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光伏扶贫惠泽甘孜藏区

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11日

通过“集中开发、收益共享”的异地建设光伏扶贫工程建设,让我州新龙、石渠、色达三县9213名贫困群众每年稳获1000元光伏发电红利

乡城县正斗乡光伏电站。 谢臣仁 摄

◎吕银玲

从稻城出发,伴着窗外的美景、路面的坑洼和扬尘,驱车7小时后,记者一行日前来到乡城县正斗光伏扶贫电站。这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为甘孜藏区脱贫工作而建的扶贫工程。

零星的太阳雨初停,草原上黑色的光伏矩阵与送出通道的铁塔银线交相辉映。这里海拔4100米,丰富的光照资源如今已被硅片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对贫困牧民来说,光伏正是脱贫致富的希望。

“以前上山都自己找路,现在有路了,方便很多。帮忙给工地干活,赚钱还能顾家,光伏电站建好了,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乡城县正斗乡群众阿珠大叔说道。

高原建起光伏扶贫电站

甘孜藏区的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基础设施落后。但看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国家电投决心因地制宜,展开扶贫攻坚的蓝图,在甘孜州新龙、石渠、色达等县,实施了以“集中开发、收益共享”为特色的光伏扶贫工程。

“最初,我们是在做水电时通过卫星云图发现了这块地方。”站在正斗乡光伏矩阵前,国家电投四川公司甘孜分公司总经理王付文介绍,“我们在这里共投产了130兆瓦光伏电站。其中,2017年投产了50兆瓦的商业电站,今年六月份投产了80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包括石渠县30兆瓦、色达县30兆瓦、新龙县20兆瓦。”

据了解,海拔4100米的正斗光伏扶贫电站,是四川省、也是国家电投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

想到来时崎岖的山路,便能体会在高原上建光伏电站并非易事。但正斗光伏项目却创造了国家电投四川公司建设速度最快的奇迹。

“缺氧不缺精神”——这是项目建设者常挂在嘴边的话。施工点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路途遥远、供水困难;项目开工以来,冰雪、雷雨不期而至……这些都没能阻碍他们的热情。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就倒排工期,抓住关键节点,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然而,地处高原,尽管可以实现发电,送出通道却成了难题。为了保障电力送出,四川公司在建设50兆瓦商业电站时便投资建设了220千伏等级升压站及26公里送出通道,也为后续三个扶贫项目的电力送出奠定了基础。

今年6月28、29日,石渠、色达、新龙光伏扶贫电站相继并网发电,一举实现“三连投”。源源不断的电力从此送出,也给贫困群众带来滚滚红利。

就在我州三个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投运前一个月——今年5月,国家深度贫困县名单正式公布,四川省有45个县在列,其中甘孜州17个县属于深度贫困县。

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及四川省发改委关于《四川省光伏发电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就要求:“在我省太阳能资源较好的地区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程,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精准脱贫。”

然而,甘孜藏区地广人稀,各县贫困人口比重大,分布广而分散。光伏电站建设选址则需要重点考量太阳能资源富集程度以及配套的交通、电源送出通道等客观条件,常规的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在高原藏区弊端明显。集中开发更能够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发挥规模效益。这就导致了建设条件优良的区域和需要扶贫的群众所在区域难以统一。

发电红利惠及贫困群众

王付文告诉记者:“我们采取了‘集中建设、异地扶贫’模式。以前国家光伏扶贫是以县为单位,而我们不同,在乡城县建的三个项目,扶贫的对象是石渠县、色达县和新龙县的村民。通过本次异地建设光伏扶贫项目,三县受益群众分别为3601人、3358人和2254人,共同分享了光伏发电红利。”

“正斗光伏电站不仅是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也是四川省扶贫规模最大、扶贫人口最多的光伏扶贫项目。”王付文说。

据了解,电站建成投运后,国家电投按照项目对口县地方政府登记造册的贫困人口名册,将每人每年1000元的扶贫款精准发放到扶贫对象手中,持续20年。

石渠、色达、新龙三个光伏扶贫项目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4805.8万千瓦时、4805.8万千瓦时、3203.9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均为1601.9小时,惠及三县贫困群众共计9213人。除了异地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能拿到扶贫款外,光伏项目的建设也给乡城县带来新的增收渠道。

“这里海拔高,资源环境差,老百姓靠天吃饭,生活贫困。以前交通不方便,出去打工的人很少,营生全靠采摘松茸、牧牛等,收入好的时候,一年也只有四五千块钱。”乡城县正斗乡副乡长泽珠表示,“国家电投来建设光伏产业后,对老百姓的增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投运后,当地群众可以通过租地和务工增加收入。“我们的草地是以租赁的形式供光伏产业使用,通过租金反哺牧民。”泽珠说。

乡城县勒斗村支部书记格绒表示:“我们村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老百姓跟劳务服务公司签合同,公司再跟光伏产业签合同,劳务费平均每户每年有七八千,已经拿了两年。”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石四存表示,目前该公司正积极谋划,在甘孜北部采取“高海拔、多能互补”模式对水、风、光资源进行综合性集中开发,进一步利用好当地资源,造福更多困难群众。




  • 上一篇:炉霍县全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
  • 下一篇:理塘直供港澳极地蔬菜专车首发