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即后来的西南师范大学,后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除此之外,重庆大学还有诸多专业并人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等等。
“从今天来看,重庆有西南政法,四川美院,反过来成都有西南财大、西南交大、电子科大、四川音乐学院这些特色鲜明的大学。表面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为当时同在一个省,肯定要考虑学科的布局,原则上不重复。但差异的背后,正是布局的完整性。”张宗益解读,差异性远小于他们的共性。从布局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体,有非常强的互补性。所以双城经济圈的机遇,让成渝地区高校合作有很大机遇和潜力,绝对能发挥1+1>2的力量。
川渝两地教育部门签署框架协议
共建西部科学城和长江教育创新带
2020年4月27日,重庆市教委与四川省教育厅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将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共同编制实施好《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国家有关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规划,参与共建西部科学城和长江教育创新带,优化成渝地区教育资源、功能布局,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领域教育联盟,推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促进协同发展、一体发展、融合发展,布局共建一批重大改革试验示范项目,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协同发展示范区、产教融合先行区。
其中在高等教育方面,将支持两地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联建、教师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深度合作。共同争取更多国家“双一流”学科,推动两地“双一流”高校与省市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鼓励校校结对共建“双一流”学科。
人物名片
张宗益,1964年5月生,贵州松桃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校长。
曾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他是从工学转型经济学的“跨界人才”,他认为学科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对话张宗益
在差异中互补
两地高校从竞争走向共享合作
封面新闻:您高考时选择了成都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5年获得了学士学位,而后在重庆大学获得了硕士及工学博士学位。在成都科大和重大读书的经历,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张宗益:成都科大是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川大工学院与其他院校合并组建成立,现在已经并入四川大学了。成都科大为我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基础。我从成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重庆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继续读研深造。后来,我的导师杨秀苔调入管理系新组建电力技术经济专业,我也就随之到了新专业。在重庆大学的这段跨学科经历让我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扩大了视野,改变了我。
封面新闻:您觉得两地高校在差异中互补的关系,今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张宗益:在提出成渝经济圈之前,两地的高校之前是纯粹的竞争关系,但是,现在肯定会叠加上共享合作的关系。
以前一个地方的高校,去承担国家的重要项目,可能实力不敌一些更强的高校。但两地的高校可以联手向国家争取更大的项目和资源,携手去争取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的科研、大的科学装置的落户,为成渝两地的百姓带来更多的好处。
集合近20所大学
将成立中国西部“常春藤”联盟
封面新闻:四川和重庆两地教育部门已经签署框架协议,将共建西部科学城和长江教育创新带。您认为,两地高校间会有哪些具体合作。
张宗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两地高校建设“双一流”带来了很好的机遇,高校联盟的成立则将为双城经济圈服务,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初步计划集合近20所大学,这将是中国西部的“常春藤”联盟。联盟可以推动高校协同开展招才引智,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环成渝高校创新生态圈,支撑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两地增投研究生、本科生招生计划,两地高校互相增投招生来源计划。
在高校联盟的辐射下,两地高校可以建设若干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
同时,支持境内外一流高校在两地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建设国际教育园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基地建设。协同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共同推动两地高校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
解决“卡脖子”问题
高校联盟将尝试推动双方教授互相兼职
封面新闻:在国外的一些名校联盟中,不仅学生的学分互认,教授也能在各高校流动,“跨”校际科研。我们的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否会有这些尝试?
张宗益:一所大学学科很强,但是缺乏一个顶尖的学术带头人,而另外一所大学有这样的人,但是整体学科不够强,那么两者可以联合起来申报课题做高水平研究。
高校联盟将尝试推动双方教授互相兼职,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解决科学研究的“卡脖子”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两地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对科研成果转化也是。以前专家学者做科研成果转化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在本地区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会让专家学者的视野更宽阔,科技成果更容易找到合作企业,出口更多,市场也会更广阔。
联盟建立后,也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比如,重庆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一直在深入研究两地经济发展,有关学院也正在谋划成立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比如,针对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大学国际贸易、物流、法律领域的多位学者就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研究中,以期为陆上贸易规则的确立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